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一說劉潛)的詞作。此詞在黃庭堅的詞作中稱得上是風格獨標,不同凡響,不僅由於它氣格雄豪,還因其主題涉及經國大事,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描寫在邊境前沿外出打獵,隱隱約約地望見昭君墓,引發了他的“閒愁”。“閒愁”是作者在下片中所發的感慨。詞的重點在下片,表面上是議論擁有賢臣良將和廣闊疆上的強大的漢天子,不應當讓王昭君這個弱女子冤家蒙羞;實際上作者是借古諷今,批評宋朝廷的屈辱求和的對外政策。

作品原文

水調歌頭

落日塞垣路,風勁戛貂裘。翩翩數騎閒獵,深入黑山頭。極目平沙千里,惟見雕弓白羽,鐵面駿驊騮,隱隱望青冢,特地起閒愁。
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顏皓齒,深鎖三十六宮秋。堂有經綸賢相,邊有縱橫謀將,不減翠娥羞。戎虜和樂也,聖主永無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台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 “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

塞垣(yuán):邊防城池。戛(jiá):敲擊。

翩翩:輕快地來往賓士。黑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西北。

極目:放眼,一眼望不到邊。雕弓:古代雕、雕相通,雕弓,可以解釋為射鵰的弓,也可以說是雕刻過花紋的弓,這裡與白羽並列恐為後者。白羽:尾部纏有白色羽毛的箭。鐵面:戰馬所帶鐵制面具,用以保護馬的頭部。駿(jùn):對好馬的美稱。驊(huá)騮(liú),周穆王的八駿之一,這裡代指強壯快速的駿馬。

青冢(zhǒng):漢王昭君墓。冢:隆起的墳墓。塞外千裏白沙,相形之下,山、水、草,顯得特別墨綠,所以長有青草的王昭君墓稱青冢,山稱黑山。特地:特別。

漢天子:指漢元帝,是他遣王昭君嫁給匈奴。方鼎盛:正當富強興盛的時候。四百州:漢代州的範圍很大,全國才只有十幾個州。宋代府下設州,範圍小得多,最多時全國也不到300個州,這裡作者是用宋代政區概念來說明漢元帝時領地的廣闊。

玉顏:美玉一樣的容貌。皓齒:潔白的牙齒。玉顏皓齒代指美麗的宮女們。深鎖三十六宮秋:被關在深宮裡度過淒涼的春秋。漢有36所離宮別館。秋是淒涼冷寞的象徵。

堂:古代宮廷,前為堂,後為室。堂即廟堂朝堂,引申為朝廷。經綸:整理絲縷,引申為處理國家大事。賢相:品德好、才能強的宰相。邊:邊防前線。縱橫謀將:智勇雙全的將軍。翠娥:黛眉,指王昭君。羞:蒙受遠嫁匈奴的恥辱。

戎:古代對西北方面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戎。這裡指匈奴。虜:對敵人的蔑稱。聖主:對皇帝美化的稱呼。這兩句是說,王昭君遠嫁匈奴的羞辱,換來的是敵人的歡樂和皇帝的寬心。

1.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台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 “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

2.

塞垣(yuán):邊防城池。戛(jiá):敲擊。

3.

翩翩:輕快地來往賓士。黑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西北。

4.

極目:放眼,一眼望不到邊。雕弓:古代雕、雕相通,雕弓,可以解釋為射鵰的弓,也可以說是雕刻過花紋的弓,這裡與白羽並列恐為後者。白羽:尾部纏有白色羽毛的箭。鐵面:戰馬所帶鐵制面具,用以保護馬的頭部。駿(jùn):對好馬的美稱。驊(huá)騮(liú),周穆王的八駿之一,這裡代指強壯快速的駿馬。

5.

青冢(zhǒng):漢王昭君墓。冢:隆起的墳墓。塞外千裏白沙,相形之下,山、水、草,顯得特別墨綠,所以長有青草的王昭君墓稱青冢,山稱黑山。特地:特別。

6.

漢天子:指漢元帝,是他遣王昭君嫁給匈奴。方鼎盛:正當富強興盛的時候。四百州:漢代州的範圍很大,全國才只有十幾個州。宋代府下設州,範圍小得多,最多時全國也不到300個州,這裡作者是用宋代政區概念來說明漢元帝時領地的廣闊。

7.

玉顏:美玉一樣的容貌。皓齒:潔白的牙齒。玉顏皓齒代指美麗的宮女們。深鎖三十六宮秋:被關在深宮裡度過淒涼的春秋。漢有36所離宮別館。秋是淒涼冷寞的象徵。

8.

堂:古代宮廷,前為堂,後為室。堂即廟堂朝堂,引申為朝廷。經綸:整理絲縷,引申為處理國家大事。賢相:品德好、才能強的宰相。邊:邊防前線。縱橫謀將:智勇雙全的將軍。翠娥:黛眉,指王昭君。羞:蒙受遠嫁匈奴的恥辱。

9.

