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泉水崖村名,屬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五井鎮,臨朐縣城西南12公里、五井鎮政府駐地北4公里處。西北界大樓村,北、東分別與冶源鎮小樓村、石灰窯村毗鄰,南與濰坊市五井煤礦隔溝相望。聚落西高東低,呈長方形。歷史沿革
先前這裡即有鳳凰莊,立村時間無考。明嘉靖三年(1524),于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後衣、孫、李、馮、戰等姓相繼遷入,現村中已無于姓。因東、南、北3面環溝,溝邊均為土崖,早年村南溝西崖下有泉水長流,故名泉子崖。1989年臨朐縣修地名志時,因邑內有數處村莊同名,遂改稱泉水崖。據《衣氏族譜》載,衣氏由臨朐城西衣家莊遷此,經世代繁衍,漸成村內大族,人口占40%;孫氏由臨朐城西西郡村遷此,現人口占25%;李、馮、戰3姓人口各占10%;神、劉2姓嵩山水庫庫區移民時由東井村遷來。全村7姓,263戶,919口人,均為漢族。有l0戶信奉耶穌教。
明至清宣統二年(19l0)屬臨朐縣孝慈鄉朱旺社,宣統二年至1929年屬五井區太平社,1930年屬第五區太平鄉,1944年12月劃歸益都縣方山區太平鄉,1952年劃回臨朐縣屬第十一區太平鄉,1955年屬五井區花園鄉,1958年2月撤區並鄉屬五井鄉,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屬嵩山(五井)公社,1959年l0月屬五井公社,1984年春社改鄉(鎮)後屬五井鎮o
1956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與楊家窩、大樓3村聯合成立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單設生產大隊,為泉水崖大隊。
經濟發展
現有耕地900畝,多為標準褐土,溝地占l0%,其餘90%分布於村南公路兩邊。原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有玉米、小麥、大豆、地瓜等,黃煙是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80年代後,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果品生產,栽植蘋果、桃等果樹60餘畝計2500株,年產果品20萬公斤,收入30萬元。養殖業以豬、雞、鴨、奶牛為主。有較大規模生豬、肉鴨養殖戶30家,戶均年收入1―2萬元。2005年,在村南規劃建沒奶牛養殖小區,入區20戶,奶牛存欄150頭,戶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工、商、服務業,以農機具維修、建築、運輸、農田耕播、商品零售為主。有大型汽車、農用車、拖拉機48台(輛),收割機、脫粒機、粉碎機等15台,商品零售門市4處,從業100餘人。村勞動力逐步向城鎮轉移,長期在外打工者200餘人,人均年收入過萬元。
李正廷,1986年開始在淄川打工,1995年在淄川開設小飯館,至2008年,已擁有“王中王”餐飲連鎖店5家,固定資產2000萬元,吸納員工600餘人,年實現營業額5000萬元,利稅過千萬元,進入淄博餐飲行業前十強。
過去村民吃水僅靠村北溝底2眼水井,井深不足l0米,而溝深20多米,取水須爬30餘米的陡坡,逢雨雪天,常有擔水人滾入溝中.20世紀80年代,部分村民在家中打井吃水,井深一般20米左右。後因五井煤礦採煤區離村越來越近,地下水位下降,村內水源枯竭。為解決吃水問題,臨朐縣水利局於2000年將大樓村機井水引至村中;2008年縣自來水公司在村西3公里山上打井,實行集中供水,村民吃上純淨自來水。
村民種地自古靠天,遇旱災糧食即減產或絕產。20世紀80年代,先後打200米深機井2眼,鋪設管道500米,基本解決農作物灌溉用水。隨煤礦採空區I臨近,機井報廢l眼,另1眼亦水量大減,農田灌溉主要靠嵩山水庫西乾渠引水。
1979年春,全村通電,戶戶用上電燈。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高檔電器入農戶,彩電擁有率100%,洗衣機、電冰櫃擁有率40%,20%的戶安裝空調,l0%的戶購置電腦。1998年開通有線電視,入戶率90%。1995年開通程控電話,95%的戶安裝固定電話,有手機350餘部。
1985年修通東西大街1條,南北大街2條。2007―2008年,實施“村村通”工程,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員踴躍捐款l0萬元,硬化進村路2條及村內主要街道,安裝路燈l0餘盞,總投資50餘萬元。
文教衛生
1967年村設衛生室,配“赤腳醫生”2名。現衛生室配備醫務人員1名。2008年底96%的戶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清末設私塾。20世紀60年代設完全國小。1970年與大樓村合辦國中,1975年“戴帽”設高中班,1979年高中班取消,1984年國中合併於五井初級中學。2000年鎮整合教育資源,將村國小合併至大樓國小。
解放後,考出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學生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衣懷峰,1978年考入石油大學,現為中石油新疆油田質量管理與節能處處長,高級工程師,受邀擔任克拉瑪依市政協委員。
李勝廷,參軍後考入蚌埠軍事學院,畢業後歷任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院務部副部長、機械化步兵學院院務部部長,現任機械化步兵學院副政委兼院務部部長,大校軍銜。
孫明忠當選中共臨朐縣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孫世義當選中共臨朐縣第九、十次代表大會代表。
1939年8月,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進駐五井一帶,多次派工作隊來村宣傳抗日,發動民眾參軍參戰。孫世吉(1917一1945),1938年8月參加八路軍,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連長,1945年在蒙陰坷垃峪戰鬥中犧牲,時年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