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實務手冊

混凝土實務手冊

混凝土結構物的特性 混凝土結構的特性 硬化混凝土的性質

圖書信息

作 者:王曉雲鄧利 譯 (日)小林一輔 編 叢

書 名:出 版 社:中國電力出版社ISBN:9787508375793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 次:1 頁 數:476 裝 幀:精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化學工業

內容簡介

《混凝土實用手冊》作為實用手冊的特徵體現在施工和維護管理中多項的分割點上,不僅展示了作為工業材料的混凝土的特徵和混凝土構築物的一般性特徵,而且闡述了混凝土構件及混凝土結構物的分類和構造力學的基礎。這是同類書籍中所沒有的構成,也是《混凝土實用手冊》的獨特之處。另外,基於最新技術知識進行展開講述的檢測與測定,也是《混凝土實用手冊》的特徵之一。
《混凝土實用手冊》可供土木工程、建築材料及相關專業的設計、施工、監理、實驗等技術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建築材料等專業的教學用書。

目錄

前言
第1章 混凝土結構物的特性
1.1 混凝土結構物的種類與特性
1.1.1 混凝土結構物的種類
1.1.2 混凝土結構的特性
1.2 混凝土的基本特性
1.2.1 耐火性和耐熱性
1.2.2 振動吸收性和隔聲性
1.2.3 依賴材料合成化的性能改善性
1.3 混凝土的內部構造特性
1.3.1 微孔構造和微孔溶液
1.3.2 材料離析和非均質性
第2章 混凝土構造基礎
2.1 混凝土結構的種類和力學特性
2.1.1 素混凝土結構
2.1.2 鋼筋混凝土構造(RC)
2.1.3 預應力混凝土構造(PC,PRC)
2.1.4 組合結構
2.1.5 鋼、混凝土混合結構
2.2 結構設計原理
2.2.1 荷載
2.2.2 安全係數
2.2.3 容許應力設計法
2.2.4 極限強度設計法
2.2.5 極限狀態設計法
2.2.6 性能核查型設計法
2.3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力學特徵
2.3.1 構件分類
2.3.2 梁的力學特徵
2.3.3 設計使用的核算式
參考文獻
第3章 原材料
3.1 水泥
3.1.1 水泥的種類
3.1.2 水泥的製造
3.1.3 水泥組成化合物
3.1.4 水泥的水化
3.1 與水化水泥漿的組織構造
3.1.6 水泥的質量和試驗方法
3.1.7 矽酸鹽水泥及混合水泥的特性和用途
3.1.8 特殊混凝土的特性和用途
3.1.9 水泥的生產和流通
3.2 礦物摻合料
3.2.1 礦物摻合料的種類和規格
3.2.2 粉煤灰
3.2.3 高爐礦渣細粉末
3.2.4 矽灰
3.2.5 膨脹材料
3.3 外加劑
3.3.1 外加劑的種類和規格
3.3.2 界面活性劑的作用
3.3.3 AE劑
3.3.4 減水劑,AE減水劑
3.3.5 流動劑、高性能AE減水劑、增黏劑、水中不分離性外加劑
3.3.6 泡沫劑,發泡劑
3.3.7 阻銹劑
3.3.8 防水劑
3.3.9 膨脹劑
3.3.1 0防凍劑
3.4 骨料
3.4.1 骨料的種類和規格
3.4.2 骨料的物理性質
3.4.3 骨料的化學性質
3.4.4 鹼骨料反應
3.4.5 普通骨料
3.4.6 礦渣骨料
3.4.7 輕骨料
3.4.8 重骨料
3.4.9 再生骨料
3.5 拌和用水
3.5.1 拌和用水的質量和規格
3.5.2 回收水
3.6 鋼筋,PC鋼材
3.6.1 鋼材的製造
3.6.2 鋼材的性質
3.6.3 鋼筋
3.6.4 PC鋼材
3.7 纖維加固件
3.7.1 概要
3.7.2 各種連續纖維的製造方法和特性
3.7.3 使用連續纖維單向強化FRP材的特性
3.7.4 相關學協會的方針、委員會報告
參考文獻
第4章 硬化混凝土的性質
4.1 抗壓強度
4.1.1 抗壓混凝土狀態
4.1.2 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4.1.3 標準抗壓試驗
4.1.4 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原因
4.1.5 結構物中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4.2 其他強度
4.2.1 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4.2.2 混凝土的抗彎強度
4.2.3 混凝土的剪下強度
4.2.4 混凝土的多軸強度
4.2.5 鋼筋和混凝土的粘結強度
4.2.6 偏壓強度
4.3 混凝土的彈塑性
4.3.1 承受單軸抗壓的普通混凝土應力一應變曲線
4.3.2 受拉普通混凝土的應力一應變曲線
4.3.3 泊松比
4.3.4 彈性模量
4.3.5 混凝土的蠕變
4.4 容積變化、裂縫
4.4.1 概要
4.4.2 混凝土的收縮機理
4.4.3 影響混凝土收縮的要因
4.4.4 來自混凝土收縮的裂縫
4.4.5 收縮裂縫的對策
4.5 抗滲性
4.5.1 使用材料的影響
