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民國二年)振聲高等國小堂改為縣立,稱武進縣第六高等國小校,後又改為武進縣立第四高等國小校。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與漕橋養根國小合併,稱武進縣漕橋國小一院(後者稱二院),當時只收初小畢業的男生,以遠道學生寄宿為主。
1942年夏,時值抗戰期間,地方熱心教育人士趙介武、周玉山等發起籌建中學,擇校址于振聲高等國小堂舊址,沿用“振聲”為中學校名,聘請留美博士徐仁銑先生為校長,設國中三個班、高中兩個班,總計學生一百餘人。1943年徐仁銑先生病故後,由趙介武先生任校長,聘請史紹熙為校務主任、總理校長事宜。1945年抗戰勝利後因故停辦。1947年地方著名人士孫有光等發起恢復振聲中學,並報省教育廳備案,由孫有光先生任校董會主席,聘光華大學教授周澄為校長,開設初、高中共6個班,直至解放。1950年初、高中已有9個班,學生400餘人。1951年高中停辦,專辦國中。1952年,潘家國中補習班併入本校,全校國中總計12個班,學生600餘人。1956年武進私立振聲中學被縣接管後改為公辦,更名為武進縣漕橋中學,學校規模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1960年下半年,又恢復高中,招收高一年級2個班。1962年秋,雪埝中學高中部併入本校,當時有高中8個班、國中9個班,全校總計17個班。1963年下半年,我校高中停止招生,並將原有高一、高二學生全部併入前黃中學,直至1969年下半年再度恢復高中。
自1970年至1997年,漕橋中學在校師生員工每年均在1200人左右,是一所初具規模的農村完全中學。此間連續辦了27屆高中,計有高中畢業生3000餘人。
隨著高中階段教育結構調整,1995年起我校普高轉軌,開始招收賓館服務、賓館管理職高班,1996年起又招收服裝設計職業中專班,至2002年職高班停辦,總計培養職高畢業生420餘人。學校一度成為有國中部、普高、職高部的綜合中學,學生遍及武進全區。2001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國中。2002年8月,學校更名為武進區漕橋初級中學,在校學生800多
相關詞條
-
鄭陸鎮
江蘇省調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檔案中稱,“同意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戚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戚墅堰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的行政區劃,武進區人民政府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
鎮情概況 區劃調整 交通運輸 建置沿革 農業經濟 -
揚中市
、在我洲、太中洲劃歸太平廳。同年,江都縣將補漕洲、益壽洲,劃屬太平廳...合併為三茅鄉;將幸福鄉的輪船片劃歸八橋鄉。全縣共12個鄉。即:新壩鄉、聯合鄉、豐裕鄉、三茅鄉、三鄉、興隆鄉、長旺鄉、油坊鄉、同德鄉、永勝鄉、八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湖塘鎮
鄉人民政府、河東鄉人民政府、上店鄉人民政府。鄉政府駐地分別在馬杭橋、楊區...)(一)馬杭片(15個)上沿村、何家橋村、楊區村、新勝村、江村庵村、東升村...(二)鳴凰片(16個)石橋村、南新村、大墩村、廟橋村、小留村、小廟村、與寧...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