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村[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鎮海龍村]

海龍村[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鎮海龍村]

海龍村位於重慶以西的城鄉結合部,是一個面積僅2.6平方公里的小村。

2001年以來,海龍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破解“三農”問題,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經過八年打拚,2009年,工農業產值實現11億元,村集體經濟由負債累累到年收入逾400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由不足2000元到近萬元、村民儲蓄餘額由510萬到上億元、利稅由零向年上交2500萬元等歷史性轉變,先後被確定為重慶市新農村建設“千百工程”推進村、城鄉統籌發展示範村、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地理環境

夜幕降臨,華燈初放,寬闊的廣場上,一群男 女老少和著歡快節奏跳起“壩壩舞”;不遠處,一幢幢聯排別墅錯落有致,一片片廠房倉庫整齊劃一……這樣的場景,不是在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而是呈現在中國西部地區的農村——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鎮海龍村的一道亮麗風景。

改革與發展

海龍村的改革

海龍村的快速崛起,昭示了中國西部農村的改革和發展。2009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到海龍村視察時指出:“從海龍村,我們看到了重慶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希望所在,更看到了全國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方向和未來。”

“沒有‘能人’挑大樑,

一切都無從談起”

海龍村由兩個典型的純農村——海螺村、龍台村合併而來,村民世代以種地為生,生產經營粗放,生活方式落後。受經濟體制由計畫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農村經濟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影響,渴望“發家致富”的村民紛紛離土離鄉,加入打工行列,其中70%以上是年富力強、素質較高的青壯年。

2001年12月,合併後的海龍村舉行第一屆選舉。由於“留守”人員年齡老化、能力弱化,村“兩委”後繼乏人、青黃不接,加之村里“宗派”矛盾激烈,村黨支部連續4次均沒能選出書記。鎮黨委為保持穩定,在得票未過半情況下,任命前龍台村書記擔任海龍村第一任書記。為此,民眾議論紛紛,黨員上訪不斷。

正當這時,重慶市開始在農村基層組織推行“六個一批”選人措施、實施“能人治村”工程。由於上有要求、下有需求,鎮黨委決定,重新選舉海龍村黨支部書記。一個名叫鄢靜的年輕人進入大家視野。

鄢靜走南闖北10餘年,代過課、打過工、經過商,有著15年黨齡。在村民們看來,鄢靜在全村第一個“操”“大哥大”、第一個買“125”摩托、第一個蓋小洋樓、第一個安程控電話,是“響噹噹”的“大老闆”。

海龍村[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鎮海龍村] 海龍村[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鎮海龍村]

2001年12月底,海龍村黨支部舉行第五次選舉。經過“公推直選”,鄢靜被推上海龍村“舞台”,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科學發展

臨危受命的鄢靜深知窮家難當,但因好意難卻,無奈懷著“乾一屆算了,大不了少掙三年錢”的心態走馬上任。

上任第一天,正值村里開展春節慰問活動。由於村集體安排不出一分錢,鄢靜帶頭掏空腰包,與其他村幹部好不容易湊足800元,給全村每位80歲以上老人送上10元慰問金。很多老人拉著鄢靜的手老淚縱橫:“我兒子過年也沒給我10元錢,你比我兒子還孝順!”這讓鄢靜內心深處受到極大震撼。他沒想到,買不到一包好煙的10元錢,鄉親們卻看得如此之重。

他感嘆道:曾去打工的煙臺、青島“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早就讓老百姓住上小洋樓,為什麼家鄉多年仍“濤聲依舊”、面貌不改?同樣是在黨的領導下,為什麼別人在發展,我們不發展?鄢靜一下子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他在日記中寫到:“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要寫好一個村莊的歷史,就要像寫好中國文字一樣,一橫一撇寫端莊,字正方圓。”

當幹部就要苦多吃一點、氣多受一點、名和利看淡一點。上任不久,鄢靜帶領村民修建第一條進村公路。但是,村民樊開容死活不同意調整“自留地”給公路讓道,並帶著全家老小堵在修路的推土機前。村、社幹部反覆去做她思想工作,都被罵得無功而返。

為儘快打通公路,鄢靜“撲通”一聲當眾給她下跪。就是這一跪,跪出了海龍村的發展,跪出了海龍村的希望。不到3個月時間,村民集資38萬元、投勞12000多個勞動日,順利打通4.6公里長的致富路。有人講,書記給村民下跪,太傷“面子”。他卻說,只要能發展,“面子”算什麼?不發展才最傷“面子”!

