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沈巷鎮因沈家巷而得名。1700多年前,三國時期吳國人沈友定居此故得名(沈友[三國·吳](176-204)字子正,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弱冠博學,善屬文辭。好學書,兼好武事,又辯於口。眾鹹言其筆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過絕於人。《張勃吳錄》)。1984年沈巷建鎮,1992年沈巷鎮被原巢湖地區行署作為“呼應浦東、開發皖江”的“視窗”,並被列為市級重點經濟開發區,1999年沈巷鎮被安徽省確定為中心建制鎮,2000年被省批准為綜合改革試點鎮,2001年被巢湖市確定為經濟開發試驗區,2002年被省確定為27個重點示範鎮之一,2004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示範鎮之一。
沈巷名人
沈友,字子正,吳郡人。《三國演義》雖然沒有提到過他,但是裴松之在引(吳錄)註裡曾提到過他說他是個文武全才。據說他從小就氣度非凡,聰明過人,那個大名鼎鼎的望族華歆曾經為官方在各地“行風俗”,見到他的時候很吃驚,就對他說:“沈郎,可以到我車上說說話嗎?”沈友卻毫不猶豫拒絕了他,說:“君子講好,會宴以禮”,現在天下“今仁義陵遲,聖道漸壞”,先生你受命“以裨補先王之教,整齊風俗”,怎么現在你卻“輕脫威儀”呢?這簡直就是“猶負薪救火,無乃更崇其熾乎!”。這番話讓華歆非常慚愧,他對人談到這件事時說:“自桓、靈以來,雖多英彥,未有幼童若此者”。這個也許是華歆的託詞,和管寧的事也可以看出這傢伙畢竟是個厚臉皮的人。不過,沈友確實不簡單,因為那時候他才是個11歲的少年。這也可以看出,他從小就接受了正統了儒學教育,到他行冠禮的年紀,就已經“多所貫綜,善屬文辭”,是個博學的青年了。而且和他還文武兼修,曾經自己為《孫子兵法》作注。大家都說“其筆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過絕於人”。不過也許是年少得志的通病,他的某些優點也成了他的致命傷。比如說他喜歡和人辯論,而且“每所至,眾人皆默然,莫與為對”。這為他後來種下了禍根,因為這樣很容易招人記恨。後來孫權禮聘他去做官,他給孫權大講“論王霸之略,當時之務”,說得孫權“斂容敬焉”。又向孫權“陳荊州宜並之計”,孫權也採納了。不過他“正色立朝,清議峻厲”,很多庸臣向孫權進讒言誣衊他要謀反。孫權當然不是那么好欺騙的,但是有一次孫權“大會官寮”,沈友當面直言“是非”,孫權大怒之下叫人把沈友拉出來,惡狠狠的對他說:“有人說你要謀反呢!”。沈友看這架勢,知道孫權對他堅持己見很不滿,這次在群臣面前自己不給孫權台階下,是逃不掉的了。他乾脆“橫下一條心(轉貼:)”,對孫權說:“主上在許(昌),有無君之心者,可謂非反乎?”,顯然沈友是在譏諷孫權搞割據,到了這個地步,孫權也知道沈友“終不為己用”,他自然就不免一死了。那年他才29歲。沈友死後,他的家鄉人民為了紀念他,遂把家鄉命名為沈家巷,也就是現在的沈巷鎮。
詳細信息
沈巷鎮是安徽省蕪湖市的北大門。地處皖江南北交通樞紐,是長江經濟帶和合蕪工業走廊的交匯點。東濱長江倚天門山,南與蕪湖市一橋相連,西鄰含山縣,北臨鄭蒲港。連線合肥、杭州、南京、武漢等大中城市的合蕪高速公路在鎮區開口。緊鄰我國長江最大的能源輸出港、皖江北岸第一貨運港——裕溪口港。淮南鐵路呈“L”型腹穿鎮區。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綜合改制試點鎮,2001年被市確定為經濟開發試驗區,2002年被省確定為27個重點示範鎮之一,2004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示範鎮之一,2006年被市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鎮,2009年被確定為全省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2010年被確定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集中區起步區。全鎮轄18個村、6個社區,25個黨總支,含89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55個。共有3156名黨員。鎮域面積238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3.5平方公里。鎮域人口12萬人,其中鎮區人口3萬人,農業人口97597人,農戶26075戶;全鎮外出勞力3萬人。鎮域內11萬伏變電所一座;自來水廠7家,日供水能力2萬餘噸;程控電話容量3萬多門;中國小35 所,幼稚園15所,中小學生2.4萬餘人;醫院8所,其中沈巷中心衛生院為一級甲等醫院。村級醫療點52個,衛生技術人員300餘人;沈巷鎮是安徽省“雙百工程”、“杜鵑花工程”示範鎮,綜合文化站、圖書室、科技試驗樓、廣播站、有線電視等各類文化設施較為齊全。全鎮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中外合資企業2家。沈巷工業園規劃面積10.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3平方公里,已基本實現了“五通一平”,入園企業35家。全鎮耕地面積112693畝;漁業養殖面積28220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32266畝(含複種),其中糧油作物126977畝,油料作物47734畝,棉花作物13680畝,蔬菜類37587畝,瓜類5912畝;全鎮優質糧油基地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3萬畝,大棚家禽養殖年出欄數500多萬隻。2009年實現財政收入5160萬元,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1億元,增長22%;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億元,增長6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159元,增長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