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下決心把我國足球事業搞上去”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將足球改革發展作為建設體育強市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城市足球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中的獨特功能和作用,堅持問題導向,改革創新體制,遵循足球發展規律,通過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夯實基礎與著眼長遠相結合、競技足球引領與民眾足球普及相結合,營造城市足球氛圍,構建足球人才培養體系,提升我市足球整體水平,努力建立專業高效、組織完善、層級分明、運轉靈活、依法管理、保障有力的足球改革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我市足球事業邁上新台階。
主要目標
——近期目標(2017年—2020年):制訂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和五年振興計畫;大力發展校園足球,校園足球布局學校總數達到400所,參加足球活動的學生人數達到40萬;爭創新一輪國家足球改革試點城市;創建三星級(最高級)國家青少年足球訓練(以下簡稱青訓)中心;實現各區(含開發區、風景區、化工區,下同)區級足球訓練中心全覆蓋;男、女職業足球俱樂部衝擊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以下簡稱中超)成功。
——中期目標(2021年—2025年):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將武漢市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優秀足球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持續推動武漢青少年足球人才入選各級國字號球隊;向中國足壇及歐洲五大聯賽輸送優秀足球人才;男、女職業足球俱樂部在中超中爭先進位;城市各級各類足球聯賽組織和競賽水平達到全國一流;積極申辦、持續承辦國內外重大足球賽事。
——遠期目標(2026年—2030年):男、女職業足球俱樂部在中超位居前列,男子職業足球俱樂部獲得亞冠聯賽參賽資格,職業足球全國領先;民眾足球蓬勃發展;足球產業蓬勃發展; 武漢足球整體水平達到全國一流。
主要任務
調整改革武漢市足球協會
1.明確職能定位。武漢市足球協會(以下簡稱市足協)是具有公益性和廣泛代表性、專業性、權威性的市足球運動領域的社團法人,是代表我市參加中國足球協會的唯一合法會員單位,主要負責團結聯繫全市足球力量,推廣足球運動,培養足球人才,制定武漢地區足球行業標準,完善城市足球競賽體系,發展地方職業足球俱樂部,加強對在市足協註冊的足球俱樂部和足球隊的管理和服務等。
市足協會員應當體現地域覆蓋性和行業廣泛性。各區、各行業足球協會參照市足協管理體制進行調整組建,按照市足協章程以會員名義加入市足協,接受市足協的業務指導和管理。各區、各行業足球協會負責本地區、本行業的會員組織建設、宣傳發動、活動策劃、競賽培訓等。到2020年,逐步形成覆蓋全市、組織完備、管理高效、協作有力、適應現代足球管理運營需要的協會管理體系。(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民政局、市足協,排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最佳化機構設定。2016年底之前撤銷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改革市足協與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構架。新成立的市足協與市體育局脫鉤,在內部機構設定、工作計畫制訂、財經制度紀律、人事薪酬管理、對外專業交流等方面擁有自主權。
市足協不設行政級別,其領導機構的組成應當體現廣泛代表性和專業性的原則,近階段由體育、教育等行政部門代表,行業足球協會代表,職業足球俱樂部代表,足球專業人士,社會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代表等組成,並隨著中國足球協會改革的推進,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行政部門代表逐步退出市足協領導機構。
完善市足協內部治理結構、權力運行程式和工作流程規則,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加強市足協自身建設,廣納賢才,吸收足球、體育管理、經濟、法律、國際交流等領域優秀人才充實工作隊伍,提高整體綜合素質。市足協按照社團法人機制運行,實行財務公開,接受審計和監督。出台市足協財務和薪酬標準,對於引進的高水平足球管理人才薪酬,參考同類城市、同類行業人才引進標準予以確定。出台市足協使用相關國有資產的管理辦法。研究制訂市足球外事管理政策。
市足協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相關規定設立黨組織,由市體育局黨組領導。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健全黨的組織機構,加強黨的領導。(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外辦、市國資委、市足協)
加強職業俱樂部建設
1.大力扶持職業足球發展。努力提升職業足球競賽成績,使職業足球發展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相匹配。大力支持職業足球俱樂部建設發展,加大在政策保障、人才引進、資金投入、外部環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出台相關政策,對成功沖超的俱樂部給予獎勵,打造百年俱樂部。針對女子職業足球特點,出台相關扶持政策。鼓勵、引導職業足球俱樂部投資新建標準化足球訓練場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男足、女足、五人制職業足球俱樂部提供比賽場館。加大對職業足球俱樂部在主場賽事組織、宣傳、安保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優質公共體育文化產品,打造金牌球市。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不斷完善職業足球俱樂部股權結構,鼓勵、引導有能力、有資質的企業長期入股武漢職業足球俱樂部。加強對職業足球的宣傳報導,積極傳播武漢足球正能量。(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國土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委、市文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武漢電視台)
