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介紹
洪家渡電站是“西電東送”的啟動工程之一,是烏江幹流梯級電站中的龍頭電站。電站樞紐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洞式溢洪道、泄洪洞、三洞三機單元供水引水系統、地麵廠房、開關站、防滲帷幕、消能防沖等建築物組成。其中大壩壩高179.5米,填築方量900萬立方米,是國內目前在建的高面板堆石壩之一;電站廠房首次採用綱結構,是水電站廠房結構的一次革新。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水庫正常蓄水位1140米,總庫容49.4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發電量15.94億千瓦時。電站水庫具有多年調節性能,不僅可以為“西電東送”提供優質可靠的電能,而且能極大的增強烏江下游各梯級電站發電出力,並將對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產生深遠影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工程介紹
洪家渡水電站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首批開工的重點工程之一,位於貴州省黔西縣與織金縣交界的烏江幹流北源六衝河下游。總裝機容量600(3*200)兆瓦,設計年平均發電量15.59億千瓦時,電站大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高179.5米,水庫總庫容量49.47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3.6億立方米,是烏江流域規劃建設的十一個梯級水電站中唯一具有多年調節功能的龍頭水電站。由於水庫的調節作用近期可使下游索風營、東風、烏江渡電站每年共增加發電量15.96億千瓦時。電站建成後在貴州電網主要承擔調峰、調頻和事故
備用,有效地改善電網的運行條件。
洪家渡水電站樞紐布置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左岸泄洪系統(包括洞式溢洪道、泄洪洞)、左岸引水發電系統,壩後岸邊式發電廠房,防滲帷幕工程等主要清潔工建築物組成。工程於2000年11月8日正式開工,2004年7月18日首台機組投產,同年11月6日、12月20日2#、3#機組相繼投產發電,實現了同等規模水電工程建設中“一年三投”的奇蹟。從導流洞開工到第一台機組發電工期為4年零3個月,主體工程於2005年底全部完整。總工期比計畫工期縮短2年零3個月,為實現“西電東送”的寵偉目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建造一個高效、優質、經濟、環保的一流電站,在業主的主持下,採用不著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解決了多項工程技術難題,並在投資上、工期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洪家渡水電站單元工程質量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優良率100%,單位工程優良率100%,竣工質量評定等級為優良。建設過程中有10個項目獲貴州省優質工程一等獎。
洪家渡發電站投產以來,以安全生產為中心,不斷探索“新廠新制”的管理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1年3月21日,實現了連續安全天數2436天,緩解了煤電緊張局面,為“西電東送”和“富民興黔”做出了積極貢獻。
發電廠介紹
洪家渡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首批開工的重點工程之一,是貴州烏江流域規劃建設的十一個梯級水電站中唯一具有多年調節功能的龍頭水電站。它位於貴州省黔西縣與織金縣交界的烏江幹流北源六衝河下游,距省會貴陽158公里。電站總裝機容量3×200兆瓦,總庫容49.47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3.6億立方米。利用龍頭水庫的調節作用近期可使下游東風、索風營、烏江渡電站每年共增加發電量15.96億千瓦時,是貴州電網調峰、調頻和備用的主力電源。
洪家渡水電站工程於2000年11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樞紐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洞式溢洪道、泄洪洞、三洞三機單元引水系統和壩後地麵廠房等建築物組成。2004年7月18日首台機組投產,同年底2#、3#機組相繼投產發電,實現了同等規模水電工程建設中“一年三投”的奇蹟。從導流洞開工到第一台機組發電工期為4年零3個月,總工期比計畫工期縮短2年零3個月,為實現“西電東送”的宏偉目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洪家渡水電站開工建設以來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以及省部委領導的親切關懷,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發來開工建設賀電,吳邦國、李嵐清、賈慶林、曾培炎等領導人親臨現場視察工程建設。
洪家渡水電站按照建設一流精品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的目標加強工程建設管理,依靠科技進步廣泛採用了新技術、新工藝,已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十餘項,先後獲得了貴州省“黃果樹杯”優質工程獎、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等獎項。
洪家渡發電廠自2004年7月成立以來,按照“無人值班、少人值守”一流發電企業的發電運行管理模式,狠抓設備基礎和自動化控制水平,於2006年10月率先在烏江梯級電站中實現遠程集中控制。目前全廠共有職工100人,通過夯實安全管理工作基礎,強化安全管理責任,實現了自投產發電以來的連續長周期安全生產,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西電東送和貴州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