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縣仙槎學校

該校設國中部和國小部,共20個教學班。全校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校內有體育運動場、理化實驗室、微機室、電教室、圖書室。校內教學設施比較齊全,教學環境寧靜、優美、四面環山,綠樹成蔭。

學校概況

該校設國中部和國小部,共20個教學班。全校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校內有體育運動場、理化實驗室、微機室、電教室、圖書室。校內教學設施比較齊全,教學環境寧靜、優美、四面環山,綠樹成蔭。學校現有教職工49名、學生923名。在47名專職教師中,大專以上學歷23人、中專16人、高中8人。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30人。學校現有校領導4名,校長鄒和生、黨支部書記彭買來。學校設有黨、政、工、團、少先隊、學生會、政教處、中國小教導處、總務處等組織。全校現有黨員14名。

歷史沿革

1963年9月,仙槎煤礦子弟學校正式誕生。在60年代初期,學校僅有國小教學班(複式班)2個,教師2名,學生60餘人。房子不夠,就用砍來的木棍,糊上泥巴當牆壁,頂上再蓋上牛毛氈做教室。隨著煤炭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校規模不斷壯大,至1976年,國小教學班16個,教師28名,學生800餘人,校舍也有增加,但條件仍是比較艱苦,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當時只有一幢兩層的教學樓,雖有教室,也有辦公室,還有教師宿舍,可教師隊伍中,師範類分配來的寥寥無幾,大部分教師是從工人中選拔來的,配套教學設施也很簡陋,但他們仍然是以飽滿的教學熱情,腳踏實地的奉獻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拓荒者之歌,為這所學校的繼往開來灑下了辛勤的汗水。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1978年3月全國教育工作大會,迎來了教育的春天,仙槎煤礦子弟學校由國小教育發展為九年一貫制學校。2003年,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2002]55號》檔案精神,學校整體移交給了浮梁縣人民政府管理。從而使學校正式歸口教育行政部門管理。

教學改革

仙槎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但多年來都是堅持集體領導,分工合作,自始至終都把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擺在首位。
1、抓教師隊伍的建設。為了使學生有“一碗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多年來,學校一直鼓勵教師崗位練兵。如青年教師五頂全能競賽,建立教師獎勵基金,給優秀教師晉級評獎、組織教案展評、教學講評、師生書法展覽、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等等,使教師在師德、業務、專長、愛好等方面相互競賽,從而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大面積豐收,學校領導多年來根據礦山學生的特點,無論是思想品德,還是學習成績的提高,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在思想教育過程中,開展“五愛”、“創文明班級”活動,每月進行文明班級評比。對雙差生,不是歧視,而是關心他們,親近他們。班主任每學期普訪一次學生家長,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繫,任課老師也經常與班主任聯繫,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把握直觀教學原則的前提下,大力倡導採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如鼓勵教師自製教具、幻燈片、課件。學校也經常進行自製教具展評,同時添置掛圖、模型和理化實驗器材。實驗教學得到了長足發展。
開闢第二課堂,從另一側面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近十幾年來,學校就航模、體育、文學、美術、書法、攝影、圍棋、英語、理化、史地等開展了許多生動活潑而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幾十年來,學校一貫執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有的走上了重要的領導崗位,勞模、標兵、突擊手更是不乏其人。
在該校國中畢業的學生中:
81屆劉宗斌同學現在在中國的“矽谷”中關村開辦公司。
87屆胡廣同學,獲清華大學博士後,現就職於美國哈佛大學。
90屆羅潔同學現為地質學博士。
91屆王元山同學現為醫學博士。
92屆張樂同學,在95年高考獲景德鎮理科狀元。
96屆周志同學,參加全國物理國中組競賽獲全國一等獎。
97屆康明同學,在2000年高考以660的高分考入清華大學。
98屆蔣玉婷同學,在2002年參加全國電腦製作大賽獲全國二等獎,現保送在上海財經大學讀書。
從該校畢業出去的學生,參加全國曆年高考考取本科以上高校的不下百餘人。仙槎學校,為礦山的基礎教育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