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瓊村

沙瓊村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轄行政村。位於貢日嘎布曲西側,距離下察隅鎮政府約2.5公里。屬亞熱帶氣候,居住地海拔約1700米,終年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山上森林資源和林下資源豐富。有林芝、雪蓮、貝母、蟲草等野生中藥材。 僜人居住村,由於人口極少,屬國家尚未識定的民族。 2011年6月,全村共60戶279人。 沙瓊村服飾和銀飾製作已經被列為自治區級“非遺”保護項目。

建制沿革

1971年以前,沙瓊村村民住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半山腰上,基本接近於原始社會的生活,但僜人很習慣,同時也很滿足。

1971年開始,在政府勸說下,僜人經過三次搬遷來到了海拔1千多米的沙瓊村。

行政區劃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轄行政村。

沙瓊村簡介 沙瓊村簡介

地理環境

2013年沙瓊村一角 2013年沙瓊村一角

位於貢日嘎布曲西側,距離下察隅鎮政府約2.5公里,坐落在群山環繞的台地間。屬亞熱帶氣候,居住地海拔約1700米,終年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自然資源

2017年沙瓊村果實纍纍的柿子樹 2017年沙瓊村果實纍纍的柿子樹

山上森林資源和林下資源豐富。有林芝、雪蓮、貝母、蟲草等野生中藥材。

人口民族

僜人居住村,由於人口極少,屬國家尚未識定的民族。

2011年6月,全村共60戶279人。

2017年12月,全村有69戶276人。

2014年時的沙瓊村大門 2014年時的沙瓊村大門

基礎設施建設

2011年下察隅鎮沙瓊村一角 2011年下察隅鎮沙瓊村一角

止2011年6月,沙瓊村戶戶通電、通路、通水、通廣播、通電視,家家都已經住進安居工程新房

2012年9月,沙瓊村的村莊建設工程開始面向外界招標。

2004年到2015年,林芝市發改委累計投資幾百餘萬元,給沙瓊村每戶村民搭建民用住房,鋪設飲水管道,硬化路面;成功幫助沙瓊村引進了楊樹、桂花、羅漢松、梔子花、美人蕉等名貴植被。林芝市旅遊部門還投資250餘萬元,對沙瓊村房屋面進行了木條裝修,幫助村子鋪上了石板路,新修教室、進村大門和旅遊廁所等配套設施。

沙瓊村旅遊公共廁所 沙瓊村旅遊公共廁所

2017年05月,沙瓊村旅遊公共廁所維修項目驗收。

2018年5月,沙瓊村正在實施小康村房屋建設工程。

2018年5月沙瓊村二組正在實施的小康村房屋建設工程一角 2018年5月沙瓊村二組正在實施的小康村房屋建設工程一角

經濟概況

2017年沙瓊村村民曬收穫的花生 2017年沙瓊村村民曬收穫的花生

以農牧業為主,半農半牧,飼養牛、羊、雞等牲畜和禽類,種植玉米、水稻和各種果樹。

沙瓊村的支柱產業是藥材,包括蟲草、天麻、七葉一枝花、黃連、白末子等。

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達7600多元。

近2011年6月前,每戶人家平均月收入約4000多元。

2016年,下察隅鎮沙瓊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已達到7000多元,主要收入來源包括挖蟲草、採藥材、養豬、羊雞、養牛、養馬等。

文化教育事業

2010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村有10多名大學生在拉薩及內地讀書。

2011年6月,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

2013年,沙瓊村有一名大學生。

止2017年5月,沙瓊村小學生上學到下察隅鎮中心國小,國中生上學到察隅縣中學。學生享有西藏自治區的15年義務教育免費“三包”政策。

醫療衛生事業

2017年6月下察隅鎮衛生院醫生到沙瓊村為僜人孤寡老人治療 2017年6月下察隅鎮衛生院醫生到沙瓊村為僜人孤寡老人治療

2011年,家庭醫療帳戶建戶率達100%。

止2017年5月,沙瓊村農牧民享受農村醫療保險待遇。

2017年6月25日,下察隅鎮幹部和鎮衛生院醫生到沙瓊村,為僜人孤寡老人治療、清理身體衛生。

其他社會事業

止2017年5月,沙瓊村農牧民按規定享受農村養老保險、邊境補助、生態林補貼、農業直補等政策。

2017年6月25日下察隅鎮幹部為沙瓊村孤寡老人夢霞色穿襪子 2017年6月25日下察隅鎮幹部為沙瓊村孤寡老人夢霞色穿襪子

地方特產

沙瓊村的雞肉手抓飯 沙瓊村的雞肉手抓飯

沙瓊村的餐桌上除了自家釀的雞爪谷酒,還有香噴噴的雞肉手抓飯。

歷史文化

2011年中央電視台在沙瓊村採訪僜人服飾製作 2011年中央電視台在沙瓊村採訪僜人服飾製作

僜人有自己的語言,但是無文字,以刻木、結繩記事為主。婦女一般戴一對銀質長耳鼓,頭戴護頸,頸項掛串珠或銀飾,穿筒裙。男子頭盤黑帕,戴銀耳環。

建有僜人文化博物館, 沙瓊村服飾和銀飾製作已經被列為自治區級“非遺”保護項目。

2011年,中央電視台《邊疆行》欄目組到沙瓊村採訪僜人服飾製作,其間僜人婆婆還為記者唱僜人山歌。

本婭製作僜人服飾(2017年4月2日) 本婭製作僜人服飾(2017年4月2日)

沙瓊村的本婭是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僜人服飾的唯一傳承人。至2017年4月,本婭有十幾個徒弟,能完全繼承手藝的有一個人。

風景名勝

2008年5月時的沙瓊村一角2 2008年5月時的沙瓊村一角2

沙瓊村鬱鬱蔥蔥的芭蕉林是高原難得一見的景觀。

著名人物故事

1、阿魯松

概況:阿魯松曾是三代世襲的僜人杜希布林部落首領,上世紀90年代初,村民選舉他為沙瓊村第一屆村委會主任(至2011年仍在任),在僜人民眾中威望很高。他能熟練運用僜人語、藏語和漢語。

故事一:改變僜人殺牛比富的陋習

1999年新年第一天,阿魯松殺了26頭牛、50頭豬、70隻雞,邀請上千名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從此再也沒有僜人敢殺牛比富。

故事二:僜人告別“部落時代”

阿魯松宣布:他將不把部落首領讓位給兒子,他成為我國僜人最後的部落首領,標誌著僜人告別“部落時代”。

故事三:允許阿魯松帶刀上飛機

上世紀80年代,阿魯松作為僜人代表到北京參加會議,因隨身帶著傳統長刀,登機前他被攔下。“為了尊重僜人的民俗習慣,民航等多部門協調,最終允許他帶刀上了飛機。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歷史記憶圖片

2008年5月時的沙瓊村一角1 2008年5月時的沙瓊村一角1

隨著祖國的發展和繁榮,東部省份援藏工作的持續,沙瓊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在此留下歷史的記憶圖片。

2013年的沙瓊村一角2 2013年的沙瓊村一角2





2013年的沙瓊村一角3 2013年的沙瓊村一角3
2008年5月時的沙瓊村 2008年5月時的沙瓊村





2013年的沙瓊村一角1 2013年的沙瓊村一角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