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五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2年在中國汶川縣發生一起重大地震事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是中國人民牢記在心的事件。

2013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五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成都理工大學召開。

中科院院士滕吉文、童慶禧、劉寶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思敬、盧耀如,以及來自中、意、英、法、韓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名學者就強震區地災與風險長期效應進行了研討和經驗交流。

研討會在6天議程中,進行57場學術研討。會議共收到國內外論文95篇,主要展示了世界各國科學家5年來在汶川地震的崩塌滑坡分布規律與機理研究、崩塌滑坡敏感性和危險性評價、滑坡大型物理實驗與數值模擬、崩塌滑坡動態監測與演化規律研究、餘震監測與斜坡動力回響機理研究、震後暴雨土石流活動特徵與成災機理研究以及震後暴雨土石流臨界雨量與啟動機理研究等7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據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高烽介紹,目前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雖已完成,但強震後的地災風險並沒有終結。重建過程中及重建完成後仍然發生了諸多的地質災害,給新建的城鎮道路以及人民生命財產等造成了嚴重威脅。剛剛過去的“4·20”蘆山強烈地震同樣誘發了大量的地質災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地災危害嚴重,潛在風險高,尤其是地震誘發的地質災害。如何合理評價、有效防治,已成為四川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同時他希望與會專家能長期關注並幫助解決汶川地震和蘆山地震後恢復重建工作面臨的長期風險。

成都理工大學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黃潤秋作了主題為《五年了:我們從汶川地震中學到了什麼》的大會主題報告。其團隊通過現場調查、遙感解譯、餘震監測、大型物理模擬實驗和數值模擬等實驗,揭示了汶川地震觸發地災的主要影響因素,並總結為“三類因素,十大效應”:“三類因素”指地震因素,地形因素、地質因素;“十大效應”指斷層距離效應、上下盤效應、鎖固段效應、地震波放大效應、坡度效應、坡高效應、微地貌效應、地層岩性效應和地質構造效應。

黃潤秋團隊對於汶川地震地災的“後效應”和持續時間等問題進行了研究。通過震後5年的持續監測,初步研究結果表明,汶川地震震後地災活躍期將至少持續24年,在這段時間內,地災活躍程度將以4~6年為一個周期,呈震盪式的衰減下降,並最終恢復到震前的水平。震後地災的高風險區將主要沿映秀—北川斷裂分布,如耿達—映秀段、虹口—銀場溝、紅白—茶坪、擂鼓—陳家壩和窩前—東河口等區段。

此外,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學龍認為,如何建立地災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提高地災監測預報和應急反應能力,有效防災減災已經成為海內外科學家面臨的共同挑戰。

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姜建軍認為,地質災害的風險防範在各地都存在,都需要高度關注。“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無法去阻擋,但是可以科學地去防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主任柴育成表示,過去幾年來,國家科學自然基金委非常重視地質災害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並把這些研究領域列為跨學科交叉的優先發展領域。

研討會由成都理工大學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