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的愛國鄉土教材——鄉土志書為基本素材,考察鄉土志書產生的歷史背景,分析其體例、內容風格及其歷史演變;探討其“愛鄉”、“愛國”話語的具體表達;並通過案例分析來深化對不同的愛國表達藉以產生的歷史情境的理解。
作品目錄
緒 言 ………………………………………………………………………………001
一、對“鄉土志”概念的界定………………………………………………………………003
二、大陸學者鄉土志書研究史的回顧…………………………………………………… 006
三、港台及海外學者的研究狀況…………………………………………………………010
四、鄉土志書的整理情況 ………………………………………………………………… 011
五、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013
第一章
鄉土志書產生的動因:晚清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016
一、歐洲近代初級教育中鄉土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傳播…………………………………017
二、日本初等教育中鄉土教育理念對中國的影響………………………………………021
三、留日學生的“鄉土”意識……………………………………………………………024
四、《壬寅學制》與《癸卯學制》對鄉土教育的規定…………………………………026
五、黃紹箕與《鄉土志例目》……………………………………………………………030
第二章 社會之反響與鄉土志書之編纂…………………………041
一、鄉土志書的編纂群體及書籍審查……………………………………………………042
1、編纂主體:地方官員及文人士紳群體……………………………………………045
2、留學生、學堂教員等知識群體的編纂活動………………………………………052
3、參與編纂的社會團體:“國學保存會”與“南社”成員………………………059
4、其他形式的鄉土教育活動…………………………………………………………064
5、清政府對鄉土志書的審查與“鄉土教科書事件”………………………………068
二、鄉土志書的體例、語言風格及內容特點 ……………………………………………076
1、“志乘”與“教科”:鄉土志書的體例風貌……………………………………078
2、“文言”、“韻語”與“口語”:鄉土志書的語言風格……………………………087
3、鄉土志書體例、語言及內容特點的地理分布……………………………………097
4、“尊君”、“愛國”與“搆造社會”:鄉土志書所體現的教育目的………………106
5、“鄉土志”其名之發軔及若干鄉土志書編纂時間之考訂………………………111
第三章 鄉土志書及其作者的個案研究…………………………117
一、中國鄉土教育的先驅:侯鴻鑒及其《錫金鄉土史地》……………………………117
1、侯鴻鑒的教育事業 ………………………………………………………………120
2、“排清興漢”與“風氣轉移”:錫金鄉土歷史與地理…………………………126
3、“革命不革心”:無錫光復中的侯鴻鑒……………………………………………137
二、“國粹派學者”對鄉土志的理論探討:劉師培的《鄉土志目》……………………142
1、《鄉土志目》的主體內容…………………………………………………………145
2、“今之方誌,擬於古代之國史”的鄉土志觀念…………………………………149
3、劉師培《鄉土志目》之評價………………………………………………………145
三、社會變革下的詞語轉換:李右之和上海鄉土志……………………………………154
1、李右之生平及所編上海鄉土志書……………………………………………… 156
2、兩種鄉土志書之比較…………………………………………………………… 161
四、“新學”與“反經”:末代“關學儒宗”張元際及其《興平鄉土志》……………170
1、 張元際的教育生涯………………………………………………………………171
2、張元際與“關學”的淵源………………………………………………………173
3、 張元際的“農本觀”及其“自強”之道………………………………………177
第四章 “愛國之道,始自一鄉”:鄉土志書的思想資源及其表達…190
一、“國家”、“家族”與“鄉土”…………………………………………………………193
二、“講求實業”與“製造四民”…………………………………………………………202
三、“以商戰亡人之國”:對商務的呼籲…………………………………………………208
四、“排清”與“保種”……………………………………………………………………216
五、“群”與社會:“以鄉土之易,收合群之效”………………………………………224
六、“學戰”與“改良”:鄉土志書所期望的“富強”之道……………………………227
七、“國粹”與“新學”的兩難選擇……………………………………………………234
第五章 民國成立後鄉土志書的編纂與鄉土教育 ……………………………239
一、鄉土教育的制度化…………………………………………………………………241
二、編者、體例的特色及演變…………………………………………………………251
三、鄉土教材的內容特色………………………………………………………………262
四、鄉土教學的學術探討………………………………………………………………269
余 論 ……………………………………………………………………274
參考文獻 ……………………………………………………………………………………285
附 錄:鄉土志書目提要
北 京……………………………………………………………………………………299
天 津……………………………………………………………………………………300
河 北……………………………………………………………………………………300
山 西……………………………………………………………………………………306
內蒙古………………………………………………………………………………… 312
遼 寧……………………………………………………………………………………313
吉 林……………………………………………………………………………………324
黑龍江…………………………………………………………………………… ……334
上 海……………………………………………………………………………………338
江 蘇……………………………………………………………………………………342
浙 江……………………………………………………………………………………352
安 徽……………………………………………………………………………………356
福 建……………………………………………………………………………………359
江 西……………………………………………………………………………………364
山 東……………………………………………………………………………………367
河 南……………………………………………………………………………………388
湖 北……………………………………………………………………………………391
湖 南……………………………………………………………………………………394
廣 東……………………………………………………………………………………406
海 南……………………………………………………………………………………412
廣 西……………………………………………………………………………………413
四 川……………………………………………………………………………………416
貴 州……………………………………………………………………………………430
雲 南……………………………………………………………………………………433
陝 西……………………………………………………………………………………438
甘 肅……………………………………………………………………………………450
青 海……………………………………………………………………………………453
新 疆……………………………………………………………………………………453
後 記……………………………………………………………………………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