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李汶
![汶錦記之探尋神秘的寶典](/img/6/e3f/nBnauM3X3cjM3UjN0kDO4ADN0MTM1MjNyMDMwADMwAjMxAzL5g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61392
出版時間:2011-12-01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汶錦記之探尋神秘的寶典》是一本新長篇童話,主人公是曾經當過教師、做過律師已經年近不惑的留洋博士、麵包師李汶錦和他的“麵包兔”。麵包師的店面名稱就叫汶錦記。兔年的春節,一向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兔年出生的兒子的麵包夫子終於如願以償--麵包兔出世了。於是,在他的無限期待之下,麵包兔,也就是他的兒子,悄悄地踏上了去往爸爸的夢想之地--香噴噴與甜蜜蜜聯合王國--的神奇尋寶之旅……
作者簡介
李汶錦,男,70後,香港維多利亞科技藝術中心主任,薩募思阿普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港城市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法學碩士,清華大學雙學位研究生,重慶理工大學經濟學學士;曾遊歷亞歐美多國,並曾獲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學者資格,因鍾情於南加州人文風物,曾一度旅居美國西海岸美麗的海濱小城聖塔巴巴拉,後因次貸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心中夢想的召喚,選擇回國,現居香港。
文摘
這是個兔年。
按中國人的傳統,十二年前和十二年後都是兔年,而且每隔十二年都會有相同的年份重現。所以這個沒什麼新意。對於麵包夫子來說,過日子就像做麵包的流程一樣,重複有序但卻從不厭倦。兔年是一樣的,但一樣的兔年卻又有著諸多不同。麵包夫子就過著幾乎每天同樣的日子,並且懷著幾乎同樣的夢。他夢想日子總會不同的。所以,他不厭倦。
麵包夫子是他的綽號,就像豆腐西施一樣,不同的是一男一女,一個烤麵包,一個做豆腐。他其實姓李叫汶錦。汶是大汶口文化的汶,錦是錦繡前程的錦。大汶口文化是已知的這個民族悠久的歷史,錦繡前程是麵包夫子堅信的自己不太遙遠的未來。所以,他不厭倦。
麵包夫子的信心是有根基的,因為畢竟背後有那么悠久的文化根源,而且從他自身的經歷也能很好的說明他的信心不是盲目的。
他在農村長大。
他從前只會做中式麵包--饅頭。
十五歲前他沒見過馬路兩邊亮起的整齊的路燈,也不知道麵包為何物。
他第一次見到麵包時奇怪於那是什麼饅頭。
而後來,他不僅走出了農村,走上了有著整齊路燈的大馬路,而且還走出了國門,走到了那種奇怪的饅頭生長的國度。
麵包夫子汶錦博士近四十年的人生經歷使他確信,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而絕非百米賽。汶錦博士相信,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根本不存在什麼輸贏,所以那些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擔心純屬多餘。輸贏的結果只會出現在終點,而人是活在過程里的,人生百味也只能在這個過程里去體驗。喜悅時支持你走下去的是收穫,畏懼時支持你走下去的是勇氣,悲苦交加時支持你走下去的是信念。就這樣人們才會年年歲歲,亦步亦趨地走向各自不同的歸宿和終點。俗話說得好,一句"堅持到底就是勝利"言簡意賅地濃縮了人生成功學的幾乎全部真諦。而在汶錦博士看來,人生的全部概括起來也許只有兩個字--堅持。人生其實就是堅持。而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哭了,我們笑了,我們的夢想破滅了,我們又重拾夢想了,我們的夢想成真了,我們的夢想又破滅了,我們的夢想又成真了……似乎真應了那句當下時髦的流行語--神馬都是浮雲。但在汶錦博士看來,更好的表達應該是神馬都得堅持。要不然就只有一死了之。死亡儘管是人生的一部分,但這部分只屬於終點,而不屬於人生的過程。有人會說,死是另一種生。照這樣說,人豈不都成了老不死的了嗎?而生呢?難道又是另一種死嗎?那樣活著的人豈不都成了醉生夢死的行屍走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