2.加強職業足球俱樂部自身建設。職業足球俱樂部要健全規章制度,加強自律管理,遵守行業規則,承擔社會責任,接受社會監督,培育球迷文化,完成沖超保級、爭先進位等任務,不斷提升武漢職業足球水平。(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足協、職業足球俱樂部)
3.加強職業俱樂部隊伍建設。按照共建共享原則,加強職業足球俱樂部梯隊建設,建立科學高效的青訓體系與職業足球俱樂部梯隊培養相銜接的模式,各級青訓組織要將優秀運動員,優先輸送到我市職業足球俱樂部。參照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相關政策,支持我市職業足球俱樂部引進高水平國外教練員、運動員以及綜合團隊。(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足協、職業足球俱樂部)
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
1.推動校園足球發展。在全市選擇有條件的幼稚園開展試點,由點及面逐步推廣足球運動,從小培養幼兒對足球的興趣。擴大校園足球布局覆蓋面,到2020年,校園足球布局學校總數達到400所,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深入開展“足球啟蒙進校園”“足球明星進校園”“精英教練進校園”“足球器材進課堂”“江城足球小將評選”等系列活動,在全市中國小廣泛開設足球課程,向中小學生傳授足球知識,提高其欣賞水平,培育足球文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為校園足球布局學校選聘一批技術紮實的專業足球教練員。(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足協)
2.健全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健全市、區、校三級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各校園足球布局學校確保實現“班級有球隊、年級有比賽、學校有代表隊”。校、區、市三級聯賽分別由學校、區級體育教育部門、市級體育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市足協負責提供專業支持。選擇基礎好、條件成熟的區開展女足校園足球聯賽試點,大力發展女子校園足球。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各級各類校園足球比賽,逐步實現“千隊萬人”的規模。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有組織參與足球訓練、比賽的學生購買運動意外傷害等商業保險,消除學生、家長等的後顧之憂。(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市足協)
3.發揮足球育人功能。將校園足球作為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夯實我市足球青訓基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性工程,爭取社會、家長對發展校園足球的認同和支持,讓更多青少年熱愛足球、享受足球,讓參與足球運動成為體驗、適應社會規則和道德規範的有效途徑。市、區教育部門要抓緊完善招生政策,對足球特長生適當放寬就學區域限制,督促校園足球布局學校拿出一定數量的招生計畫用於招收足球特長生。逐步增加省級示範學校在足球後備人才試點學校中的數量,力爭達到總數的50%。中心城區實現足球後備人才試點學校全覆蓋。每所足球後備人才試點學校每年安排不少於10個指標數,用於招收足球特長生。(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足協)
4.加強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在中國小體育教師招錄工作中,對足球專業人才給予傾斜,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足球專業人才。繼續增大E級培訓班開班力度,確保年培訓校園足球教師不少於500人。(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足協)
5.促進高等學校足球深入開展。充分發揮武漢地區高校雲集、在校大學生眾多的優勢,通過資源共享、賽事合作等形式,打造在漢高等學校院系、校內、校際三級足球聯賽體系,組織舉辦省內武漢城市圈、中部四省會城市、國際友好城市大學生足球邀請賽。深入推進在漢高等學校校園足球發展,實現勇往向前、奮力爭先、團結協作的足球精神與大學人文精神完美結合,培養高素質球迷群體、培育和諧足球文化、輸送足球專業綜合型人才。(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人民政府,市屬高校,市足協)
打造足球青訓品牌
1.明確青訓發展方向。青訓既要立足校園足球,引領校園足球水平整體提高,又要承接職業足球,為職業足球俱樂部培養球員,為國家輸送精英足球人才。對有發展潛力的校園足球優秀後備人才,通過專業青訓體系培養,幫助其進入職業聯賽。(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足協)
2.強化青訓體系建設。各區要制訂出台相應配套政策支持區級青訓工作,實現區級青訓中心全覆蓋。將參加市運會以及年度足球比賽成績,作為考核各區青訓工作開展情況的重要依據。加大對市級青訓中心建設的投入,創造條件助推塔子湖足球訓練中心創建三星級國家青訓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校、區、市”三級青訓體系提供教練員崗位、足球場地、器材設施。(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市足協)