鄢靜上任後召開第一次村“兩委”會。他布置完工作宣布散會後,大家卻呆在會議室不肯離去。經“點撥”,原來是等著他按慣例安排“搓”一頓。當時的海龍村,村里已欠付招待費3470多元。在這種情況下,村幹部們還想著吃吃喝喝。

通過這件“小事”,鄢靜看到,幹部們不僅缺“經濟”,更缺“思想”。不打造一支敢於挑起大梁、擔當責任,處處把民眾的事想在前頭的幹部隊伍,要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將無從談起。為此,他接連使出“怪招”、“狠招”。

——勸退一批年齡較大、文化較低的幹部,採取面向社會招聘、本村能人公推、轄區企業優選、上級機關選聘、外出務工回請“五線選才”方式,公開招聘9名大學生,實現由“泥腿子”幹部隊伍向知識型精英團隊轉變。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由48歲下降到40歲、文化程度由國中以下占83%上升到大專以上占69%。

——聘請部隊官兵,組織全村52名婦女小組長以上幹部,開展軍訓。習慣自由散漫的村幹部,被嚴格執行的不準請假、不準遲到早退、不準喊累等“三個不準”約束到操場,在教官嚴厲喝斥下,喊起“一二一”,學起“正步走”。

一開始,幹部嘻嘻哈哈,隊伍松松跨跨……兩周后,幹部腰桿直了、精神足了,更重要的是發展勁頭上來了、步調一致了。

——立規矩、樹正氣,嚴格管理黨員幹部。4社社長王朝富在土地流轉中,仗著自己是民選幹部且不是黨員,對村“兩委”決策軟頂硬拖。2003年,村黨組織提請村委會將其依法罷免,引導幹部樹立“只要是黨領導下的幹部,不管是不是黨員,都必須接受黨的領導”。

“找出科學發展路子,

就是大恩大惠”

“村官”雖然是共產黨領導下最小的“官”,但他們的一言一行,決定著一個村莊的命運,一個村莊的前進方向。

有富民強村的想法,還得有富民強村的路子。

海龍村是中國西部地區農村的一個縮影。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5畝,其中,坡地、林地和宅基地占70%。實行第二輪家庭聯產承包經營以來,民眾溫飽問題雖然基本解決,但人多地少、分散經營,投入高、收入低,土地撂荒現象嚴重,村民持續增收困難。

面對貧窮落後的現狀,面對缺乏資源的窘況,面對大量青壯年外出的實際,海龍村何去何從?從哪裡“挖出個金娃娃”?鄢靜和村“兩委”一班人傷透了腦筋。

放眼全局看一域,思路才能清;對比先進找差距,措施才會明。鄢靜與村“兩委”幹部自掏腰包,先後赴小崗、華西、大寨等50餘個全國有名村莊實地考察。

從小崗村“一夜跨過溫飽線、30年未過小康門”中,大家體會到“只有思想不斷解放,發展才不停步”、“持之以恆地謀取發展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單純依賴有限的土地資源很難實現質的飛躍”;從大寨村在任何條件下堅持抓農業生產的經驗,得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發展絕不能放鬆”;從天下第一村——華西村的發展歷程中,悟出“大河無水小河乾,只有村里這個大家庭富裕了,村民小家庭才會跟著長期富有”……

通過對比借鑑、分析討論,村“兩委”認識到,海龍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唯一選擇是走城鄉統籌發展之路。但這條路怎么走,卻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

一些幹部和民眾認為,重慶主城擴張加速,城鄉統籌推進加快,海龍村早晚會被城市“吞併”,把村民往城鎮轉移,就能融入城市,只要種好“一畝三分地”就行了,“麵包自然會有的”。

另一些幹部和民眾認為,應抓住國家實行產業結構調整、重慶市主城實施“退二進三”和毗鄰工業園區的機遇,把村民土地流轉過來集中經營,走工業強村之路,以此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通過富裕農村,讓村民過上“城市生活”。

經過反覆討論、徵求村民意見,海龍村最終選擇了後者。

可是,土地不種莊稼、改“種”企業,這對祖祖輩輩與土地打交道的村民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村“兩委”在對周邊地區乃至全國其他省市進行調研基礎上,出台“全村所有土地不分遠近、肥薄,每畝每年一律補償1200元”的土地流轉政策。先後召開100多場院壩會、座談會,廣泛宣傳發動,總算流轉土地33畝,修建起第一批廠房、門面。

——2002年,全村第一家企業、重慶正博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入駐,海龍村邁出工業化第一步。

——2003年,村“兩委”成立經濟發展中心,組建10人專業招商隊伍,實現招商引資由量到質變化,當年引進企業13家,實現產值6200萬元。

——2005年,企業發展到89家,實現產值7.6億元。海龍村被命名為重慶市首批小企業創業基地,開始步入工業化、城鎮化快車道。

——2006年,成立海碩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搭建全村最佳化管理、轉變職能、延伸產業新平台,三產業開始起步。

