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原大地震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震級達芮氏8.5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災區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遇難者人數27萬,是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被稱為“寰球大地震”。
背景
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20時05分53秒(農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海原地震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於北緯36.7,東經105.7度。海原地震的基本情況是:巨觀震中位於海原縣的西安州、大溝門至乾鹽池之間的石卡關溝、哨馬營一帶,其經緯度35.38度,105.21度;震中烈度為12度,極震區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遠、景泰等縣,呈條帶狀,北西向展開。面積2萬平方公里,這次地震波及寧夏、甘肅、陝西、青海、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等17個省、市、自治區,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面積的1/4,是中國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極震區的海原、固原和西吉縣嚴重滑坡,僅在西吉縣的夏家大路至興平間64公里範圍內,滑坡就達31平方公里,在靖遠、會寧、靜寧、隆德4縣竟發生503處的滑坡。在固原縣的石碑塬一帶,發生了一個長達3500米的滑坡體,在會寧縣清江驛響河上游,滑坡體將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並在其上游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滑坡。大地震使東穴舟山區村鎮埋沒,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縣城全毀,大量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極重,據不完全統計,共死亡28.82萬人,傷及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