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館分為三個展廳。
第一展廳: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一個重要的聚落遺址,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政府建造澇站時發現的,經省、市文物考古所調查、試掘認定遺址總面積4萬平方米,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碳14測定,第四文化層的年代距今約7000年。1973年、1977年的兩次大規模發掘合計面積2800平方米,發掘出骨器、石器、木器、陶器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大量人工栽培稻穀、大批乾欄式木構建築遺蹟、豐富的動植物遺存及墓葬,展示了當時發達的農業,高超的建築、陶製、紡織技術和輝煌的原始藝術,為研究當時農業、建築、紡織和東方文明起源提供了極度其珍貴的實物資料,被學術界公認是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所展示的燦爛的原始文化,有力地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這一結論已被寫進了中學歷史教科書中。
有一間100平方米的“7000年前河姆渡生態環境大模型”。通過聲、光、電的自動控制,向人們展示:近外,遠古時候河姆渡金秋的豐收時節,果實纍纍,稻穀正待收割;遠外,南面的四明山麓,古木參天,是一個天然的動物王國,大象、犀牛、老虎等動物出沒其間;村落東北一片湖沼,水域寬闊,魚類遨遊,飛禽棲息,稻穀飄香。再遠處則是茫茫大海。它形象地再現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勞作生活的情景。河姆渡先民就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繁衍生息,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
第二展廳:
展示河姆渡先民稻作農業及漁獵採集活動。這裡展出的是河姆渡遺址所有出土文物最重要的內容——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穀。河姆渡遺址稻穀主要發現於第四文化層。在第一期發掘中,400多平米的範圍內,普遍發現稻穀堆積,有的稻穀和穀殼、稻稈、稻葉混雜疊壓,厚度在20—50厘米之間,厚度達80厘米,且保存完好。剛出土時,稻谷色澤金黃,顆粒保存完好,出土後因接觸空氣迅速變黑了。經專家鑑定,這些稻穀,已有粳稻和秈稻之分。這一發現糾正了那種認為中國栽培稻是由印度傳入的陳舊說法,證明河姆渡遺址所處的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也是亞洲栽培水稻的發源地之一。
還展出了大量用哺乳動物的肩胛製成的耕作工具——骨耜。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能栽培大量的稻穀是與先進的生產工具分不開的。兩次發掘出土的這類骨耜有170多件。骨耜的發明和大量套用,推動了從懂得栽培稻穀到形成規模生產的飛躍,為河姆渡農業生產注入新的活力。骨耜主要用於開墾、翻耕、除草、開溝、築堤,具有後來的犁、鋤、杴等的功能。這此骨耜的出土,標誌著7000年前河姆渡原始農業已從刀耕火種過渡到耜耕生產階段,在農業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進步的意義。大家看到這些木杵、石磨盤、石球,都是稻穀的脫殼工具。這些帶炭化飯粒的陶片和夾炭黑陶為主的釜、缽、盤、豆、盆、罐、鼎、盂等炊、飲、貯器,說明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人餐桌上的飯和菜已經分開了。陶缽相當於今天的飯碗,陶盤用來盛魚、肉之類的菜,陶盂在出土時裡面還發現白色沉澱物,經專家認定是一種酒器。從這此出土的實物,不難推斷,河姆渡先民的主要經濟活動是種植水稻。但是,大家從陳列的骨哨、骨箭頭、彈丸等漁獵工具,豬、狗、牛等遺骨以及酸棗、橡子、芡實、菱角等遺存來看,證明飼養家畜、漁獵和採集也是河姆渡先民不可缺少的輔助經濟手段,他們的飲食文化已很豐富了。
這裡還陣列從遺址中出土的這八支木槳和陶舟模型及海洋魚類鯊魚的遺骨,它說明了河姆渡先民已經掌握了駕駛舟船航行和捕撈海上魚類的技術。
第三展廳:
這一廳里主要反映河姆渡先民的“定居生活”和“精神生活”兩部分內容。這些帶有榫卯的乾欄建築木構件和加工工具,以及乾欄式建築復原模型,它讓我們領略7000年前河姆渡這個地方乾欄式長屋的風采。最大的那幢木屋,面寬23米,進深7米,樑柱榫卯相接,結構奇巧,還有雕刻裝飾,蔚為壯觀,它是中國古代高超的建築藝術的實物資料,也是我們後世構築巍峨奇巧的殿宇樓閣的雛形。
這裡還展出的這些種類繁多的紡輪、梭子、經軸、機刀等紡織工具和象牙盅形器上蠶紋圖案,證明河姆渡先民已掌握成熟的紡織技術,也證明河姆渡先民已經脫離了單純用獸皮和樹葉遮身的時代,透露出河姆渡先民可能在世界上最早利用蠶絲的信息。
這些實物告訴我們,河姆渡先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中所顯示的聰明才智和開拓創造精神,具有劃時代意義。
