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涑河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發源於費縣芍藥山鄉西南峪村,流經芍藥山,馬莊,劉莊三鄉鎮,經西撣村流入蘭山區,在蘭山區朱保鎮南郭莊村開始分流,自南郭莊開挖至臨沂城的西門外,涑河在西門外分為兩股,北股稱為北涑河,經過臨沂城西門城牆、北門,向東注入沂河。南股在螞蚱廟附近注入護城河(即青龍河),經南門市人民醫院附近、市委大院,在城南大埠東村北注入沂河。
涑河是明代嘉靖年間為引涑水入濟護城河、解決臨沂城老百姓的飲水問題,而在今蘭山區朱保鎮開鑿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臨沂城區6條河流中惟一東西流向、橫穿城區的河流。河面寬約70-100米,全長60公里,流域面積297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道,是臨沂城區6大河流之中唯一東西流向、橫貫城區的河流,區位優勢獨特。
涑河源頭所在的
山名為松樹山,山腰間的石屋原是一座寺廟,但奇怪的是1949年前這裡曾住著一個老道士,寺廟被取名“老庵子廟”,而那口清泉也依廟得名“老庵子泉”,是寺廟的取水之處,可惜在解放前夕這座寺廟不知何故被破壞了,只剩下“老庵子泉”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雨後,依然靜靜地流淌著。擦去石碑上的塵土,隱約可見“創修佛*(此字不清)廟記”六個刻字,由此可見此處的廟宇確有其事。
雖然供奉著神靈的寺廟已成為往事,但“老庵子泉”繼續毫無保留的“吐”出甘甜泉水送給周圍的百姓。時至今日,這口清泉依然是西南峪村民的主要水源,為了方便飲水,西南峪的村民們在泉眼旁修建了蓄水池,將泉水引往村中供村民使用。而每當夏日雨水較多的時候,這裡的泉水也比較旺盛,匯成的涓涓溪水沿著河道一路東去最終注入費縣馬莊水庫,再往下游便形成了今日的涑河。
原涑河故道繼續向南流,稱為南涑河,流入今羅莊區,到達朱陳村的寶泉寺,在這裡有5個名泉的泉水匯入涑河,向南到蒼山縣,稱為“武河”,流入江蘇坯州,自古就有“北涑南武”之說。而中間的那條河流在流過臨沂城南後匯入陷泥河。
南涑河
南涑河為涑河南流之故道,流經羅莊區的盛莊、馬廠湖、岑石、羅莊、傅莊等鄉鎮,至郯城縣境注入武河,全長41.2公里,流域面積249.18平方公里,區境長9.9公里,最大流量416立方米/秒。過去,南涑河由於中下遊河道彎曲和分支處無法控制,每到汛期,南北混流,常泛濫成災。1961年,在分支處的郭莊村北建水閘一座,後又進行5次治理,已變害為利。
北涑河
北涑河為明代嘉靖年間由涇王朱佑舜集民眾開鑿的人工河。引涑河之水直達臨沂城,環城北注入沂河。在城西門外,開鑿分支東南流入青龍河(習稱護城河),環城南於大埠東村北注入沂河,全長30公里(南郭莊以上河段長30.4公里除外),流域面積126.77平方公里,洪峰流量529立方米/秒。
涑河分流壩
一座長約五六十米的大壩將涑河水擋了起來,大壩共有3個閘門,水分別流向三個不同的方向。北面20多米寬的河流,那就是明朝時開挖的人工河道,從這裡一直流向臨沂,其中一股匯入沂河;南面的那條河道是涑河故道,中間的那條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為了灌溉稻田而挖出來的。
橋樑設施
涑河治理改造總體規劃設計,涑河治理改造橋樑工程將在小葛莊以下12公里的區段內,修建改建19座橋樑。這19
座橋的設計造型新穎、結構各異,充分體現臨沂歷史文化特色和現代藝術魅力,與整個涑河治理改造開發建設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景觀,並滿足通行、通航和城市行洪的要求。
橋體全長119米、寬15米,雙向腳踏車道,兩側人行道各2.5米。主橋結構為上承式三跨連續拱橋;南北引道各為15米。整體造型古樸典雅,與其所處的古城商業區規劃風格相一致。臨西九路橋全長126米、寬32米,雙向四車道,兩側人行道各3米,南北引道各長13米,橋上裝飾異形拱結構和不鏽鋼護欄,整體布局美觀大方,與將要建成的三號景觀攔河壩遙相呼應。
綜合治理
涑河污
染比較嚴重,防洪標準低,河道排洪功能較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建設和城區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2005年,政府在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做出了涑河綜合治理開發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決定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投資300多億元,將16平方公里的涑河規劃區建成兼具水鄉風情和商業旅遊功能的“江北秦淮河”、“夫子廟”城市景觀,構築“人、水、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活空間,成為代表臨沂傳統和現代形象的標誌性地帶。
