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據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嚼食檳榔的人口急劇的在成長,在台灣估計已超過260萬人;嚼食檳榔者之平均年齡層亦有逐漸下降之趨勢;而嚼食檳榔之普遍性也從低社會經濟地位和勞動階級人口,擴展到白領階級高知識分子。檳榔為「紅唇族」的最愛,農民眼中的「綠色黃金」,但它卻是台灣人民健康和水資源的最大殺手。根據統計台灣5萬多公頃的檳榔園(相當2個台北市大),除每年造成水資源損失約40億公噸及嚴重破壞林地外,光輝的旗幟徵文1500台灣人一年花費在吃檳榔的金額更高達900多億,相當於半條高速公路之造價,相當驚人。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更使得台灣人之口腔癌,躍升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列。因此如何推動檳榔防治工作,減少人們嚼食檳榔之嗜好,亦成為衛生單位的工作重點之一。
生理危害
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食用過量會產生中毒症狀,電壓力鍋什麼牌子好輕則興奮、眼神呆滯、全身發抖、走路不穩、行為怪異或粗暴;重則導致急性精神病,包括幻聽、自我膨脹、被迫狂想、譫妄亂神等。
經濟危害
隨地吐檳榔汁,會被取締罰款;食用檳榔價錢昂貴,增加支出負擔;醫療費用。
社交危害
吃久了,牙齒變黑、嘴巴變紅,外觀相當不雅。
環境污染
隨地吐檳榔汁不但污染環境有礙觀瞻,吐出檳榔汁中的細菌會隨風飄散,吸入大眾的肺里。
水土保持
由於檳榔樹屬淺根性,大量面積種植,會嚴重破壞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