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英文版)

洛麗塔(英文版)

然而好景不常,漢勃特發現他對洛麗塔的占有受到了威脅,於是匆匆地編造了一個藉口又離開了比爾茲利,再度開始了公路上的漂泊生活。 所以,納博科夫在《洛麗塔》中主要想表現的就是他對藝術創造與現實之間關係的這樣一種看法。 納博科夫自認《洛麗塔》是他與英語間的風流韻事,恰好也是對作品在這方面努力的一個現實的註腳。

內容提要

漢勃特·漢勃特出生於巴黎的一個富裕家庭,自幼就死了母親,在其父親、姨媽及眾多女性的寵愛下長大。少年時他遇到並愛上了其姨媽一個老朋友的女兒安娜貝爾,在剛偷偷地品嘗到愛情的甜蜜後,安娜貝爾卻不幸死於傷寒。無法忘懷的初戀使他始終痴迷於九歲到十四歲的少女——他所謂的“寧芙”。漢勃特在倫敦和巴黎的大學生活始於對精神病學學位的嚮往,結束於閒適的英國文學。離開大學後他雖在不同的中學教過書,也在進行寫作,但足夠的遺產一直能使一表人才的他不為生活所迫地過著懶散的追花逐柳的日子。其後他與一個波蘭醫生姿色平庸的女兒瓦萊莉婭結了婚,隨後又因妻子不願離開情人跟他一起去美國定居繼承姨夫遺產而分了手。到了美國後,漢勃特以寫作和學術研究為職業,生活安定,但是對成年女性的厭惡和對“寧芙”們的強烈欲望卻導致他精神崩潰而進了療養院。出院後他來到一個小鎮拉姆斯戴爾,寄住在海茲夫人的家裡。海茲夫人時年三十五六歲,帶著一個十二歲的女兒洛麗塔獨自過活。漢勃特一眼就發現了他的“寧芙”——洛麗塔,不僅為此滯留在這個乏味的小鎮,開始尋找一切機會觀賞、接近這個小女孩,而且在其母親向他求愛時,為了得到作為她母親的丈夫所能施之於洛麗塔的那些不會被人非議的親昵和愛撫,他還抑制內心的厭惡與海茲夫人結了婚。但

是在他還僅是夢想著謀殺海茲夫人時,後者卻已從他的日記上發現了他的隱秘,大為震怒的海茲夫人決心與之離婚,帶著孩子避開這個魔鬼,可是憤激之下卻在還未及把漢勃特的邪惡告訴任何人之前就不幸撞車身死。草率地料理了喪事之後,漢勃特就以繼父的身份從寄宿學校帶出了洛麗塔,並且以各種手段誘姦了這個情竇初開的小女孩。
從那以後,漢勃特就駕車帶著洛麗培在全國各地漫遊。為了能長久地占有洛麗塔,他施展各種手腕制服她,又限制她與同齡人和別的男性的交往;為了不使他的這種邪惡暴露,他費盡心機地避免引起旁人和警察的注意。最後,漢勃特在比爾茲利安頓下來,把洛麗塔送進了比爾茲利私立女子學校,相對安穩地享受著他那種罪惡的樂趣。然而好景不常,漢勃特發現他對洛麗塔的占有受到了威脅,於是匆匆地編造了一個藉口又離開了比爾茲利,再度開始了公路上的漂泊生活。漢勃特異乎尋常的感覺和瘋狂的想像力使他對每一個身邊的男性都疑心忡忡,然而他的一切防範最後終究還是沒能阻止洛麗塔乘他生病之際逃離了他。自此以後,他的生活就被追蹤與試圖報復主宰了。數年後,正當他茫無頭緒時,已經結婚並即將臨產的洛麗塔寫信向他求援。見到已長大成人的昔日“寧芙”,他作了最後一次努力:要她跟他走。被拒絕後,已處於瘋狂狀態中的漢勃特找到並槍殺了當初帶洛麗塔逃走的劇作家克賴爾·奎爾梯,而後自入囹圄,並因發病在審判前死於獄中。

