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業耐磨材料與技術手冊

水泥工業耐磨材料與技術手冊

《水泥工業耐磨材料與技術手冊》, 作者是周平安,由中國建材工業 出版社於2007年8月1 日出版,描述的是磨損問題的重要性及經濟損失 ,水泥工業中的磨損問題及其對水泥技術進步的影響 , 耐磨材料與技術的發展史 ,國內外耐磨材料生產與技術的現狀和展望 等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全書分為8章:

第1章、第2章綜合介紹了磨損在水泥以及其他工業中的重要性和它的基本理論;

第3章介紹了典型的耐磨材料和套用,其中包括各種耐磨鑄鐵和高、中低合金鑄鋼材料;

第4章專門介紹了耐磨鑄造產品的生產技術、裝備和質量控制;

第5章、第6章介紹了一些實用的表面工程技術,包括工程陶瓷等。

第7章、第8章重點介紹了水泥工業中普遍存在的磨損問題以及典型零件的磨損控制技術套用實例。

最後,還列舉了耐磨材料領域有關國內外技術標準,中、英文辭彙對照。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磨損問題的重要性及經濟損失

1.2 水泥工業中的磨損問題及其對水泥技術進步的影響

1.3 耐磨材料與技術的發展史

1.4 國內外耐磨材料生產與技術的現狀和展望

第2章 磨料磨損的定義及分類

2.1 磨料磨損定義和分類

2.1.1 定義

2.1.2 分類

2.2 靜載條件下的表面接觸及應力分布

2.3 動載條件下的表面接觸及應力分布

2.4 磨損特徵及一般規律

2.4.1 粘著磨損

2.4.2 磨料磨損

2.4.3表面疲勞磨損

2.4.4 微動磨損

2.4.5 衝擊磨損

2.4.6 磨蝕

2.5 耐磨材料的磨損試驗

2.5.1 衝擊磨料磨損試驗

2.5.2 高應力磨料磨損試驗

2.5.3 沖蝕磨損試驗方法

2.5.4 低應力磨料磨損試驗

2.5.5 高溫高速磨損試驗機

2.6 耐磨鑄件的失效方式及分析

2.6.1 磨損失效

2.6.2 斷裂失效

2.6.3 變形失效

2.6.4 磨損失效分析

2.7 磨料磨損基本理論

2.7.1 磨料磨損切削機制

2.7.2 磨料磨損的裂紋擴展機制

2.7.3 塑變磨損機制

2.7.4 剝層磨損機理

2.7.5 腐蝕磨損機制

2.7.6 粘著磨損機理

2.7.7 鑿削坑形成機理

第3章 耐磨鑄鐵和鑄鋼材料

3.1 耐磨鑄鐵

3.1.1普通白口鑄鐵

3.1.2 鉻系白口鑄鐵

3.1.3鎳硬鑄鐵

3.1.4耐磨球墨鑄鐵

3.2 耐磨鑄鋼材料

3.2.1 高錳鋼(超高錳鋼和中錳鋼)化學成分、性能、組織和生產工藝及其套用

3.2.2耐磨合金鋼(低、中、高合金鋼)的化學成分、性能、組織和生產工藝及其套用

第4章 耐磨鑄件的生產工藝、設備選用和質量控制

4.1 耐磨鑄件的特點

4.2 耐磨鑄件材料品種的分類、化學成分及金相組織的選擇

4.2.1 耐磨鑄件材料品種的分類

4.2.2 耐磨鑄件材料化學成分及金相組織的選擇

4.3 耐磨鑄件的熔化和精煉

4.3.1 耐磨鑄件熔化設備的選擇

4.3.2 沖天爐熔煉

4.3.3 感應電爐

4.3.4 電弧爐

4.3.5 雙聯熔煉法

4.3.6 爐外精煉和除氣

4.4 耐磨鑄件的造型工藝

4.4.1 耐磨鑄件造型材料和工藝的選擇

4.4.2 砂型造型工藝

4.4.3 實型鑄造(消失模)法(EPC法)

4.5 耐磨鑄件的熱處理(退火、淬火和回火)