——2008年,註冊“西部海龍”、“西部海龍人”商標,斥資120萬元,編制完成重慶市第一個村級城鄉統籌發展規劃,確立“發展集約化、居住社區化、保障市民化”的城鄉統籌發展思路,海龍村發展站到新的更高起點,開始邁向品牌化。

——2009年,入駐企業達153家,在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下,仍實現產值10.6億元。實施強村帶弱村“牽手行動”,幫助大河村強班子、建陣地、優產業,拓寬海龍村發展現代農業之路。

經濟發展不僅留住了本村人,同時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員到海龍就業創業。海龍村本村戶籍人口只有1951人,2009年外來人口已超過10000人,是戶籍人口的5倍。

海龍村在置疑、挫折中成長,在敢先、敢為中奮進,走出一條適應城鄉統籌改革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既發展農業,也發展工業和流通業,一、二、三產業統籌協調的科學發展之路。

“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壯大集體經濟、讓民眾共享成果的過程”

海龍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窮村、亂村,村集體銀行負債64萬元,欠工程款13.8萬元,欠村幹部的工資1680元,幹部說話沒有“底氣”,民眾“不聽招呼”,全村一盤散沙。

對比華西、大寨等村,村“兩委”敏銳地意識到,在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度下,土地全部分包到戶,集體經濟歸零,失去動員和組織民眾的物質基礎,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必然削弱。要改變這一切,首先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按照“在土地流轉中形成的量差歸社集體所有,產生的價差歸村集體所有”辦法,村、社集體掘到“第一桶金”。為做大做強集體經濟“蛋糕”,村“兩委”妥善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長期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制定村、社集體經濟分配和使用基本原則:村、社集體按年純收入的15%提取發展資金用於滾動發展,60%用於基礎設施、養老保險、合作醫療、教育培訓等社會事務。2004年底,集體經濟實現扭虧為盈。

2005年9月,採取“村委會+公司+股民”運作模式,通過修建標準化廠房、商業門面、職工住宿等出租,組建有30餘人的建築安裝、治安巡防、環衛保潔等專業化、有償化服務隊伍,拓展服務範圍,延伸產業鏈條,集體經濟由原始積累型向公司化資本運作型轉變。村集體經濟節節攀升,2009年實現412萬元。

“豬兒”餵“肥”後,不少村民開始擔心村“兩委”一班人不乾不淨,要求把集體經濟分光吃盡。村“兩委”多措並舉,以實際行動贏得村民信服,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喊出“天下烏鴉‘非’一般黑”。

一方面,堅持以鐵的制度管集體的錢。通過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建立財務審批管理、重大事項決策等制度,明確規定:財務報銷必須通過經手人、驗收人、財務主管、村主任、村黨組織書記、出納、理財小組等7道關口,缺一不可;每年1月,召開全體股民大會,將入股項目的財務狀況詳實公開,並兌現上年紅利,把集體經濟亮出來、決策權力還出來,給民眾明白、還幹部清白。

2003年4月,村經濟發展中心動員民眾第一次入股,應者寥寥。2008年12月,在村集體第二次入股籌資時,因村民十分踴躍,不得不限時限量入股,僅2天就集資89萬元。

另一方面,堅持用集體的錢辦民眾的事。投資900餘萬元,分3期建成97套農民新村康居房,形成農民新村康居街,村民由髒、亂、差的散居向集中社區轉變;投資1300萬元,修建總計8公里的海安、海康、海德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難向“三天不擦鞋、出門有轎車”轉變;每年按不低於村集體收入20%的比例,建立民生關愛資金,為村民辦理養老和醫療保險,建立覆蓋全村的社會保障體系,村民由怕老恐老向老有所養、老有所用轉變;建立功能完備、設施配套的醫療站,由看病難看病貴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的轉變;新建集辦公會議、教育培訓、商務經營等功能於一體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成面積逾5400平方米的海龍廣場以及警務室、幼稚園等,讓村民享有城市人待遇,過上城市人生活。

發展目的是為了民眾,只有民眾收入不斷增長才能激發他們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

為解決農民非農業收入低、資產性收入幾乎沒有的問題,村“兩委”牢牢抓住土地作文章,採取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流轉方式,累計引導村民自願流轉土地1480畝,先後兩次動員民眾現金入股,成立發展基金,大力發展服務業。

為推動村民就業由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村“兩委”籌集創業資金60萬元,扶持村民發展餐飲、開辦超市;定期舉辦就業技能培訓,在“一站式”社會保障平台公布企業用工信息,幫助600餘人由田間地頭走進工廠車間。

