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台學說

槽台學說,關於地殼(基本)構造單元及演化規律的理論。在板塊構造學說出現以前的一個多世紀內,有關地殼演化的占主導地位的理論是槽台學說,是固定論的代表。儘管板塊理論已被廣泛接受,今天槽台說的一些觀點仍有借鑑意義。

發展歷史

1859年,美國地質學者J.Hall發現,阿巴拉契亞山脈北部強烈褶皺的古生代淺海相地層厚達12km以上,較此山脈以西同時代無褶皺的地層厚10-20倍,據此提出地槽的概念。

1885年,奧地利地質學者E.Suess提出地殼上存在一些穩定地區,其上的沉積層平緩,地貌平坦。他把這種地殼上穩定的、自形成後不發生褶皺變形的地區,稱為地台。

1900年,法國奧格明把地槽和地台統一起來,認為二者是地殼上兩個基本構造單元,不可分割,形成了槽台學說。

地槽與地台

地槽

地槽是長期持續沉降並接受巨厚沉積的帶狀活動構造單元。早期主要表現為地殼上形成深坳陷,這種深坳陷可以被沉積物所補償,從而形成被巨厚沉積物所占據的沉降帶,也可以不被沉積物所補償,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強烈褶皺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地貌特徵:常為宏偉的長條形山脈,地形切割較強。

地質特徵:①地層沿地槽走向呈狹長帶狀分布,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地槽發育階段沉積物以海相沉積為主,有時還可出現半深海相和深海相沉積;沉積物分選性較差,沉積厚度很大;岩性、岩相和厚度變化顯著;地槽中經常可見一些特有的沉積建造,如硬砂岩建造、復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等。地槽型沉積建造往往伴隨褶皺遭受一定程度的區域變質作用。②岩漿活動劇烈。一般早期以基性—超基性岩漿的海底噴發與小型侵入為主;中期以中酸性—酸性岩漿的大型侵入為主;晚期為鹼性系列的噴發活動和小型淺成侵入活動。③礦產以內生礦產為主。

地台

地台是地殼上相對穩定、具有明顯雙層結構的地區。上構造層由未變質的、產狀平緩和厚度較小的沉積岩層組成,一般稱為沉積蓋層;下構造層由巨厚的強烈褶皺的變質岩和岩漿岩組成的複雜岩系,通常稱為結晶基底或褶皺基底;褶皺基底與沉積蓋層之間由一個明顯的區域性角度不整合隔開,標誌著地台的褶皺基底與沉積蓋層具有完全不同的發展經歷,分別代表兩個不同的大地構造發展階段。
地貌特徵:地勢平坦、起伏不大,以平原、盆地、高原為主。 地質特徵:①地台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其雙層結構下構造層為基底岩系,由經過褶皺和變質的前寒武系組成,上構造層稱蓋層,由顯生宙岩系組成,以沉積較薄、構造變形較弱和岩石未變質為特點。地台蓋層的沉積建造是在相對穩定的構造環境中形成的,岩性一般比較單一,結構也較均勻,以砂質、泥質和碳酸鹽岩為主,海相沉積物居多,也有部分陸相沉積。常見石英砂岩沉積組合、鋁土鐵質沉積組合、含煤沉積組合等。②地台岩漿活動較微弱,一般出現兩種類型,一類是淺成的小型侵入體,一類是大片的玄武岩流。③以鐵、錳、磷、鋁、煤、等為主的外生礦產豐富。

局限性

將地殼劃分為地槽和地台兩種基本構造單元不足以概括全球地殼的構造類型,各級構造名稱繁雜,使地槽的概念陷於混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