4.5.1 耐磨鑄鐵件的熱處理

4.5.2 耐磨鑄鋼件的熱處理

4.5.3 熱處理設備和能源的選用

4.6 耐磨鑄件的落砂、清理和修整

4.6.1 耐磨鑄件的落砂

4.6.2 表面清理

4.6.3 消除內應力

4.7 耐磨鑄件的缺陷分析和質量控制

4.7.1 耐磨鑄件的缺陷分析

4.7.2 耐磨鑄件的質量檢驗

4.8 計算機在耐磨鑄件生產和管理中的套用

4.8.1 耐磨鑄件鑄造工藝計算機輔助設計

4.8.2 耐磨鑄件充型和凝固過程的計算機數值模擬

4.9 耐磨鑄件工廠的信息和生產管理

4.9.1 管理信息系統特點

4.9.2 管理信息系統框架結構

4.10 耐磨鑄件生產廠的質量管理和控制中心

4.10.1 耐磨鑄件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測試項目

4.10.2 耐磨鑄件生產廠應配備的儀器設備

第5章 表面工程與抗磨技術

5.1 概述

5.1.1 表面工程學科體系

5.1.2 表面工程的技術設計體系

5.1.3 常用表面工程技術的分類

5.1.4 抗磨技術

5.2 堆焊技術

5.2.1 堆焊的工藝特點

5.2.2 常用的堆焊技術與套用實例

5.3 熱噴塗技術

5.3.1 熱噴塗技術類型與原理特點

5.3.2 熱噴塗技術套用實例

5.3.3 熱噴塗抗磨材料

5.3.4 熱噴塗基本工藝

5.3.5 熱噴塗新技術、新工藝

5.4耐磨鍍層和塗層

5.5 塗覆技術

5.5.1 塗覆材料

5.5.2 塗漆技術

5.6 真空熔結

5.6.1 真空熔結鎳基合金塗層

5.6.2 大平面多弧離子鍍膜設備簡介

5.6.3 真空電子輻射堆焊工藝技術

5.7 表面熱處理

5.7.1 熱處理概念

5.7.2 表面淬火技術

5.7.3 表面化學熱處理技術

第6章 工程耐磨陶瓷材料和金屬自修復技術

6.1 氧化鋁陶瓷材料

6.2 氧化鋁陶瓷的製造工藝

6.3氧化鋁耐磨陶瓷材料的物理和力學性能

6.3.1 物理特性

6.3.2 力學性能

6.3.3 陶瓷材料的斷裂韌性

6.3.4 陶瓷材料的彈性模量

6.3.5 氧化鋁陶瓷的耐磨性能

6.3.6 氧化鋁陶瓷產品的套用

6.3.7 氧化鋁耐磨陶瓷產品在工業中的套用

6.4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ART)

6.4.1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6.4.2 金屬磨損自修復材料的功能特點

6.4.3 金屬磨損自修復材料的實驗室性能測定

6.4.4 金屬磨損自修復材料的作用原理

6.4.5 金屬磨損自修復材料的套用效果和前景

第7章 水泥工業粉磨工程及磨損問題

7.1 水泥生產工藝和設備配置

7.1.1 水泥生產方法及流程

7.1.2 設備

7.2 水泥生產使用的原料、燃料和半成品

7.2.1 原料

7.2.2 矽酸鹽水泥

7.2.3 石膏

7.2.4 高爐水淬礦渣和粉煤灰混合材料

7.2.5火山灰質混合材

7.2.6 工業副產品

7.2.7 尾礦

7.2.8 其他類混合材料及礦化劑

7.2.9 燃料

7.3 粉磨系統和粉磨工程及磨損

7.3.1 粉磨概要

7.3.2 原料粉磨

7.3.3 煤粉粉磨

7.3.4 水泥粉磨

7.3.5 礦渣粉磨

第8章 水泥工業中典型耐磨件的生產和套用實例

8.1 球磨機磨球和磨段

8.1.1 鑄造磨球的生產工藝方法分類

8.1.2 各種工藝方法比較

8.1.3 磨段生產工藝方法和性能

8.1.4 鑄造磨球和磨段的材質和性能

8.1.5 研磨介質的選材

8.1.6 研磨介質的磨損機理和質量分析

8.1.7 各種工況條件下研磨介質消耗分析

8.2 立磨及磨輥和磨盤

8.2.1 立磨簡介

8.2.2 國內主要水泥廠立磨使用情況統計

8.2.3 立磨主要磨損件——磨輥和磨盤

8.2.4 磨損失效機理分析

8.2.5 立磨磨輥和磨盤耐磨材料的選擇

8.3 鑽孔機和挖掘機(鑽頭、斗齒和履帶板)

8.3.1 挖掘機工作原理和主要磨損件

8.3.2 鑽孔機工作原理和主要磨損件

8.3.3 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顎板、定錐和動錐)

8.3.4 錘式、反擊式、衝擊式破碎機磨損機理及耐磨材料的選擇

8.4 球磨機襯板

8.4.1 球磨機粗磨倉襯板磨損機理及耐磨材料的選擇

8.4.2 細磨倉襯板磨損機理及耐磨材料的選擇

8.4.3 磨頭端襯板、隔倉板、出料篦板磨損機理及耐磨材料的選擇

8.5 輥壓機易損件磨損機理及耐磨材料的選擇

8.5.1 工作原理

8.5.2 輥面磨損失效機理分析

8.5.3 輥壓機輥面材料的選擇

8.6 熟料燒成和冷卻機易損件磨損機理及耐熱耐磨材料選擇

8.6.1 迴轉窯中窯口護板磨損失效分析

8.6.2 耐磨耐熱材料的選擇

8.6.3 篦冷機篦板磨損機理及材料的選擇

8.7 預熱器內筒掛板的磨損失效及材料的選擇

8.8 風機葉片、料斗內襯等薄壁件的磨損及材料的選擇

8.9 選粉機撒料盤襯板的磨損及材料選擇

附錄1 耐磨材料技術標準目錄

附錄2 名詞術語英漢對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