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兆瑞

江兆瑞

江兆瑞(1909~1946),字祥齋,江蘇省豐縣和集鄉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抗戰爆發前參加革命,歷任連指導員,區長、副縣長。民國35年(1946),在撤往洪澤湖途中犧牲。兆瑞家境貧寒,10歲時父母雙亡,由祖父母和叔父撫養成人。民國9年讀國小,20年於豐縣初級師範畢業後,即在豐縣寧寨國小任校長兼教員。25年,由中共徐西北區委書記王文彬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兆瑞一方面從思想上宣傳動員青年起來抗日,另一方面親自組織青年學生參加抗日隊伍。26年底,他組織一批青年學生參加豐縣抗日動員委員會舉辦的青年訓練班,使大批青年走上了武裝抗日的道路。27年5月,兆瑞目睹了日軍的種種暴行,毅然棄教從軍。7月創建豐縣抗日游擊隊,年底擴大到200餘人。翌年春,這支隊伍被編入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十一連,兆瑞任連政治指導員。28年6月,兆瑞隨八路軍蘇魯豫支隊來到敵占區靈璧縣,活動於靈北地區。不久,中共黨組織決定留他在靈北做地下工作,他隻身留在靈北,開始了創建靈北抗日武裝的工作。初始,兆瑞秘密活動於漁溝、尤集之間。為能在靈北站穩腳跟,他接觸了澮溝北中陵子村的三番頭子程興福(外號程老慶)。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兆瑞以招收徒弟為名,組織起一支200餘人、80多支槍的抗日游擊隊。因槍枝缺少,被民眾稱為“錘頭隊”。這支錘頭隊在兆瑞的指揮下,活躍於龍潭、漁溝、馬莊等地,常和日偽軍周旋,使這一帶游擊根據地被初步開闢出來。28年底,兆瑞領導的抗日游擊隊編入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兆瑞仍隻身留在靈北,繼續組建新的抗日武裝和鞏固已創建的游擊根據地。29年夏,靈北中心地帶形勢惡化,兆瑞轉移到九頂山區活動。當時,蕭靈銅邊縣委和靈睢縣委合併轉入九頂山區。不久,廖量之率領靈璧縣抗日民主政府也遷至九頂山區。在此期間,兆瑞充分發揮他的組織才能,在短期內又組建了一支200餘人的抗日武裝——“靈璧大隊”,和縣委、縣政府共同活動於尤集、王集、朝陽集之間和九頂山區,逐步創建了九頂山區抗日游擊根據地。翌年夏季,靈璧大隊編入四師九旅。兆瑞將餘下人員編為靈睢大隊,繼續堅持在九頂山區。後撤往海鄭公路以北。31年3月,兆瑞率隊回到靈北邊區。4月,兆瑞被任命為區長,成立靈五區隊,活躍在敵據點林立的濉河以北,尤集、漁溝以南地區。33年6月,任大路區區長,隨後又配合主力部隊開闢了漁溝區,並任漁溝區區長。34年初,靈北形勢好轉,為加速靈北全境的解放,靈北縣委決定建立九頂區,兆瑞任區長,又一次擔起開闢新區的重任。5月,兆瑞被提升為靈北縣副縣長。7月間,兆瑞指揮九頂、漁溝、大路等區民兵配合主力部隊,向靈北境內最後一個敵據點張莊子發起進攻。至8月下旬,靈北全境解放。隨之靈北縣委、縣政府進入靈城,改稱靈璧縣,兆瑞任靈壁縣副縣長。35年8月間,敵增兵清剿,兆瑞和縣長農超謀率黨政幹部及武裝人員東移至泗縣大莊,並與泗縣、五河、睢寧、銅山等縣幹部武裝會合。11月下旬追趕地委至洪澤湖畔金鎖鎮,被國民政府軍隊圍困。25日,兆瑞撤至泗洪縣曹廟鄉河涯村,在突圍時胸部中彈,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