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媽祖文化園

泗陽媽祖文化園

泗陽媽祖文化園位於中國楊樹之鄉,平原綠海之都,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泗水古國——江蘇泗陽。 媽祖文化園位於泗陽船閘西南側的情人島上,所處之地位於大運河中流,三面環水。整個景觀結構為一軸、一環、兩心、一片區。一尊高達32.3米的三面媽祖雕像坐落在島的最西端,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三面媽祖雕像。媽祖文化園整體規劃用地面積41528.8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媽祖廣場、媽祖聖像、山門、鐘鼓樓、媽祖殿、觀音殿、福祿壽三星殿。現已建成,這裡將是全球5000多座媽祖廟中罕見的集水利、生態、風光及佛、道於一體的多元文化旅遊景點,稱得上是千裏運河之上獨特的文化地標。泗陽媽祖文化園是千裏運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千裏運河上的唯一媽祖文化遺存。形成了“南有崑山慧聚寺、北有泗陽媽祖文化園”的格局。 泗陽媽祖文化園自2012年9月6日開工建設,於2014年5月20日正式開園。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

文化淵源

運河出惠濟閘入清黃交匯處,穿過黃河入上運河西去四十里是古泗水國桃園縣,現今的泗陽縣城眾興鎮,運河穿城而過,在運河畔的古騾馬街上現今保存有一片古建築,稱為天后宮,也叫“閩商公館”,舊時為道觀供奉天后媽祖。為三進五開間制式,現存有前廟和大殿。前大殿前壁上鑲嵌“河清”、“海晏”兩塊古石碑,祝願天下太平之意。後大殿石柱、石礎刻工精巧,保留有閩南建築風格,金絲楠木樑柱雕花精美,工藝高超。據東南大學教授李新建考據,此建築應建於清初,有三百多年歷史,被列入大運河文化遺存,是運河申遺項目之一,也是大運河中段上(淮安至泗陽)唯一一處保存完好的媽祖文化建築,作為媽祖文化在蘇北腹地傳播的重要實例 。

清朝年間,泗陽眾興鎮作為漕運要衝,官家、商人、漕幫船家行船走馬的盤桓之地,或南去過三閘經歷風險,或北來驚魂未定,都有祈禱求盼的心理需要,有福建人在騾馬街建宮供奉海神,始稱“天妃宮”,後隨康熙帝賜封改稱“天后宮”。天后宮香火旺盛,延綿三百年,歷經抗日戰爭、“文革”破壞數次劫難,天后宮的前大殿和後大殿至今未毀,得以保存。近年來,天后宮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並定為佛家道場,經佛家集資和善男信女捐助,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對天后宮進行了初步修復,2005年恢復了供奉媽祖的祭祀活動。2009年9月泗陽佛教協會會長、天后宮住持一行前往福建湄洲島媽祖祖廟,尋根謁祖,和祖庭建立了聯繫。

經過幾年的弘揚詮釋媽祖澤被四海,德孚古今的浩浩天威,昭昭聖德,信奉者日眾。2009年開始修復山門、鐘樓、鼓樓。2009年春開始對後大殿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了修復,恢復了歷史原來面貌。同時塑造一尊高9米9石雕媽祖聖像,現已竣工,媽祖聖像給人以端莊肅穆,靈氣雋永之感,2009年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南京、淮安、宿遷、連雲港等地信眾和在蘇北發展的部分福建、廣東、浙江、台灣客商齊聚泗陽天后宮,弘揚媽祖文化,同祈普天年年平安,歲歲福祉,揚天后,壯聖威,同結善緣,共襄盛舉。

歷史上,清代是媽祖信仰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階段,“國家大事,唯祀與戎”。整個清代對媽祖大加封賜褒爵,將媽祖由天妃晉為天后、天后聖姥,並列入國家祀典,使之更為神聖,推動了媽祖崇拜登極時代。備受皇帝與朝臣的崇敬,這與清朝政權視漕運、河工為國家要務,事關國計民生,維護政權統治的重要性有著很大關係,還由於蘇北地處黃淮運交匯的特定地理位置對國家的特殊作用分不開的。

康熙六次南巡,每次必到清口,巡察河工、漕運之餘,他多次到惠濟祠,虔誠奉祀,並“累封天后”。康熙崇奉天后為後世皇帝做出了榜樣,雍正、乾隆、嘉慶皇帝也都崇奉媽祖,而對媽祖的褒封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嘉慶皇帝於皇家御園圓明園內仿江南規制建立惠濟祠。他始終心繫於斯,誠惶誠恐,一日未敢懈怠崇仰天后,頒發祭文,令地方官於春秋兩季虔誠致祭,列入祀典,完成了清代崇仰媽祖的完備定型的格局。

在一些民眾的心中,媽祖娘娘她是惠濟眾生的慈祥娘娘,有求必應,不僅僅是中國宗教史上的可親可近的隨時為民眾造福的神祗,更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女神,亦是中華民族的保護神。在雍正皇帝將媽祖娘娘敕賜為“天后聖姥”以後,天后的種種善行的傳說植根於民眾的樸素的情感之中,具有蘇北黃淮運泗交匯地區的鮮明地域特點和較高的文化價值。而由此形成的獨特的當地民俗文化現象融入了中華媽祖文化之中,這片熱土生民則在精神上受了媽祖的神靈惠澤。

