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古蹟
在中國歷史上,“身騎猛虎還從容”的明朝嘉靖年間刑部尚書樊瑩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為官清正廉潔,因一生不畏強權,嫉惡如仇,曾一舉罷撤1700多名貪官腐吏而傳載《明史》。
而樊瑩正是常山繡溪(今何家鄉)人。
何家鄉人文資源豐富。坐落於樊家村的尚書坊系四柱三間五樓木結構牌坊尚書坊便是在明嘉靖25紀念樊瑩而建立。它是常山唯一一座名臣木質牌坊,也是目前浙西地區唯一的明代結構牌坊。
樊氏宗祠又名“博龍祠”,距離尚書坊100米左右。因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細、布局合理,堪稱江南一絕。
此外,位於何家鄉樊家村湖澄的湖澄祖廟始建於宋朝,名為“保偃王東山廟”。後經拓建為“永軍寺三賢堂”,是樊瑩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
廉政教育基地
2005年,常山縣提出建設“廉吏之鄉”構想,樊瑩故居被正式命名為廉政教育基地。2013年,何家鄉更是謀劃打造“清官樊瑩故里——何家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為傳遞以廉為榮的正能量,自2012年下半年,常山縣以樊瑩的廉政歷史事跡為藍本,開始創作編排廉政越劇《清官樊瑩》(後改為《清簡樊瑩》)。
2013年1月31日,《清簡樊瑩》在常山縣青少年宮首演。此後,還邀請了一級編劇、一級導演陳偉龍來常指導,對《清簡樊瑩》進行進一步打磨。
目前,該劇已入選省戲曲節精品節目。
清官文化品牌
樊瑩一生清廉剛正,執法嚴峻,受到歷代人民的傳頌。特別是隨著《清官樊瑩》戲曲的傳播,樊瑩的知名度愈來愈高,樊瑩傳奇的藝術價值與日俱增。
近年來,常山縣始終以宣傳弘揚樊瑩精神、清官文化為重點,大力弘揚並推廣為官清廉的廉政文化。目前,常山縣除繼續組織《清簡樊瑩》的巡演,還在爭取以樊瑩為主要事跡的電視劇儘早開始籌拍,全面打造樊瑩清官文化品牌,助推經濟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