簡介
清代的威遠將軍炮,是在中國古代火炮技術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大口徑短管炮,具有很大的威力。 火炮是人類創製的一種具有大規模殺傷效力的兵器。戰爭中能夠有效地摧毀敵軍眾多的戰鬥工具和大規模的軍事設施,具有強大的破壞力。發展歷史
早在北宋時期,中國軍隊就廣泛使用各種竹製、紙制的管形噴射器--火筒和火槍。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又進一步創製了竹製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為火炮的發明奠定了技術基礎。元代初年,中國有了金屬制的手銃,雖然形體較小,但已是火炮的雛形,經歷了元代末年和明代初年的激烈戰爭。火炮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小型銅火炮被廣泛地用於水陸作戰中。明初還有了直膛銅炮。青銅炮質地堅韌不易爆裂,且熔點低較易鑄造,但其造價高昂。從明洪武年間開始,較大型的火炮就改用鐵鑄造了。公元1335年(元至元十五年),朱元璋駐和州時,焦玉進獻了幾十支火龍槍,試槍時,"勢若飛龍,洞穿層革",威力很大。朱元璋見此十分高興,覺得軍中如果裝備這樣的火器,"取天下如反掌",於是下令"功成當封大將軍"。從此火炮有了正式封號。明王朝成立後,中央設立神機營,把各種兵器統稱為神器,封各種火炮為將軍,分別冠以"神銃"、"神威"、"火龍"、"無敵"等名號,以顯示火炮的巨大威力和人們對它的崇拜,每年春秋,還"遣官祀之",以示隆崇。14世紀末期,中國的火炮製造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到了清朝又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加強,其中以御製銅質威遠將軍炮為好。清廷也授予火炮各種將軍封號,每年秋季,派大臣至盧溝橋致祭。製作過程
威遠將軍炮為一種大口徑短身管的前裝臼炮。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製造。銅質,重300千克。長690毫米,口徑212毫米,前粗後斂,形如仰鍾,兩側有耳,以4輪木質炮車承載,發射爆炸彈。炮身銘滿漢兩種文字:"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內御製威遠將軍,總管監造御前一等侍衛海青,監造官員外郎勒理,筆帖式巴格,匠役伊幫政、李文德。"炮膛明顯分為前膛和藥室兩部分,前膛深375毫米,藥室深160毫米,直徑100毫米。用時先將火藥裝入藥室,間以木,加土寸許,然後將炮彈放入前膛,彈外用火藥填實,再隔一層濕土,最後用臘封炮口。發射時,先從炮口點燃炮彈上引信,再速燃火門上引信,"炮發子出,迸裂四散,為用最烈"(《清會典·武備》)。火炮以裝藥量多少和炮尺高低數決定其射程和殺傷威力。該炮在康熙帝平定中國西北部噶爾丹叛亂和清軍多次對敵作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威遠將軍炮現陳列在《古代戰爭館》中。數字博物館
走進軍事博物館數字博物館2013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與百度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知識普及平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古代文物館和近現代文物館分館,全方位展示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眾多珍貴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