為了更好地傳承歷史文化,進一步推動運河新城建設,泗陽縣在京杭運河規劃建設京杭大運河漕運文化——媽祖文化園,包括媽祖廣場、媽祖殿以及高度達32.3米的3面媽祖像(媽祖誕辰日為農曆3月23日),是千裏運河上首座媽祖文化園,也是目前全球6000多座媽祖廟中罕見的集水利生態風光、佛、道為一體的文化鏈條和旅遊景點群。

媽祖

媽祖(原名:林默娘)

林默娘公元960年出生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這位善良的民間女子,生前幫助百姓預測天氣、採藥治病、救助海難,28歲時,因在海上救人而獻身。島上漁民為她建廟,奉為海神,宋代(公元1123年)開始受朝廷褒封,先後被封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逐漸成為一種常規化的民間信俗。信俗由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組成。

媽祖 ,又稱天妃、天后、天后聖母、娘媽,是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的專職海神地位在元朝封天妃後正式奠定,到清康熙平台灣後特封天后。歷代皆從政治統治需要或從海上交通貿易的經濟目的來進行冊封。而隨著福建海外交通的發展和海外移民傳播,媽祖信仰遍及海內外。

建築特色

泗陽媽祖文化園包括:

媽祖廣場

牌坊

天后宮

媽祖殿

觀音殿

3面媽祖像(高度達 32.3米,媽祖誕辰日為 農曆3月23日

系列活動

2014年5月20日,泗陽縣政府在泗陽媽祖文化園舉行隆重的開園儀式。國台辦原主任、海協會原會長陳雲林;海基會原董事長、三三會會長江丙坤;省台辦主任王榮平;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國良;時任宿遷市委書記、宿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藍紹敏;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天琦;泗陽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榮錦;福建湄洲島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台灣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等領導和嘉賓參加了開園儀式,泗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劉海紅主持開園儀式。

正式開園之前舉行了分靈、開光等一系列活動。

分靈

分靈 分靈

5月18日下午,舉行新港奉天宮媽祖分靈聖 像迎請儀式,迎請台灣新港奉天宮媽祖分靈聖像至天后宮,這也是媽祖文化園開園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開光

媽祖文化園於5月20日“盛裝”開園,作為開園活動內容之一,5月18日上午,在媽祖文化園內舉行開光法會,分別由福建湄洲媽祖祖廟主持聖母殿開光法會以及傳真法師主持觀音殿開光法會。

開園儀式

開園儀式現場 開園儀式現場

開園儀式現場

媽祖聖像揭幕 媽祖聖像揭幕

媽祖聖像揭幕

儀式上,陳雲林、江丙坤、藍紹敏、王榮平共同為媽祖聖像揭幕。

泗陽媽祖文化園 泗陽媽祖文化園

泗陽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榮錦在儀式上致辭

李榮錦在儀式上致辭,他首先代表中共泗陽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媽祖文化園開園表示熱烈的祝賀。李榮錦說,有海河處有華人,有華人處有媽祖,媽祖是光耀古今、輝映世界的“護航女神”。泗陽因水而得名,自古即為南北漕運要津、運河繁華商埠。清康熙年間,福建商人到泗經商,按“廟館合一,人神共處”的規制,興建閩商會館、天后宮,作供奉祭祀、商旅客棧之用,媽祖文化遂在泗陽落地生根、廣為傳播,至今綿延三百餘年,信眾廣泛、香火鼎旺,成為千裏運河上唯一媽祖文化遺存。
李榮錦說,“傳聞利澤至今在,已逝猶能效國功”,在各方的善行義舉、精誠努力下,泗陽媽祖文化園必將成為千裏運河上的文化地標和閩台客商的精神家園,讓博愛慈悲的媽祖精神護佑兩岸,造福人民。

泗陽媽祖文化園 泗陽媽祖文化園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國良致辭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國良在致辭中代表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向泗陽媽祖文化園的開園表示熱烈的祝賀。林國良說,泗陽縣原地保護天后宮,異地興建媽祖文化園,既是對歷史文物的進取型保護,也是對媽祖文化、漕運文化的傳承和廣大,更有利於助推旅遊產業的發展,打造閩商、台商投資高地。

泗陽媽祖文化園 泗陽媽祖文化園

宿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天琦致辭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天琦在致辭中希望泗陽縣緊緊抓住媽祖文化園開園的契機,大力弘揚媽祖文化,積極傳播媽祖精神,加快打造運河千里文化地標,使之真正成為聯繫閩台客商的感情紐帶,共同打造閩台客商人人嚮往,值得信賴的投資高地和精神家園,攜手開啟中國夢盛世華章的宿遷篇章。

其他參與者

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學者,省市有關領導,參加閩台經貿洽談會的所有客商,我縣縣級領導班子全體成員,老幹部代表,文化界人士,優秀企業家代表,項目承建方及民眾代表總計一千餘人,此外,新華日報、揚子晚報、江蘇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江蘇網、現代快報、淮安日報、徐州日報、宿遷日報等省市新聞媒體參加了本次開園儀式。

意義

媽祖文化發源於福建莆田,歷經千百年的傳播,業已形成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內涵,以及平安、和諧、包容的文化特徵,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寶貴遺產。為弘揚媽祖文化、順遂信眾民意,2012年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原地保護天后宮,異地興建媽祖文化園”的決定,同年9月6日,項目在運河內吉祥島正式破土動工,文化園建有蓮花廣場、聖母殿、觀音殿、福祿壽三星殿及32.3米高三面媽祖聖像。泗陽媽祖文化園是全球5000多座媽祖廟中罕見的集水利、生態、風光及媽祖文化為一體的多元文化旅遊景點,稱得上是千裏運河上獨特的文化地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