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民法九人行(第3卷)》主要內容:慣居書齋,無追逐潮流之意;潛心為文,有學以致用之心。況年逾不惑.氣度不該更加從容。未曾料,一群風華正茂的可畏後生,有志於民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乃倡議創立民法沙龍,以求切磋明理,砥礪為學,取長補短。相得益彰。醞釀之初,倡議者即邀我參與其中,慎思之後,欣然同意。後與諸君研習數次,當日初衷日漸明朗於心。討論民法問題,須有學術平台。僅憑一己心力,固然可成一家之言;倘集眾人智慧,何愁不能去蕪存菁?若論者水平接近,又各有千秋,彼此具有平等對話的能力、把握民法的追求、暢所欲言的自由,則非但可懷疑既有定論,甚或自成其說,亦未可知。論者無論長幼,均為平等成員。或報告,或評論;或傾聽,或求教;或立論,或辯解。諸此之事,於己於人,均有裨益。
加強民法修養,須有學思兼行。發現民法問題,必備相當學識,不然,案型生於咫尺,不是熟視無睹,就是張冠李戴。解決民法問題,尤需更高境界;否則,面對社會現實,難免束手無策,或者庸見迭出。此類境界既非與生俱來,亦非從天而降,惟有潛心研讀經典,輔之以冥思苦索,辯論爭鳴,歷經日積月累,方可望有所修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誠哉斯言!民法沙龍猶如閱讀經典、交流心得之學堂,置身其中,或能登高望遠,再上層樓。
發展民法學說,須有適當方法。觀覽民法學發展史,諸多流派各具千秋,均有其生存空間。就沙龍成員而言,各種法學方法的神髓尚需深入領會,相關學科知識有待逐步補充。民法沙龍有望成為自由言說之所,鼓勵百花齊放,提倡百家爭鳴。沙龍成員學術興趣不盡一致,個人尊崇法學流派亦未必相同。然不同方法、不同思維,相互碰撞,激盪回聲,或可啟迪心智,共繁共榮。
提升法學水準,須有學術批評。自由地表達,平等地討論,嚴肅地批評,誠懇地回應,乃學術發展的正道。反觀我國民法學界,自言自語者多,批評回應者少,看似一派興旺,實則繁而不榮。民法沙龍踐行針鋒相對的辯論,鼓勵不留情面的批評,讚賞切中肯綮的意見,摒棄人云亦云的附和。
闡釋民法理論.須守學術規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民法沙龍的報告,論證說理須遵循規則,引文注釋應符合規範。民法沙龍的評論,大到選題價值,觀點正誤;小到標點符號,引文注釋,都在檢視之列。
民法沙龍乃開放的學術論壇,或志同道合而自願加入,或工作繁忙而無暇光顧,或興趣減弱而中途退場,來去隨意,均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