作品賞析

小說以獄中懺悔的形式敘述了主人公漢·漢勃特的一生。從表面看來,這是一個具有性反常心理的中年男子與一個典型的追求物慾享受的美國少女間的頗有些色情意味的故事,有著自己的意義層面,而且為數不少的評論也正是從這一角度展開的。最初納博科夫寫完作品在國內尋求出版時到處碰壁,而且在寬容的法國出版後屢被批評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說,也是由於這部小說一眼看去必定會產生的這種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況也是如此。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網際網路上鍵入主題詞“洛麗塔”,所調出的全部網頁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然而對這部作品的理解決不能僅限於作品表層結構給人的直接感受。要全面讀解這部小說,我們還應了解這樣一些背景情況:在一篇論述《洛麗塔》的文章中,納博科夫曾告訴我們他最初的靈感來良於一幅前所未有的由人猿在強迫調馴下作的畫:“這幅素描顯示了囚禁那可憐生物的籠子的鐵柵欄。”顯然鐵柵欄被人猿當成了現實的必然限定。這幅畫對一個感覺到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政治的和心理的、社會的和個人的——囚籠的作者來說極富啟悟,同時也給我們理解《洛麗塔》提供了一個切人點——漢勃特的人生囚籠;此外在《洛麗塔》之前,納博科夫曾寫過一個短篇《失望》,其瘋狂而自覺的主人公——能看得出是漢·漢勃特的前身——設計了一項複雜的罪行,但這“完美的罪行”及記載犯罪實施的日記卻顯示了主人公無法理解:偶然的現實是不能操縱的,以及“藝術的創造遠比生活現實來得真實。”這一認識在《洛麗塔》中得到了更為全面的展現。我們在作品中可看到,漢勃特在他的初戀情人安娜貝爾為他在欲望和占有之間設立了溝壑以後,竭力想跨越這溝壑:他始終在尋覓“寧芙”,甚至不擇手段——委屈地娶了洛麗塔之母夏洛特並幻想著謀殺。可在到達了欲望那欣悅的彼岸後,漢勃特卻處在了一個不停地逃跑——躲避的痛苦過程中,最終只是在監獄中他才從反思中懂得了是欲望而不是占有(也即是藝術創造而不是現實)才是一種追求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超越現實,所以在監獄裡“只有詞語可以玩弄”的漢勃特用語言倒是成功地把他和洛麗塔擺渡到了那種“想像的極樂”境地。由此,漢勃特的性的欲望就成了對藝術創造欲望的一個隱喻。所以,納博科夫在《洛麗塔》中主要想表現的就是他對藝術創造與現實之間關係的這樣一種看法。至於他採用這樣的“色情”題材,則與他的藝術見解有關,他認為:“我所有小說的一個功能就是要證明一般的小說並不存在,我所寫的書屬於一種主觀的和特定的事件。”正如《阿達》選擇兄妹亂倫的題材,《灰火》類同於注釋讀本一樣,《洛麗塔》也是這樣一部有意為之的作品。
小說還顯示了一種卓絕的對語言的自覺。納博科夫,正如“只有詞語可以玩弄”的關在監獄裡的主人公,也是辭彙遊戲場上的一個高手,在辭彙的遊戲場上,人們能享有一種靈活性,一種在現實世界中毫無希望獲得的頤指氣使的權利。作者充分利用了這一特權,在創作中令人眼花繚亂地將夢幻和事實、韻文和散文、情趣和智慧、虛構與現實交織在一起,顯示了他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納博科夫自認《洛麗塔》是他與英語間的風流韻事,恰好也是對作品在這方面努力的一個現實的註腳。所以閱讀這部小說時,從文字的迷宮中尋找意義出路的努力也同樣給人以極大的樂趣。

作者介紹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1899年4月23日,納博科夫出生於聖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於1919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誌》、《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1955年9月15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並引發爭議。
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