4.5.2 配合比及養護的影響
4.5.3 工地混凝土的抗滲性
4.5.4 滲透試驗方法
4.6 耐火性
4.6.1 混凝土的耐火性能
4.6.2 耐火設計
4.6.3 由於高溫受熱混凝土的物性變化
4.6.4 由於鋼筋和混凝土受熱產生的不均勻變形
4.6.5 爆裂
4.6.6 受火災的混凝土的劣化度判定
4.7 耐磨耗性
4.7.1 磨耗的原因和分類
4.7.2 磨耗的機理
4.7.3 各種混凝土結構物的耐磨耗性狀
4.7.4 來自各種磨耗試驗法的耐磨耗性的評價
參考文獻
第5章 混凝土結構物的劣化與對策
5.1 碳化、中性化
5.1.1 概要
5.1.2 碳化、中性化的機理
5.1.3 碳化、中性化的對策
5.2 鋼筋的腐蝕和防腐
5.2.1 大氣中的鋼筋腐蝕
5.2.2 混凝土中鋼材腐蝕的條件
5.2.3 鋼筋的腐蝕對混凝土結構物的影響
5.2.4 中性化引起的鋼筋腐蝕
5.2.5 氯化物引起的鋼筋腐蝕
5.2.6 鋼筋腐蝕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
5.2.7 鋼筋的防腐
5.3 鹼骨料反應
5.3.1 概要
5.3.2 鹼矽酸反應的機理
5.3.3 引起鹼矽酸反應的條件
5.3.4 由於鹼矽酸反應的混凝土的劣化性狀
5.3.5 鹼矽酸反應的診斷和對策
5.4 酸性水、微生物腐蝕、硫酸鹽、化學物質的影響
5.4.1 酸性水
5.4.2 微生物腐蝕
5.4.3 硫酸鹽
5.4.4 化學物質的影響
5.5 凍害
5.5.1 凍融作用的劣化
5.5.2 凍害的形態及其發生的機理
5.5.3 凍害對策
參考文獻
第6章 新澆混凝土的性能
6.1 和易性與稠度
6.1.1 和易性
6.1.2 稠度
6.2 新澆混凝土的流變學
6.2.1 稠度曲線和流變學係數
6.2.2 流變學係數測定裝置及各種混凝土的稠度曲線
6.2.3 向施工設計的展開及問題點
6.3 材料離析、泌水
6.3.1 材料離析和泌水
6.3.2 粗骨料的材料離析
6.3.3 泌水
6.4 含氣量
6.4.1 含氣量
6.4.2 截留空氣和摻入空氣
6.4.3 含氣量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
6.4.4 影響氣泡形成的主要原因
6.4.5 含氣量的測定
6.5 凝結時的性狀
6.5.1 凝結
6.5.2 對凝結性狀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7章 配合比設計
7.1 配合比設計基礎
7.1.1 配合比的重要性、相關用語及配合比設計方法的基礎
7.1.2 以配合比為目標的混凝土的要求性能
7.1.3 配合比設計的順序
7.1.4 配合比條件設定原則
7.1.5 材料的選定
7.1.6 水灰比的制定方法
7.1.7 單位用水量、砂率的制定方法
7.2 土木學會的方法
7.2.1 土木學會的關於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考慮方法
7.2.2 配合比設計事例
7.3 日本建築學會的方法
7.3.1 概要
7.3.2 混凝土的種類及質量
7.3.3 與施工性能相關的規定
7.3.4 抗壓強度相關規定
7.3.5 耐久性的相關規定
7.3.6 配合比強度的制定方法
7.3.7 水灰比的制定方法
7.3.8 單位用水量的確定
7.3.9 單位水泥用量、單位結合料量
7.3.10 單位粗骨料量、單位細骨料量
7.3.11 礦物摻合料的使用量
7.3.12 試拌配合比的再確認
7.3.13 調整試拌及配合比
7.3.14 計畫配合比的表示方法
7.3.15 配合比計算實例
參考文獻
第8章 混凝土的製備、管理及檢測
8.1 混凝土的製備
8.1.1 概要
8.1.2 材料的儲存與管理
8.1.3 計量
8.1.4 攪拌
8.1.5 現場的混凝土製造設備
8.2 預拌混凝土
8.2.1 預拌混凝土
8.2.2 JISA5308概要
8.3 預拌混凝土工廠的選定
8.4 質量管理和檢測
8.4.1 製造設備檢查
8.4.2 混凝土材料的收貨檢查
8.4.3 製造工程檢查
8.4.4 預拌混凝土的收貨檢查
8.4.5 硬化混凝土的檢查
參考文獻
第9章 施工
9.1 施工概要
9.1.1 概要
9.1.2 準備調查
9.1.3 材料、施工方法的探討研究
9.1.4 工程進度計畫
9.1.5 臨時設定和設備計畫
9.1.6 質量管理計畫
9.1.7 安全衛生計畫
9.1.8 環境管理計畫
9.2 運輸
9.2.1 概要(基本原則)
9.2.2 在現場的運輸
9.2.3 施工現場內的運輸
9.3 澆築、搗實、精加工
9.3.1 概要
9.3.2 澆筑前的準備
9.3.3 澆築
9.3.4 搗實
9.3.5 精加工
9.4 養護
9.4.1 概要
9.4.2 保濕
9.4.3 控制溫度養護
9.4.4 外力(振動等)情況下的保護
9.5 接縫
9.5.1 接縫的種類
9.5.2 構造接縫
9.5.3 接縫的施工
……
第10章 特殊環境下的混凝土作業
第11章 特種混凝土
第12章 特殊施工方法
第13章 特殊建築結構的施工
第14章 工廠製品
第15章 維護管理
第16章 混凝土建築結構的拆除處理
第17章 檢測與測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