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
與其它虎睛石區 別
淅川虎睛石顏色豐富多彩,一小塊就有多種顏色,紅色像流動的岩漿,國外的顏色單一;纖維細,琢磨成貓眼時,眼線亮,隨著光線改變,眼線走動,國外的比較呆板眼線並不會走動;前者顏色會隨著觀察變化而變化,後者只有在一定角度觀察,就像石紋一樣。國外的纖維粗,用十倍放大鏡即可分辨;原始成分不同,前者為鎂鈉閃石石棉,後者為鈉閃石石棉;淅川虎睛石產量極少,國外的虎睛石產量較大(納米比亞除外);前者為塊狀較多,後者多為板狀、片狀;與納米比亞彼得石相比,淅川虎睛石光澤亮,納米比亞彼得石光澤比較暗淡。
可將淅川虎睛石分為寶石級;工藝級;觀賞石級;普通;四類。個體差異較大,主要依據顏色、質地來劃分。顏色以藍色,藍黃交織稀少。質地緻密無孔洞,無雜質,纖維平行排列者也屬罕見(可形成貓眼效應),無裂紋作為評價標準。
結構成分
Sio2、Feo、Mgo、Alo3、Na2o、K2o
虎睛石顏色以紅、褐為主,藍及其它色較少,常多種顏色交織在一起。結構緻密,原石礦物成分為鎂鈉閃石石棉,纖維非常細,在寶石顯微鏡下放大100倍也只有頭髮絲粗細,國外區別較大。當纖維排列整齊時,琢磨成弧面琢型時,可見貓眼效應;當多種顏色交織,結構緻密時,有強烈幻彩效果。
分布產地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世界只有納米比亞彼得石與其相似,淅川是中國虎睛石唯一礦口。因開採不出來,2011年已停止開採,現在市場上流通的都是2011年之前開採的。
因其美麗,產量稀少,價格不斷上揚,精品市場價為每市斤2000-3500元人民幣,明顯比國外虎睛石價格高(除納米比亞外、因其精品用克計算),普通的每市斤也要500元左右。
文獻記載
虎睛石因其活光四射,色如老虎眼睛而得名,又稱虎眼石、鷹睛石、木變石、貓眼石、麟睛石等。
在中國,對虎睛石較早的文獻記載是1918年章鴻釗先生所著的《石雅》一書,書中有這樣的記述:“……青石棉,質雜鐵氧,屢帶流彩,色黃或褐,故一稱虎睛石……。”
在國外對虎睛石較早有記載的發現者是一位叫彼德(Sid Pieters)的英國人,1962年發現於非洲納米比亞的的一個礦場,彼德於1964年在英國的公開出版物上發表文章並用Pietersite命名該礦物。虎睛石在世界上的產地寥寥無幾,最著名的要數南非的葛利靠蘭(Griqualand),其它如澳大利亞、巴西、納米比亞也是虎睛石的主要產地。在中國習慣對來自南非、巴西、澳大利亞的虎睛石稱作木變石,主要是因為這些產地的虎睛石纖維結構較粗,與木質纖維結構類似,給人一種木質花紋的感覺。
中國淅川的虎睛石和納米比亞的虎睛石較為相似,都是屬於微細纖維結構,纖維排列扭曲強烈,具有較強的幻彩效果。在國外對於來自中國淅川的虎睛石和納米比亞的虎睛石習慣上稱作Pietersite9(彼得石),而對於來自南非、巴西、澳大利亞等其它產地的虎睛石統稱為Tiger's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