3.實施青訓精英計畫。每年在全市選拔不少於100名15周歲以下、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優秀在訓青少年,量身制訂國內、國際相結合的培訓計畫,為入選精英計畫的球員提供全方位、多渠道、高質量的訓練、比賽條件,努力使精英計畫與世界先進青訓模式接軌。(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足協)
4.擴大青訓國際交流。鼓勵市、區兩級青訓中心聘請國外高水平青訓教練,對運動員進行強化培養。積極舉辦、參與國際青少年足球交流比賽,通過與足球強國同年齡段選手的交流學習,拓寬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國際視野。探索建立海外青訓基地,利用足球強國發達的青訓體系,幫助優秀運動員提升能力。積極向歐洲五大聯賽輸送武漢青訓球員。(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足協)
5.最佳化青訓社會資源。整合利用社會資源,探索由社會組織投入資金,足球協會負責實施,足球專業人才積極參與的新型足球後備人才培養模式。(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足協)
6.提高青訓參賽水平。市足協負責組建球隊參加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湖北省運動會等足球比賽,力爭取得優異成績。職業足球俱樂部要主動參與備戰參賽工作,按照梯隊建設標準對各備戰參賽隊伍提供相應保障。(責任單位:市足協、職業足球俱樂部)
普及發展社會足球
1.推動足球運動普及。鼓勵市直機關工委、市公安局、市農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單位針對不同人群特點,組織開展年度足球賽事活動。開展足球“進社區、進園區”等活動,推動足球運動普及推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社會足球組織送培訓,送器材,送服務,每年向各行業有組織的比賽提供訓練比賽用球1萬個,增強市民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擴大武漢足球人口基數。(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足協、市直機關工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農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各區人民政府)
2.構建足球競賽體系。市足協要加強對城市業餘足球俱樂部組建的指導,組織開展各類社會群體足球聯賽,推動五人制、八人制、十一人制等各類別足球比賽全面發展。強化新聞媒體的動員、推廣作用,將“武漢晚報杯”等城市聯賽打造成為“立足武漢、輻射中部”的精品賽事,成為城市間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各區也要打造充滿地域特點的杯賽、聯賽。(責任單位:市足協、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市體育局,各區人民政府)
3.與職業足球互促共進。通過普及發展社會足球,實現足球人口不斷增加、水平不斷提高,為職業足球發展奠定紮實的民眾基礎和人才基礎。發揮職業俱樂部的影響力,鼓勵、引導更多市民參與足球、享受足球,傳遞足球正能量,提升全民幸福感,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增強城市凝聚力。(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足協、職業足球俱樂部)
加快足球專業人才培養
1.加強足球專業人才培訓。運用“網際網路+”等現代科技手段,加快城市足球教練員、裁判員、競賽管理人員、校園足球參與學校校長、校園足球活動指導員、足球記者、科教醫務人員、足球賽事轉播團隊等專業隊伍建設。市足協各專項委員會定期組織上述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搭建高層次培訓平台,依託國際足球組織機構和中國足球協會培訓平台,發揮我市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提升足球人才培訓水平,提高我市足球專業人員綜合能力。(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足協)
2.暢通足球專業人才成長渠道。出台優秀足球運動員退役後的職業培訓和轉崗,以及其他優秀足球專業人才就業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更多有潛質的人才從事足球工作。對入選國字號球隊,並在國際比賽中取得較好帶隊成績的教練員以及國際級裁判員等特殊人才,給予市管專家榮譽稱號、享受市政府專項津貼等待遇。(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體育局、市足協)
3.構建專業人才科學考核機制。加強足球人才培養過程化管理,科學合理設定考核指標,不斷提升考核工作效能。(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體育局、市足協)
規範足球場地建設管理
1.加強專業足球場地建設。逐步對全市現有足球場進行提檔升級。新建擁有6萬座的國內頂級、世界領先的專業足球比賽場館。按照中國足球協會相關標準,將塔子湖足球青訓中心建設成為國家最高級的青訓中心。市、區級青訓中心設施全面升級,各類功能用房規劃布局齊全、設施設備完善。嚴格按照安保要求,在專業足球比賽場地配備標準的安防設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設施齊備。(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足協)
2.增加社會足球場地數量。根據我市足球發展需要,研究制訂全市足球場地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建設足球娛樂、訓練場地,最大限度滿足市民開展足球運動特別是青少年參與足球項目的需要。對全市體育用地空間布局規劃中的體育用地,優先規劃建設足球場。大力新建社區足球場地,在遵循相關專項規劃的前提下,在公園、江灘、河灘、濕地、生態隔離帶等適宜地帶,實現綠地與五人制、八人制足球場等足球設施的綜合開發和複合利用,方便市民參與足球運動。積極向上級相關部門申請支持,爭取全國範圍統一新建的7萬個足球場地更多落戶我市,重點布局在中國小校和各級青訓中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規劃局、市環保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林業和園林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教育局,各區人民政府,市足協)
