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浙東道宣慰司
治所先後在慶元、紹興、處州、溫州、婺州間遷徙不定。 大德六年(1302年)十月固定在慶元路。 管轄慶元、衢州、婺州、紹興、溫州、台州、處州七路。
-
浙
浙字屬於折字族。在折字族裡,折字都是聲符兼義符。折字族漢字都與“斷開”、“決斷”之義有關。浙的本義是“一條水道具有折斷之形的河流”。古水名,今中國錢塘江...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浙江東道
浙江東道,唐代後期地方行政區名,唐後期所建方鎮。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興起,道成為事實上的地...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得名探源 行政長官 -
江南東道
唐代地方監察機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其地轄為今江蘇省蘇南、上海、浙江全境、福建全境及安徽徽州。治所在蘇州,領原江南道潤、常、蘇、湖、...
唐代行政區名 行政區劃 -
浙[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簡稱]
浙字屬於折字族。在折字族裡,折字都是聲符兼義符。折字族漢字都與“斷開”、“決斷”之義有關。浙的本義是“一條水道具有折斷之形的河流”。古水名,今中國錢塘江...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浙江西道
唐代後期地方行政區名,唐後期所建方鎮,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興起,道成為事實上的地方行政機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浙江由來 得名探源 -
送李校書赴東浙幕府
據《新唐書·方鎮表》,乾元元年(758)置浙江東道節度使。 關於劉長卿的生平一直沒有確考,《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記。 《全唐詩》編錄其詩為5卷。
原文 注釋 作者介紹 -
兩浙
東道、 浙江西道和 福建道,浙江西道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的原江南東...。浙江東道領新安江以南、福建道以北的原江南東道地,包括今天的浙江省除浙北之外...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復隸浙江東道;二年(781),又改隸浙江西...
唐代行政區 宋代行政區 現代地理概念 -
省
遼寧省 遼 瀋陽 安徽省 皖 合肥 浙江省 浙 杭州...
中國的省制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政區 中國各省級政區由來 省級行政區速記歌謠 -
省[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劃]
遼寧省 遼 瀋陽 安徽省 皖 合肥 浙江省 浙 杭州...
中國的省制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政區 中國各省級政區由來 省級行政區速記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