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960-1127)相當流行的題材,其中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最為有名,他以清明時節作為引子,展開對汴京的精描細繪,是寫實風俗畫的傑作,受到歷代喜愛,因而有許多仿本的出現,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清初明末,蘇州大量仿製《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後來紛紛進入清內府,一時間魚龍莫辯。清宮不得不組織畫工,另起爐灶,並於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畫了一張《清明上河圖》。因此本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牧、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參照各朝的仿本協作畫成,故今人稱之為清院本。
清院本是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加之受西洋畫風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行置其中。
作品賞析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等,畫的事物繁多,雖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卻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
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
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清國中國城市生活的面貌。雖然並不是宋朝原作,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清時期人們的生活,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從畫面細節來看,結婚、戲台、船上生活、耍猴戲、虹橋、校場、飯館、走索、小兒科、盪鞦韆、書畫攤、畫家、學堂、比武和鹿苑等等活動情節非常豐富,特別是虹橋市景已由張本木橋上的幾個草棚涼亭和仇本石橋上的幾個木售貨亭,演進為石橋上兩排統一規範且固定的商店,形成了整齊而繁華的橋上商業街區,畫中人物也增加到超過4000 人,尺寸更擴大到1152.8公分長及35.6公分寬,較“仇本”及“張本”長許多,進而更加充分地展現了清初民俗風情,實為院畫中的精品之作。
由於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所畫之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故在網際網路上廣為盛傳,眾多網站和網友(包括筆者)也誤將此版本當作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賞閱傳播,故有必要加以說明。
此作反映了清初民眾自由、經濟繁榮的場景,折射了博取眾長、融匯中西的社會思潮,“康乾盛世”可見一斑。可惜的是,此畫未能在上海世博會上展出,所描述的場景在中國更沒有延續發展,其根源就在於崇尚君王將相的歷史文化、追逐名利的傳統習俗、“窩裡鬥”的民族劣根性和幾千年專制思想根深蒂固,阻礙著現代科技體制和創新機制的發育與發展,以致在西方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後,中國與歐美的發展差距越發擴大。
作者簡介
陳枚,字載東,號殿掄,晚號枝窩頭陀,婁縣(今上海市松江)人。是一名清朝畫家。
孫祜(公元18世紀),江蘇人,生卒年不詳。工人物、山水,宗法王原祁。乾隆(1736-1795)時供奉內廷,為宮廷畫家。
金昆,清朝畫家,康熙(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時供奉內廷,有慶豐圖、虎邱待月圖均邀御題。
程志道,清朝畫家。
丁觀鵬,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為畫院,工道釋、人物,尤擅仙佛、神像,造詣深湛,得乾隆帝賞識。代表作有太族始和圖、弘曆洗象圖、無量壽佛圖、宮妃話寵圖、乾隆帝是一是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