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圖引

浣花溪圖引

《浣花溪圖引》為北宋黃庭堅草書作品,黃庭堅乃“蘇門四學士”,擅長書法,是北宋四大書家之一。此卷為火燒殘本,後經明代夏德聲補齊,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簡介

《浣花溪圖引》紙本,草書;縱35.5cm,橫391.4cm。鑑藏印有“紹興”、“內府書印”、“貞元”、“乾坤清賞”、“石渠寶笈”、“寶笈三編”、“有明王氏圖書之印”及清嘉慶內府諸印等。卷後有明吳寬、王世貞跋。

此卷為火燒殘本,後經明代夏德聲補齊。此詩收入《山谷外集》,著錄於《孫氏書畫鈔》上冊、《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

創作背景

《浣花溪圖引》作於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黃庭堅時年42歲。作品筆法蒼老,多骨少肉,具有作者晚年書法的風格特徵。

作品賞析

此幅作品字型盤曲迴旋,變化無方,筆法蒼老,多骨少肉,是其中年書法風格代表性作品之一。

卷後明王世貞跋中評道:“……老杜浣花溪圖引也。歌詞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語。書筆橫逸疏盪,比素師饒姿態,亦稍平易可識。而結法之密、腕力之勁、波險神奇,似小不及也……。”跋文中“素師”是指唐代著名書家懷素,王世貞對黃庭堅與懷素書法特點的比較非常準確。此件作品雖然殘處較多,仍不失為佳作。

作者介紹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舉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後擢升起居舍人、秘書丞、國史編修官。紹聖年間因章惇、蔡卞等黨人論實錄多誣,被貶為涪州別駕,安置黔州,此後多次被貶官在外,最後至宜州(今廣西宜山),死於該地。他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學於蘇軾門下,被稱為“四學士”。他善為文章,長於寫詩,尤以擅長書法著稱,其楷體字勢開張,筆力剛勁;草體盤曲迴旋,變化無方,被譽為北宋四大書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