通過以上措施,村民收入來源由單一的農業生產拓寬為股金、薪金、租金等“六金”收入,人均年純收入比八年前增長了4倍,27%的農戶擁有小轎車。

“黨組織是引領發展的主心骨,

黨員是構建和諧的頂樑柱”

海龍村每個發展足跡,無不閃爍著黨徽光芒。

建村之初,海龍村黨支部只有46名黨員,平均年齡57.6歲,且56%在外打工,黨組織活動難組織,黨員作用難發揮,戰鬥堡壘不強,黨員形象不好。連續2年,沒有一個人申請入黨。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海龍村出現村級組織與新經濟組織共存、本村居民與外來務工人員互融局面。原有依靠自然村和經濟主體獨自設定黨組織的方式已無法有效整合各類組織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為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切實維護好各方利益,海龍村不斷創新黨組織設定。

2005年,海龍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2007年,採取村域統建、區分黨員年齡、工作行業和黨組織功能的“一統三分”方式,建立“村+社區+企業”模式的海龍村·海龍中小企業黨委,下設改革發展、綜合服務、青年創業、夕陽紅4個黨支部和機械、木業2個行業黨總支;2009年,依託農業產業鏈,探索建立海龍村·大河農業聯合黨總支,實現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以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黨員的形象代表著黨的形象,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關鍵時候、危難時刻,海龍村共產黨員總是乾在前、沖在前。

2002年3月,海龍村因欠8萬餘元農稅被鎮黨委點名批評。鄢靜立即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喊出“我們平時把黨和國家比做媽媽,不交農稅就是不給母親的孝順錢”,要求黨員務必帶頭交足農稅,並帶領幹部、黨員挨家挨戶做村民工作。3天后,欠款全部交齊,在全鎮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海龍速度”。

2004年4月初,重慶靖悅機械有限公司開始落戶海龍村前的土地徵用工作。為多得青苗及土地附作物賠償,不少農戶甚至黨員連夜突擊栽樹種菜,一夜之間,荒地“綠樹成蔭”、菜園密密匝匝。村黨支部迅即作出一條規定:黨員不拔去樹苗,組織就“拔”去其黨籍。

靖悅公司看到村“兩委”的誠意,打消撤走念頭,欣然入駐海龍,迅速發展成白市驛鎮最大工業企業。“黨員民眾是投資環境、村社幹部是發展資源”理念因此成為海龍人的自覺行動。

2006年4月2日,一家入駐企業在自建廠房時發生垮塌,導致2死3傷重大安全事故。一時間,各路新聞媒體蜂擁而至,社會各方廣泛關注、議論紛紛。海龍村黨群攜手,村企同心,沉著應對,妥善處理事故。海龍村失去了一座廠房,卻凝聚起一片人心!

黨的路線就是民眾路線,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基層的國家大事。海龍村在各種矛盾交織中艱難起步,在妥善化解矛盾中和諧發展。村“兩委”探索建立了以暢通渠道“說事”、落實責任“理事”、民主決策“議事”、整合力量“辦事”、公開反饋“評事”、巡查回訪“督事”為內容的“六事”民情工作法,認真落實書記接待、成員走訪、辦理反饋等基層黨組織聯繫服務民眾“三項制度”,凝聚了人心,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海龍村八年的實踐與探索有力地證明: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必須結合實際,將科學發展觀具體化、實踐化,加快推進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特別是要提高農村發展水平;改革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敢想敢闖敢幹,積極探索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有鮮明特點的發展路子;物質條件是號召和服務民眾的“實基礎”,必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切實為人民民眾創造實惠,增強基層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加強黨的建設是事業成功的“硬保障”,必須始終抓好黨組織書記為重點的“帶頭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領導核心、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保證各項事業具有正確方向和強勁動力。

“回頭看,有進步;朝前看,要跑步!”海龍村正以海一樣的胸懷、龍一般的志向,積極尋求二次創業之路,力爭到2015年,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村集體經濟超1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實現西部海龍新的飛躍!

海龍村隸屬於雲南省玉龍縣鳴音鄉,海龍村委會位於鳴音鄉南面,村委會所在地距鄉政府29千米,東與洪門村委會接壤,南與麗江市古城區大東鄉相鄰,西與鳴音村委會接壤。村委會所在地海拔1800米。

下轄11個村民小組,有納西族、僳僳族等少數民族。全村總戶數 286戶,總人口1254 人。全年經濟收入209.7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1079元。全村糧食總產348.1噸,人均有糧 277.6千克。有耕地 1833畝,人均耕地面積1.45畝。耕地中,旱地和坡地占6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