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粑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潛山、懷寧、宿松、望江、岳西等縣特產。
家鄉有三月三,吃水菊粑的習俗。詢問這一習俗的來歷,老人說,舊時傳說農曆三月三是鬼節。這一天傍晚,野鬼出來遊蕩,攝取孩子的魂魄。吃鼠曲粑粑魂,能把魂粘附住,孩子才健旺。這裡取粑的諧音,有控制粘附之意。這習俗帶有迷信色彩,但鼠曲粑作為鄉間的傳統美食,卻使我們有了口頤之福。
鼠麴草
鼠麴草(學名: Gnaphalium affine)是菊科鼠麴草屬的一種植物,又名 清明草、 佛耳草、 母子草等。二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莖直立,密生白色綿毛。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匙形,長2~7厘米,基部下延,兩面有灰白色綿毛。頭狀花序密集生於枝端,總苞片三層,金黃色,小花黃,外圍雌花。中央兩性花,瘦果冠毛,黃白色。分布在朝鮮、中南半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台灣、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華南、西北、華東、華中、華北、西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3,75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低海拔乾地和濕潤草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鼠曲粑的做法
鼠麴草採回來後,先要用剪刀一棵棵地剪除根部,留下來的只是上部的莖葉,反覆洗淨後搗碎。一斤鼠曲配上四斤粉。鼠曲粑的粉,以磨好的米粉為主,也摻少許糯米粉,增加糍性。有講究的,還把鼠曲和粉拌勻後,放在舂米的碓里反覆舂成泥狀,才能做粑。鼠曲粑包上粑心,味道更美。粑心多是用蔥蒜醬乾臘肉,加點辣椒粉組合而成。做粑,由家庭主婦手工做,孩子們也有動手湊熱鬧的。她們用粑印子印成壽桃形、圓形、六方形,耙面上飾以鼠曲、蓮花等圖案。有的還做成石榴、元寶、小鴨、小鳥狀,留給小孩子玩。一升米的料子,可做八至十個水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