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永慶寺位於華縣柳枝鎮黃安村東的溝峪河東岸,在少華山北麓的國道之側,距縣城12公里,總面積4342.8米。寺院坐南向北,四周綠竹環繞,山上翠柏覆蓋,綠樹成蔭,山下平疇千田,田園似錦。據清《續華州志》記載,西漢末年,東漢之初,此地為高士辛繕隱居之所。一日,忽有大鳥伴棲於辛繕廬室巨槐樹上,旬時不去,朝野稱奇,人稱鸞鳳,因而名為鳳居山或鳳凰山。
據永慶寺中明宣德八年(1433)的《鳳居山永慶寺禪院碑記》所記載,該寺“始於漢室,隆於唐世”,據當地傳說,劉秀當年曾被王莽軍追捕,逃至鳳凰山終於脫離險情,其子漢明帝為感念鳳凰山潛藏其父形跡使之得以脫難,遂詔命於此建“永慶禪院”一座,故名永慶寺。
該寺鼎盛時期有300多門徒。據說天竺國高僧鳩摩羅什、唐三藏法師、玄奘和尚等先後在該寺駐錫弘法。唐太宗李世民曾來此降香祝福,慈嬉太后與光緒皇帝等人移駕西安途中,曾到該寺敬香,並留下風袍以作紀念。
建築
寺內山門齊整,前院各列鐘鼓二樓,中殿彌勒尊佛,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四大天王,各執法器,威懾一方,韋馱天將,寶杵鎮魔,晝夜護法,尊尊彩塑,形神各異,肅穆莊嚴;再進中院,即寮居旁宅,東西方三聖分供兩側,正中間原為僧人坐禪堂,今作大雄寶殿,外圍有“玉猴壽桃”“龍戲牡丹 ”之石雕欄桿,造形別致,今存有脊獸頭、琉璃瓦、柱頂石、石欄雕之殘片,足以證明當年大雄寶殿之輝煌。
永慶寺內有山門照壁、千年黃楊、明代石碑和龍泉聖水四大景觀。尤以千年黃楊最為著名。它又名羅漢楊,相傳為東漢明帝建寺時院內所植,距今1900餘年,原植二株,東西相向,現存活一株,長於院內東側,此株冠若行龜,常年蔥鬱,生機盎然,此樹有觸一處而動全身之妙,細耳靜聽,可發游龍戲水之響。
1985年12月18日,華縣人民政府公布永慶寺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