這裡展出的藝術品,以象牙、骨、玉、石、陶、木為載體,通過琢磨、刻劃、捏塑、繪畫等手段,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多構思奇巧、寓意深刻的藝術形象,不難看出,有許多藝術品,追求的是一種對稱、平衡的審美和整齊、穩重、沉靜的藝術風格。
這種被稱為“雙鳥舁日”的象牙雕刻蝶形器,長17厘米,高8厘米,梳形,圖案正面中間有五個同心圓太陽紋,外圓上端雕刻火焰,象徵太陽的光芒,兩側則是一對鳳鳥翩翩起舞。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中人類最早創造和具有完整形象的太陽神的圖案,整幅畫面構思巧妙大膽,線條嫻熟、流暢,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眾多藝術品中的精品。這個蝶形器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在多雨易澇的環境中,為了稻穀豐收,對太陽和天體的一種心靈敬畏,是原始的圖騰崇拜,是稻作文化物。那座在姚江畔的大型雕塑“雙鳥舁日”就是依照這件象牙雕刻蝶形器建造的。
這隻從遺址中出土時仍是紅光閃閃的朱色木胎漆碗,經光譜光析,其成分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相同。證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河姆渡先民已經懂得使用漆了。它也證明了中國的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塗料——漆的地方。國家郵電部發行的“中國漆器”特種郵票,其中第一枚介紹的就是這“木胎漆碗”。
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160多件骨哨,兩頭直通,中間鏤空1—6個孔,用禽類動物的肢骨做成。大多數骨哨可以作笛子演奏,吹出脆亮的聲音,至今仍能吹出完整的七個音階。用仿製的河姆渡骨哨在海內外音樂會上演奏,曾引起轟動。可以說,它是世界管樂器之祖。
第三展廳展廳所陳列的展品,證明可姆渡先民在與大自然漫長的搏鬥已經不滿足於對物的要求。他們在創造領域眾多的物質產品的同時,還創造了了豐富多彩的精神產品,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相關詞條
-
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期的一處原始村落遺址,位於杭州灣南岸、四明山北麓的姚江之濱。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經鑑定屬於61個動物種屬。體現出先民的勤勞...
簡介 歷史記載 基本主題 展廳布局 工藝特色 -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寧波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
地理環境 發掘歷程 建設沿革 文物遺存 遺址價值 -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河姆渡鎮浪墅橋村,是中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於1973年,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
發展歷史 建築布局 館藏文物 文物保護 所獲榮譽 -
河姆渡
河姆渡遺址(Hemud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
簡介 遺址分布 河姆渡文化 經濟發展 考古發現 -
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1973年,第一次發現於浙江寧波餘姚的河姆渡鎮,因而命名,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它主要分...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文物遺存 遺址建設 研究成果 -
河姆渡遺址景區
河姆渡遺址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姆渡博物館於1993年5月正式落成。
河姆渡遺址景區 圖片 相關條目 -
跨湖橋文化遺址
跨湖橋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廂鎮湘湖村湘湖旅遊開發區內,離蕭山城區約4公里,西南約3公里為錢塘江、富春江與浦陽江三江交匯處。跨湖橋遺址是由古湘湖的...
意義 簡介 基本資料 歷史沿革 出土文物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原市晉祠|龍山石窟|晉陽古城遺址|竇大夫祠|天龍山石窟|王家峰墓群|狐突廟|淨因寺|清源文廟|不二寺|明秀寺|多福寺|永祚寺|古交遺址|婁煩古城遺址|帖木兒塔|陽曲大王廟大殿、太原大關帝廟|太原清真寺|純陽宮|前斧柯懸...
發布批次 部分名單 -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是一座綜合反映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類博物館,博物館占地83畝,建築面積680...
發展歷史 建築布局 館藏文物 參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