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集約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殖水體的污染日益嚴重,由此造成的病害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長期以來水產養殖業是以擴大養殖面積、增加水產資源來提高產量的資源消耗型養殖方式,其落後性和局限性愈來愈明顯,隨著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漁農爭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某些養殖生產者忽視了處理養殖廢水、廢物等問題,不僅造成自身養殖水體生態環境的惡化,對自然生態系統也造成不良影響,如部分淡水池塘老化,淤泥沉積造成水體生態惡化。另外水資源嚴重缺乏,且不斷遭受工業污染和由水產養殖帶來的富營養化,水域生態平衡遭嚴重破壞,可利用的水資源越來越少,加上水域環境污染使養殖產品病害頻繁發生,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
我國主要養殖方式有:
淡水池塘養殖、淡水大水面養殖、淺海養殖、海洋灘涂養殖和工廠化養殖五種。前四種面積占我國養殖總面積92.7%,產量占91.1%。池塘養殖產量占淡水養殖的70.3%,面積占淡水養殖的42.9%。
資源利用:
淡水池塘養殖大多數採用半精養技術,進行適當的密養混養,較充分地發揮了餌料、肥料和水體的生產潛力,資源利用程度較好。但部分池塘現在仍進行低產量、低效益的粗放式養殖。
環境影響:
部分養殖池塘由於長期缺乏改造,日漸老化,池底淤積嚴重,影響了養殖生產。池塘養殖換水次數少,與外界水交換有限,對外界環境影響較小。
水產養殖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重視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水資源的超容量開發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病害暴發、生產的無序競爭造成的某些品種的養殖出現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亂用濫用藥物造成養殖的品質下降等等,足以證明,必須在水產養殖業中採用現代化手段,實行科學管理,才能加快現代化的步伐。
簡介
水產水質淨化菌種系經高科技生物技術研製開發而成的複合菌種,水產水質淨化菌種具有很強的淨化水質的功能,能夠快速分解水生動物糞便、飼料殘渣、水生動植物殘體、有機碎屑等;水產水質淨化菌種具有有益菌大量繁殖,抑制有害菌群;水產水質淨化菌種能夠吸收並分解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水產水質淨化菌種能夠增加水體中溶氧量;降低COD、BOD、SS;水產水質淨化菌種能夠調節水體PH值;水產水質淨化菌種能夠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水產水質淨化菌種能夠改善水質和底質。特別適用於水質易惡化、黑底、臭底、泛塘等情況。
適用範圍
廣泛用於青魚水產養殖、草魚水產養殖、鰱魚水產養殖、鱅魚水產養殖、鯽魚水產養殖等魚類水產養殖、蝦、蟹、鱉、蛙、貝、龜等水產動物的育苗及整個養殖周期的水質淨化。
功效和作用
快速改善水質能快速分解水生動植物殘體、糞便、飼料殘渣等,增加水體中溶氧量,調節水體PH值,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改善水質,保持水質清澈,是生態養殖的必備佳品。
提高水產生物品質具有促進消化和吸收,提高抗逆能力,明顯改善魚、蝦、蟹、蛙、貝類健康狀況。
除臭、抑菌、消毒可分解產生惡臭氣體的有機物質、有機硫化物、有機氮等,吸收分解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並能迅速、徹底地殺死有害生物,抑制腐敗微生物的生長,大大改善場所的環境。
維持水體生態平衡在使用消毒劑和抗生素藥物後使用本產品,還可重新調整受破壞的水體環境,避免水生動物用藥不適,能產生大量益生菌群和多種抗生性物質,改善和維持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
使用成本低、效果好成本低廉、周期短、見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