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毛茛目小檗科植物]

淫羊藿[毛茛目小檗科植物]
淫羊藿[毛茛目小檗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淫羊藿(學名: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60厘米,根狀莖粗短,暗棕褐色,二回三出複葉基生和莖生,具長柄,小葉紙質或厚紙質,葉緣具刺齒,花白色或淡黃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淫羊藿生於林下、溝邊灌叢中或山坡陰濕處,海拔650-3500米。中國陝西、甘肅、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區均有栽培。 淫羊藿全草供藥用。主治陽萎早泄,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經衰弱,健忘,耳鳴,目眩等症。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淫羊藿 淫羊藿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0厘米。根狀莖粗短,木質化,暗棕褐色。

二回三出複葉基生和莖生,具9枚小葉;基生葉1-3枚叢生,具長柄,莖生葉2枚,對生;小葉紙質或厚紙質,卵形或闊卵形,長3-7厘米,寬2.5-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深心形,頂生小葉基部裂片圓形,近等大,側生小葉基部裂片稍偏斜,急尖或圓形,上面常有光澤,網脈顯著,背面蒼白色,光滑或疏生少數柔毛,基出7脈,葉緣具刺齒;花莖具2枚對生葉,

圓錐花序長10-35厘米,具20-50朵花,序軸及花梗被腺毛;花梗長5-20毫米;花白色或淡黃色;萼片2輪,外萼片卵狀三角形,暗綠色,長1-3毫米,內萼片披針形,白色或淡黃色,長約10毫米,寬約4毫米;花瓣遠較內萼片短,距呈圓錐狀,長僅2-3毫米,瓣片很小;雄蕊長3-4毫米,伸出,花葯長約2毫米,瓣裂。

蒴果長約1厘米,宿存花柱喙狀,長2-3毫米。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產地生境

淫羊藿生於林下、溝邊灌叢中或山坡陰濕處,海拔650-3500米。中國陝西、甘肅、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區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淫羊藿 淫羊藿

淫羊藿是一種生態幅度大的溫帶及亞熱帶藥用植物,喜陰濕,土壤濕度25%-30%,空氣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對光較為敏感,忌烈日直射,要求遮光度80%左右,

淫羊藿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以中性酸或稍偏鹼、疏鬆、含腐殖質、有機質豐富的土壤油沙壤土為好,海拔在450-1200米的低、中山地的灌叢、疏林下或林緣半陰環境中適合生長。

繁殖方式

種苗繁育以無性繁殖(分株繁殖或根莖繁殖)為主,有性繁殖為輔。

選地做床

選擇陰坡或半陰半陽坡的自然條件,坡度35℃以下,土壤為微酸性的樹葉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可以利用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及果樹經濟林下栽培。將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順坡打成寬120-140厘米、高12-15厘米的條床,橫條溝栽苗,開溝深度6-10厘米。

挖莖移栽

淫羊藿 淫羊藿

⑴休眠期移栽:春季4-5月萌芽前或秋季9-10月地上莖葉枯萎時,挖取地下根莖,取有芽莖段,切成8~10厘米小段,每段保留1-2個芽胞,用赤黴素和生根粉藥劑處理後,栽於條床內,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覆細土5厘米,踩實後,再用濕樹葉覆蓋3-5厘米。

⑵生長期移栽:夏季6-8月高溫多雨時林下栽培。將野生生長旺盛的植株整株帶土移栽,24小時內隨挖隨栽,最好6選擇陰天或下雨前後。株行距20×25厘米,覆土3-5厘米,踩實後,覆蓋樹葉3-5厘米。這種栽培方法不緩苗,成活率高達85%以上,且根莖分櫱芽生長快,第二年春分枝多、產量高。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⑴補苗:淫羊藿翌春2-3月出苗後,及時拔除死苗,弱苗,病苗,陰天補苗種植,以保證基本苗數。

