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宮調:雙調
曲牌:清江引
曲名:未命名
作者:曹德
年代:元代
體裁:散曲
作品原文
(雙調)清江引
長門①柳絲千萬縷,總是傷心樹。行人折嫩條,燕子銜輕絮,都不由鳳城②春做主。
注釋譯文
注釋
①長門:漢長安宮名,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即居此。
②鳳城:京城。
譯文
長門宮前的柳條千行萬行,總引起我的嗟傷。行人任意把嫩枝攀折,燕子銜走了柳花飛向遠方。京城的春神又作得什麼主張?
作品鑑賞
元代有兩名官居太師的伯顏。一名是輔佐元世祖滅亡南宋的開國功臣,宋人所謂“白雁來”就是使用他名字的諧音。另一名是順帝朝炙手可熱的丞相。《元史》卷138《伯顏傳》:“勢焰薰灼,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顏而已……(順帝至元五年)益逞凶虐,構陷郯王徹徹篤,奏賜死,帝未允,輒傳旨行刑。復奏貶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辭色憤厲,不待旨而行。”可知曹德“諷之”的對象正是這一個伯顏。就《輟耕錄》對這一段歷史的記載來說,基本上符合正史,唯一出入的是帖木兒不花是“貶”而非“殺”,他一直活到朱元璋打進北京城才送了命。
然而,陶宗儀的闡釋卻有個很大的失誤。曹德的二首《清江引》,不是作於伯顏構陷二王的至元五年,而是作於此前四年。換句話說,本曲所“諷之”的完全是另一回事件。元統三年(1335,亦即後至元元年)七月,伯顏以討伐亂臣的名義,捕誅皇后答納失里的兄弟唐其勢塔剌海。皇后曾把弟弟塔剌海藏護在自己的臥室中,於是伯顏一不做二不休,又逼著她喝下了毒藥,而順帝竟然眼睜睜地無可奈何。這種以下弒上的跋扈行為,在當時是駭人聽聞的。所以作者在曲中有“長門柳”的影射,而“伯顏怒”,“肖形捕之”,也完全是因為曲子涉及弒後事件的緣故。
我們來看這首《清江引》。“長門柳”,特意點出“長門”二字,用意已如上所述,是很顯明的了。作者先簡單描寫了長門柳柔弱可人的情狀,隨即就下一斷語:“總是傷心樹。”這突兀的轉折十分警人眼目。以下便順勢解釋“傷心樹”的緣由,因為行人攀折,燕子侵犯,隨便誰都可以欺侮;“嫩條”、“輕絮”,再次表現它的柔弱,毫無反抗和自衛的可能。這樣就逼出了末句沉重的喟嘆:“都不由鳳城春做主!”特表“鳳城”,含意深遠。全曲表面上是就柳樹做文章,但經此一來,明眼人不難看出,全曲完全是就弒後事件感慨控訴:身居皇宮的皇后,受伯顏的任意凌辱和迫害,如此肆無忌憚的侵犯,竟然都由不得順帝來“做主”!托物諷詠,意兼雙關,小令不但構思巧妙,感情也是十分深沉動人的。
曹德另一首《清江引》如下:“長門柳絲千萬結,風起花如雪。離別重離別,攀折復攀折。苦無多舊時枝葉也。”也是以“長門柳”起首,揭出了元順帝帝權旁落,皇后一門屢遭誅翦的事實。這是一種極冒政治風險的揭露,看來《輟耕錄》關於作者因作二曲罹禍出避的說法不虛。古代詩人多有以詩歌體式暗喻、影射時事的傳統,散曲也不例外。本篇就是很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