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政治

比較政治的研究傳統和理論介紹比較政治的共同遺產比較政治中的競爭性傳統促進比較政治的理論發展:本書的文章綜述文章前面的路第二部分 比較政治分析中的文化和身份介紹文化和政治的文化分析對政治的文化分析的批評詮釋在政治的文化分析中的核心作用結論第四章 比較政治中的理論發展第五章

內容介紹

本書共分四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為本書的核心內容。第二部分考察了指導比較政治研究的三個主要流派——理性選擇理論、文化主義分析和結構主義方法,對每個流派進行了簡明的介紹,說明了每個流派的核心原則、流派之間的差異,以及各流派的新貢獻。第三部分將各流派的方法運用於比較政治學科的傳統領域——選舉、社會運動與革命、國家等。本書主編在第一、第四部分中分別對本書核心思想進行了闡述和對比較政治學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作者介紹

馬克·I·利希巴赫,科羅拉多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和系主任,主要研究集體選擇理論與民主制度之間的關係,主要著作《造反者的困境》、《歐洲政府的體制變遷和內聚力》等。

作品目錄

目次 :
前言和致謝
撰稿人
第一部分 介紹
第一章 比較政治的研究傳統和理論介紹
比較政治的共同遺產
比較政治中的競爭性傳統
促進比較政治的理論發展:本書的文章綜述
文章
前面的路
第二部分 比較政治中的研究傳統
第二章 一個模型、一種方法和一幅圖畫:比較和歷史分析中的理性選擇
理性選擇模型:既非新古典經濟學,亦非公共選擇
理性選擇的傳統方法
分析性敘事
一幅關於經驗理性選擇未來的圖畫:未充分探索的領域
結論
第三章 比較政治分析中的文化和身份
介紹
文化和政治的文化分析
對政治的文化分析的批評
詮釋在政治的文化分析中的核心作用
結論
第四章 比較政治中的結構與格局
巨觀研究的全盛期及其餘波:對摩爾和斯考克波爾的評論
復興巨觀分析:歷史和理論,結構和格局
作為聯結點的制度
第三部分 比較政治中的理論發展
第五章 選舉行為與比較政治
導言
研究選舉行為的方法
投票率
觀念和文化的影響
大眾理論和研究
第六章 社會運動和革命:走向一個整合的視角
問題和機會
從60年代到90年代
政治機會
動員結構
形構過程
整合結構、動員和文化:定義過程方法
運動、周期和革命
結論
第七章 利益、制度和觀念在工業化國家比較政治經濟學中的作用
以利益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學方法
制度導向的政治經濟學方法
觀念導向的政治經濟學方法
三種方法的比較
這個領域整合的潛力與限制
當代的挑戰
第八章 國家研究
現代國家的修辭與現實
國家是怎樣建構的
有限的國家:國家與社會的互動
結論
第四部分 社會理論與比較政治中的解釋:結論
第九章 社會理論與比較政治學
前言
三個代表人物
三個研究流派
社會嵌入的單位行動
馬克斯·韋伯、現代性與今天的比較政治學
結論
第十章 重定解釋標準,促進比較政治的理論發展
比較政治中解釋的標準形式:涵蓋性法則和因果性解釋
擴充比較政治中科學理解的性質
擴展關於現實性質的假定
比較政治中的複雜模式和研究流派
比較政治中的解釋和理論
比較政治中的解釋和流派
術語譯名對照
作者譯名索引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