⑵除草:結合中耕進行除草,以畦面少有雜草為度。在生長旺季,可每10天除草1次;秋冬季可30天左右除草1次。

⑶灌溉:淫羊藿喜濕潤土壤環境,乾旱會造成其生長停滯或死苗。如果在夏季連續晴5-6天,就必須早晚進行進行人工澆水。

淫羊藿 淫羊藿

⑷施肥:在第一年的10-11月結合整地開畦時施入底肥,一般施1000-3000千克/畝。翌年3月底-6月追施一次或兩次,一般情況下無機氮肥施入量不超過5千克/畝,有機複合肥10-30千克/畝;促芽肥於翌年10-11月施一次,施農家肥1000千克/畝,或有機複合肥10-20千克/畝;每次採收後應及時補充土壤肥料,一般可施農家肥1000-2000千克/畝,或有機複合肥20-30千克/畝。底肥於開畦後定植前,將肥料均勻撒於畦面,然後翻入土中,耙細混勻,也在開畦後定植前,挖定植“穴”或“條”時,將肥料均勻放入“穴”或“條”內,並將肥料與周圍土壤混勻。追肥主要採用“穴”施,追肥時切勿將肥施到新出土的枝葉上,應靠近株叢的基部施入,並根據肥料種類覆土或不覆土。

採收管理

種植2年後的淫羊藿便可採收,8月份是淫羊藿生長發育好,營養物質積累最高的季節,而且藥效強,可在此時採收。採收時將地上莖葉採收捆成小把,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陰乾或晾乾。選出雜質、粗梗及有可能混入的異物,以保證藥材質量。連續採收幾年後,常會影響淫羊藿的後期發育,影響其越冬芽及來年的新葉產量和質量。為此,連續采割3-4年後,應輪息2-3年以恢複種群活力。

病蟲防治

種植實踐中,偶見小甲蟲咬食葉片使成孔洞,或有蛾類幼蟲咬食幼苗莖稈或葉片,將莖稈咬斷及危害葉片形成網紋的蟲害現象。亦偶見煤污病發生,可影響淫羊藿的光合作用。可採取農業綜合防治措施,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⑴淫羊藿葉褐斑枯病

症狀:此病為害葉片。患病葉病斑,初期為褐色斑點,周圍有黃色暈圈。擴展後病斑呈不規則狀,邊緣紅褐色至褐色,中部呈灰褐色;後期病斑灰褐色,收縮,出現黑色粒狀物,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菌在淫羊藿苗期和成株期均有發生,以幼苗期發生較多危害重。

病原:病原學檢測為大莖點霉屬真菌。

發病特點:該病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中越冬,能存活8-9個月。翌年春天遇雨或潮濕天氣,從孢子器的孔口湧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昆蟲媒介傳播進行初侵染。以後在適宜的條件下不斷進行再侵染。多雨高溫季節發病嚴重,暴風雨過後常導致流行。組織幼嫩,有利於病害感染。病菌發育溫度15-38℃,最適25℃,雷山縣同濟堂淫羊藿藥材基地一般4月下旬開始發病,危害嚴重期6-9月。赤水市2011年4月下旬在野生淫羊藿上發現此病發生。

防治方法:①及時清除病殘體並銷毀,減少浸染源。②發病初期可施藥防治,常用藥劑有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1:160波爾多液,30%氧氯化銅6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上述藥劑應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⑵淫羊藿皺縮病毒病

症狀:苗床幼苗期。染病葉常表現為葉組織皺縮,不平,增厚,畸形呈反卷狀,成苗期,田間常有2種症狀:花葉斑駁狀:病葉扭曲畸變皺縮不平增厚呈濃淡綠色不均勻的斑駁花葉狀。黃色斑駁花葉狀:染病葉組織退綠呈黃色花葉斑狀。

病原:淫羊藿皺縮病毒病由病毒感染引起。該病害可通過蟲媒、摩擦等方式傳播。

發病特點:2010-2011年在雷山、修文等地發現。在淫羊藿生長期此病均有發生。苗床育苗期此病多發生較重。成苗期此病田間發生分散,危害較輕。病毒病通常是通過蚜蟲、葉蟬、薊馬、飛虱等蟲媒或摩擦等方式傳播。染病株葉部葉綠素受阻,正常光合作用受到影響,影響產量、質量。