戎:古代對西北方面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戎。這裡指匈奴。虜:對敵人的蔑稱。聖主:對皇帝美化的稱呼。這兩句是說,王昭君遠嫁匈奴的羞辱,換來的是敵人的歡樂和皇帝的寬心。

白話譯文

塞外的太陽已經落下了,狂風呼嘯地襲卷著人們身著的戰袍。幾位兵士帶著弓箭,策馬深入黑山頭。極目遠眺,茫茫千里黃沙,一望無際,空曠的天地里只有幾位行獵的好手攜雕弓,佩白羽,表情嚴肅,如風馳電掣般策馬飛奔。隱隱約約竟仿佛望見了夜色里的昭君陵,心裡波瀾起伏。
漢家天子正當青春年盛,漢家天下幅員遼闊,洋洋四百州,民殷國富。然而,天子竟不能憑藉實力鞏固國防,靠一位苦命的宮女去“和蕃”。朝堂上不是沒有經天緯地的奇才,邊境上更不缺少鎮守一方的良將,可“和蕃”一事還是照例進行,將天下社稷的安危託付於一女子之手,這是多么可悲的事?如今邊疆地區太平、和睦,皇上也可以高枕無憂了。

創作背景

北宋時期,在金國興起之前,中華大地上長時間是宋、遼、夏鼎足而立的局面,可是堂堂大宋卻是懦弱而受屈辱的一方。宋真宗景德元年末(1005年1月),宋與遼在澶州定下“澶淵之盟”,宋每年向遼輸銀10萬兩,絹20萬匹,景德三年(1006年),在党項族首領攻占西北大片領土的情況下,宋朝反而封他為西平王(這時還沒有建立大夏國),每年“賜”銀萬兩、絹萬匹,錢二萬貫。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遼國揚言要發大軍南下,仁宗不敢抵抗,派大臣到遼求和,答應每年再贈給銀10萬兩,絹10萬匹。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底,宋軍在連續慘敗後向西夏求和,又每年“賜”銀5萬兩,絹13萬匹,茶葉2萬斤,令在各節日和元昊生日共“賜銀2萬兩,銀器2千兩,絹、帛、衣著等2萬3千匹,茶葉1萬斤”。宋朝皇帝在強敵壓境,虎視眈眈的形勢下,不圖富國強兵,一味地屈膝求和,企圖用金錢來購買和平。須知乞討來的和平,用金錢買來的和平都是不能鞏固的。北宋亡於此,南宋也亡於此。這是付出了高昂代價的歷史教訓。黃庭堅有見於此,所以他在詞中提出:“堂有經綸賢相,邊有縱橫謀將”,就不應當採取這樣的下策。在詞的結拍中他說這樣的政策只能使“戎虜和樂”,而“聖主永無憂”則是反話,因為這種政策不可能產生“永無憂”的結果。這樣的“主”也不是“聖主”。黃庭堅兩次被謫貶,他在詞中借古喻今對國家大事委婉陳詞,可見其良苦用心。

此詞作年已難確考。山谷早年在針砭時弊方面頗具膽識,從其對邊事的關注及其批判鋒芒看,它只能作於在北方為官的時期。有論者以為此詞作於詞人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期間(1072—1079)。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詞的上片主要描寫邊地騎兵馳騁射獵的雄壯場面。古人每以“獵”指稱戰事,“閒獵”實際就是進行軍事操練。落日、勁風渲染出緊張的戰鬥氛圍。平沙千里提供了遼闊的習武場景,弓箭駿馬烘托出騎士的諷爽英姿。循此理路當展開對國力軍威的鋪陳,高揚英雄主義的風采。不料“隱隱”以下折人了由昭君的青冢引起的“閒愁”,其實此“愁”不但非“閒”,相反是對國運的深長憂思。

下片即是其所思的內容,在堂皇的頌詞下蘊含著辛辣的諷刺。皇帝貴為天子,統有天下,後官佳麗,供其享用;廟堂有治國的賢相,邊疆有善謀的良將:沒想到國家的安定卻要靠小女子的和親換來。“不減”一句將此前的堂堂國威全部掃卻,其犀利簡直使大宋君臣無地自容。結尾二句又復歸歌功頌德之詞,極盡揶揄挖苦,矛頭直指皇帝。回觀上片所寫的騎射場景,可知它只是詞人的想像之境,現實的情況是君王縱樂、文恬武嬉,邊備廢弛,只能以割地賠款來求得苟安於一時。有鑒於此,詞人才會以下計大段的諷刺感慨系之,以與上片的理想之境構成強烈對比。

值得指出的是,聯繫山谷所處的時代背景,他的諷刺矛頭是直接指向變法派的。這‘時期的詩歌中山谷表現出與當政者斷然不合作的態度,時露鄙夷譏諷,其例證彰彰具在,可以參觀。尤其可堪玩味的是,王安石有詠昭君的《明妃曲二首》,當時和者甚眾。山谷由昭君這熱門話題而興感作詞,也在情理之中。王安石在詩中稱“人生失意無南北”、“漢恩自淺胡自深”,在王安石可能是要故作驚世駭俗之論,而這或許也是引發山谷深思的觸媒之一。

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彭國忠:“該詞所顯現出來的邊塞蕭瑟景物中的騎獵場面,頗有東坡《江神子·密州出獵》詞的雄風。”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進士,授葉縣尉。歷任國子監教授、秘書郎,曾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多次被貶,最後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卒於貶所,私諡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於詩,與蘇軾並稱“蘇黃”。與張耒、秦觀、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又能詞。工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