3.加大足球場地建設政策扶持力度。對社會資本投入足球場地建設,落實土地、稅收、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加強對社會足球場地的管理和利用。對於新建的大型足球場館,在規劃設計階段可以合理布局配套商業設施,將商業運營收入作為球場運營資金來源之一。(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國土規劃局、市環保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財政局、武漢地產集團)
4.提高場地設施運營能效。通過委託授權、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專業的社會組織或者企業為公共足球場地提供運營維護服務,降低運營維護成本。促進公共足球場低價或免費向社會開放。(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足協)
完善經費投入機制
1.加大財政投入。根據事權劃分原則,財政投入主要用於足球場地建設、校園足球、青少年足球訓練、女子足球、職業足球、國家級青訓中心創建、教學科研、足球雲平台建設等方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對大型足球場館的財政支持力度,保證其正常運營。體育、教育等部門在安排相關經費時,應當對足球改革發展給予傾斜,提高獎勵標準,鼓勵辦賽參賽。建立財政投入績效評估機制,確保經費用好、用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足協)
2.成立足球發展基金會。由政府主導,設立武漢市足球發展基金會。基金會作為非營利性法人,依法開展募捐、接受捐贈並資助足球公益活動。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精神,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條件向體育事業的捐贈資金,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政府安排專項啟動資金,並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市體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武漢市足球發展基金,用於支持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和足球公益活動開展。(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市足協)
3.加大協會市場開發力度。市足協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設立下屬商務公司,廣泛開展足球基地的運營、各級各類賽事的市場開發等,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公司收益應當主要用於協會公益事業發展。(責任單位:市足協、市體育局、市財政局)
4.鼓勵社會力量發展足球。引導有實力的知名企業和個人投資職業足球俱樂部、贊助足球賽事和公益項目,拓寬俱樂部和足球發展資金來源渠道。(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足協)
保障措施
(一)加強足球改革組織領導。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足球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體育局。各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風景區、化工區管委會,下同)要成立相應的足球改革發展工作領導機構,認真落實在校園足球、足球青訓、社會足球、專業人才培養、足球場地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任務,推動我市足球改革持續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各區人民政府,市足協)
(二)加強足球頂層設計。將足球事業發展納入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制訂《武漢市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30年)》《武漢足球五年振興計畫》《武漢市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並推動實施。(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改革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足協)
(三)加強行業作風建設。加強足球領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足球隊伍精神作風和意志品質的錘鍊。堅決反對興奮劑,杜絕假球、黑哨,提倡文明參賽、文明觀賽。(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足協)
(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引導新聞媒體正面宣傳武漢足球,塑造良好形象,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建立突發情況應急應對機制,及時高效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維護武漢城市形象。(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市足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