防治方法:①選用無病毒病的種苗留種。②在續斷生長期,及時滅殺傳毒蟲媒。③發病症狀出現時,若需施藥防治,可選用磷酸二氫鉀或20%毒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5%抗毒劑1號水劑250-300倍液,或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等噴灑,隔7天1次,連用3次。促葉片轉綠、舒展,減輕為害。採收前20天停止用藥。

⑶淫羊藿鏽病

症狀:病菌為害淫羊藿葉片,果實等。患病葉,初期葉片上出現不明顯的小點,後期葉背面變成橙黃色微突起的小瘡斑,即為夏孢子堆。病斑破裂後散發銹黃色的夏孢子,嚴重時葉片枯死;患病果實出現橙黃色微突起的小瘡斑,嚴重時患病果實成僵果。

病原:淫羊藿鏽病病源為雙胞鏽菌屬,淫羊藿鏽病夏孢子橢圓形、單胞。

發病條件:2008-2012年在貴州雷山縣調查,淫羊藿野生撫育基地每年4-5月有鏽病發生,但危害不嚴重。病菌轉主寄生及生活史不詳。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以夏孢子輾轉傳播蔓延。高溫、高濕條件易誘發該病。

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加強管理。②清除轉主寄主。③發病期,可選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

⑷淫羊藿白粉病

症狀:危害淫羊藿的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的小粉斑,逐漸擴大成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布滿葉面,好像撒了層白粉。抹去白粉,可見葉面褪綠,枯黃變脆。發病嚴重時,葉面布滿白粉,變成灰白色,直至整個葉片枯死。發病後無臭味,白粉是其明顯病徵。

病原:淫羊藿白粉病為粉孢屬真菌。分生孢子被風傳播到幼嫩組織上,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並通過角質層和表皮細胞壁進入表皮細胞進行危害。

發病特點:白粉病一般在溫暖、乾燥或潮濕的環境易發病,降雨則不利於病害發生。施氮肥過多,土壤缺少鈣或鉀肥時易發該病,植株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發病嚴重。溫度變化劇烈,土壤過乾等,都將減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於病害的發生。2011年7月在貴州雷山縣調查,淫羊藿野生撫育基地有此病發生,但危害不重。

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加強管理。②發病期,可選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噴霧。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⑸淫羊藿生理性紅葉病

症狀:此病通常在無遮蔭的暴露地出現。葉部退綠變色呈紅色狀,植株生長受阻,矮小。苗床期受害嚴重者植株可出現早死亡。成苗期受害植株變色後雖然一般不死亡但新生芽較少,影響生物產量,減產顯著。

病原:生理性病害,在無遮蔭的暴露地出現。

發病特點:在雷山淫羊藿基地2010年調查,只要在無遮蔭的暴露地種植淫羊藿,此病全年均出現,但育苗期受害較重,一些長勢差苗受害會被致枯死亡。

防治方法:①遮陰育苗。②基地種植,選擇在楊梅樹,松樹等喬木下遮蔭栽種。

主要價值

淫羊藿味辛甘性溫,走肝腎二經。為補命門、益精氣、強筋骨、補腎壯陽之要藥,臨床常用於治療男子陽痿不舉、滑精早泄、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

現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揮髮油、蠟醇、植物甾醇、鞣質、維生素E等成分。能興奮性機能,對動物有促進精液分泌作用。還有降壓(引起周圍血管舒張)、降血糖、利尿、鎮咳祛痰以及維生素E樣作用。藥理實驗研究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腦血管血流量,促進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謝,具有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新加波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淫羊藿能有效殺死乳腺癌細胞,但用於臨床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植物文化

南北朝時期,有些牧羊人發現,羊啃吃一種小草後,發情次數明顯增多。公羊陽具勃起不軟,與母羊交配次數增多,交配時間延長,而吃其他野草則無此功效。

有一次,陶弘景採藥途中,無意中聽牧羊人談及此事,後經實地考察,認定這種小草具有壯陽的作用。由於此草能使羊淫性增加,陶弘景便給這種草取名為“淫羊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