涑河兩岸綜合治理開發建設,將徹底改善涑河河道的瀉洪條件,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全面啟動涑河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和舊城改造工程,從根本上改善沿岸民眾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涑河治理開發建設範圍東起濱河路,西到西外環,北到育才路,南到洗硯池街、水田路,總長度12公里,總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根據涑河不同區段的功能特點和自然文化資源狀況,整個開發建設工程分為東、中、西三個區段,東段為古城商業區,中段為現代商業區,西段為生態休閒區,工程建成後將充分展示臨沂“商興水勝、薈萃人文”的城市新形象。
涑河綜合治理開發規劃共展現出4個方面的理念。
一是發展臨沂獨特的商業文化,通過商業業態的整合,使涑河兩岸成為“水上商業走廊”。
二是倡導生態平衡思想,體現環境的可持續性。充分利用濱河地帶的自然條件和景觀資源,建立起貫穿市區長達12公里的“城市綠色長廊”。
三是開發涑河文化的傳統價值,以“歷史走向未來”,分段確定濱河景觀的主題,將兩岸的名城文化、商城文化、水城文化聯成流動的整體,成為體驗和發展城市文化的“歷史文化長河”。
四是以經營城市的理念,體現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
消歧義
位於麗江城北,沿柏油馬路向雪山方向行駛,約五公里處左轉, 進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約2公里,你便可以見到一個古老的村落,這就是束河。古鎮背靠聚寶山,河流穿街而過,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上最早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持的最好的集鎮之一。
在束河,悠閒、寧靜、祥和瀰漫著所有的空間。林中有會唱歌的鳥兒,水中有會嗑瓜子的魚兒,清澈透明的河水潺潺而流,陽光明媚,天藍得讓人睏倦。雲散在天邊,花開在水邊。灰牆黛瓦,空靈雅致,遠離塵囂。水車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麥子金黃了在田野等著收割。空氣里有隱約的稻香和乾淨的風,圍著屋邊的樹上都復滿了花,一川菸草的厚重味道瀰漫整個古鎮。
相關文化
“蒼蒼微曙靄高台,幾樹桃花昨夜開。疏柳啼鶯三月屆,斷雲迷雁九天來。千門辟盡晨鐘散,百役奔初曉漏催。此際登臨觀下境,滿城春色擁蓬萊。”這就是明代詩人舒祥描寫的琅琊八景之一的涑河美景“平野曉霽”。
臨沂城裡的這條涑河可以追溯到明代,涇王朱佑橓是明憲宗的第12個兒子,弘治4年被封為涇王,弘治15年來到臨沂,在蘭山區人民醫院附近建有涇王府。涇王來到臨沂後,發現沂河離臨沂太遠,居民取水困難,為了解決飲水問題,他決定開挖一條人工河道,在經過多次考察後,發現涑河水可以飲用。於是就在今蘭山區朱保鎮南郭莊村開挖了一條人工河道,使其從臨沂城北穿過匯入沂河,解決了百姓的吃水問題。在今羅莊區寶泉寺里,還有石碑記載著涇王關心人民疾苦的功績。
涑河相關新聞
家住蘭山區的崔大爺近日在涑河裡撈到一條長相奇怪的魚。在涑河河邊生活了幾十年的崔大爺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魚,經多方打聽,也沒有人能夠說出這種魚的名字。記者查詢了大量資料,發現這極有可能是一條食木甲鯰魚。
22日下午,記者在崔大爺家見到了這條“怪魚”,發現魚已經死亡。“剛從涑河河裡撈上來的時候,這條魚身上都是淤泥,而且上了凍。”崔大爺估計這條魚可能是被凍死的。
記者看到,魚的頭部較大,占了大半個身子,用手按壓魚身,發現其通體長有堅硬的甲殼。魚總長約60厘米,身體兩側長有兩個大鰭、兩個小鰭,大鰭上分別長有一根巨大的硬骨,長約20厘米,將鰭完全展開,寬度也可以達到60厘米。
崔大爺說,18日上午,他到涑河邊的一個小廣場晨練,因為近段時間涑河水面下降,很多人在河裡撈魚,他站在岸邊看熱鬧,忽然看到不遠處的淤泥里有個很奇怪的物體,便找了一根桿子將其撥到岸邊,發現是一條魚。
“拿回家後,我想用水把泥衝下來,剛沖了幾下就感覺手被什麼東西扎了,這才注意到魚身上長滿了刺。”崔大爺說。記者發現魚身上的絨毛其實是一些毛刺,用手順著魚頭向魚尾摸下去,並沒有異常的感覺,若從相反的方向摸上去,則有明顯扎手的感覺。
崔大爺說,他在涑河邊生活了幾十年,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魚,問過很多人,都不認識這是條什麼魚。“我孩子拍了照片發給漁業局的專家,請他們鑑定,但是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根據這條魚的相關特徵,記者查詢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和這條魚與2010年秘魯科學家在亞馬遜流域發現的一種食木甲鯰魚極為相似。相關資料記載,這種食木甲鯰魚一直未被命名,身長可達80多厘米,長有甲殼,以吞食水中的木材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