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基本資料
12歲開始學文明戲,16歲改拜丁宛娥為師, 入兒童申曲班,丁夫姓楊, 遂起藝名為楊飛飛。1938年拜丁婉娥為師,“文革”後重建寶山滬劇團,先後擔任團長、顧問。
40年代已在《叛逆的女性》等劇中扮演角色。1948年與趙春芳、丁國濱等組建勤藝滬劇團並任團長,建國後先後主演了《家》、《雷雨》(飾四鳳)、《為奴隸的母親》(飾春寶娘)、《賣紅菱》(飾范鳳英)、《妓女淚》(飾金媛)、《張鳳山賣布》(飾張妻)、《劉胡蘭》(飾劉胡蘭)、《第二次握手》(飾丁潔瓊)等戲,以演出悲劇見長。“文革”後重建寶山滬劇團,先後擔任團長、顧問。
2012年5月21日凌晨1點35分在靜安區中心醫院逝世,享年89歲。
唱腔特點
楊飛飛嗓音寬厚洪亮,幼年時愛模仿京劇大花臉的唱腔,被同行姐妹稱為“小金少山”,這使她無意中注意了發聲的共鳴。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她在繼承滬劇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越劇、錫劇、評彈、蹦蹦戲等劇種的成分,創造了以柔和為特色的楊派,其唱腔補實無華、委婉親切,十分講究感情的真摯細膩。她善於以情制腔,唱腔具有廣泛的流傳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妓女淚》中的“金媛自嘆”,因有八種曲調組成,故稱“楊八曲”對滬劇藝術發展作了貢獻。
藝術人生
文明戲
楊飛飛原籍浙江寧波,生於1923年,她本來姓翁,名叫鳳清,小名阿清。父親原是南貨店店員,後來常年失業。母親又有殘疾,只能在油燈下給人家做襪頭,難以養活他們兄弟姊妹6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楊飛飛八九歲時,就想自謀生路,賺錢餬口。她和鄰居幾個女孩子接連幾家廠詢問想當童工,都因年紀小沒有結果。
楊飛飛雖然沒有條件讀書,但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卻相當強,只要看過的戲,她都會哼幾句。尤其那出《五子哭墳》,她最喜歡唱。楊飛飛長了個大嗓門,唱得又脆又亮。她13歲經人介紹,正式拜文明戲老先生吳鐵魂為師,學唱文明戲。
文明戲台上講的是蘇州話和國語(國語),老師對她講了情節,教了她12句國語台詞,她上台後居然一點也不怯場,台詞沒有講錯一句,而且講到“叔父你要救國民啊”的時候,雙腳朝地上一跪,雙手抱著叔叔的腳,眼淚奪眶而出。頓時台下一片唏噓。她初上台就演得這樣成功,以後戲裡的童子生就都讓她演。後來這個文明戲班子進入大世界演出。大世界的四個樓面,從一樓到四樓,各種戲劇都在這裡演出。當時藝人可以互相串場觀摩。楊飛飛像老鼠跌進了白米囤,一有空就往各個場子跑。什麼京戲、紹興戲、寧波灘簧,她看了都會哼上幾句,可惜文明戲以說白為主,整台戲沒幾句唱,滿足不了楊飛飛想演唱的表演欲。
丁婉娥
說來也巧,當時大世界底層有個兒童申曲班演出。演戲的都是和楊飛飛差不多年齡的少男少女。這下可把她迷住了,一次她在文明戲《王文與刁劉氏》里演配角,化好妝鑽了空子,跑到申曲場子看兒童班演的《殺子報》,這下可把她看呆了。差點誤了自己的演出,直到找到她的人把她推上文明戲的舞台,她才回過神來。這次誤場使不少人知道楊飛飛喜歡上了小囡班。有位有心人成全他,答應介紹她去拜創辦兒童申曲班的丁婉娥為師。但照當時規矩,要交100元拜師錢,這可難住了她。她哪裡拿得出這么多錢呢,幸虧丁老師了解情況後網開一面,免了拜師錢,只要舉行個儀式。楊飛飛喜出望外,買了香燭、饅頭、糕點,歡歡喜喜地對老師行了磕頭禮,進了兒童申曲班。當時楊飛飛才16歲,她被取了楊飛飛的藝名。有筱愛琴比楊飛飛去得還晚,年紀也比她要小五歲。這四個女孩子後來都成了活躍在滬劇舞台的著名演員。
楊飛飛在兒童申曲班受到比較嚴格的訓練,平時丁老師坐在當中,她和丁是娥立在兩旁。戒尺放在桌上。丁是娥當小先生一隻肩胛一隻肩胛地教她唱《摘石榴》,丁老師規定當天教當天會,如果背不出唱不好,戒尺是不留情的。好在小姊妹都會幫她,晚上大家睡覺一個閣樓里,她一遍一遍向丁是娥學,丁是娥不厭其煩地教她。清早,汪秀英又為她操琴練唱,小姊妹的這份情意,楊飛飛一直記在心裡。
楊飛飛雖然後進山門,但由於學過兩年文明戲,再加上刻苦用功,所以很快趕上了小姊妹們。那時她心目中的偶像是著名申曲社團文月社的女藝人筱月珍。筱月珍的唱刮辣鬆脆,聲震全場。有一次楊飛飛看她演《冰娘慘史》,在冰娘飛刀告狀時有一大段唱,筱月珍的起腔、送腔、甩腔的聲音像決堤的潮水般衝下來,音量寬洪,餘音繞樑,聽得楊飛飛為之傾倒,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從此她就為有朝一日也能像筱月珍那樣聲震全場而努力了。
鼎盛期
四十年代初,申曲已經進入西裝旗袍戲的鼎盛期,由著名演員筱文濱組建的文濱劇團尤為興旺。楊飛飛於1942年經人介紹,加入了被稱為“水泊梁山”的文濱劇團。這裡人才濟濟,光年輕的旦角就有王雅琴、石筱英、凌愛珍、顧月珍,眼看這些大姐姐一個個唱紅,楊飛飛心裡好不羨慕,她也憋足了勁,隨時尋覓著脫穎而出的機遇。
抗戰勝利後,文濱劇團已很難維持一枝獨秀的局面,邵濱孫和石筱英組建中藝滬劇團,丁是娥和解洪元、顧月珍成立上藝滬劇團,楊飛飛和她的愛人趙春芳也退出文濱劇團,自己挑大樑掛頭牌,合作樹起了正藝滬劇團的旗號。在正藝滬劇團第一個打炮戲《富貴貧賤》里,她以一曲“迷魂調”,再次走紅滬劇舞台。她演唱的“迷魂調”突破了這個曲牌原來的板式鏇律,創造性地造成高低音錯落有致、運腔纏綿悱惻的效果,迷住了無數觀眾,也使同行姐妹也都叫好不已。
楊飛飛的代表劇目主要演出於解放初期。當時戲曲事業正經歷歷史上難得的繁榮發展時期。她組建的正藝滬劇團已改名為勤藝滬劇團,也辦得熱鬧興旺。他們發揚滬劇善於貼近現實生活的特點,積極從老解放區引進《方珍珠》、《小二黑結婚》、《羅漢錢》、《小女婿》等進步戲,還先後推出根據中外小說名著改編的《家》、《茶花女》和《為奴隸的母親》,使劇團整體藝術水平上了一個新的台階。1956年北京首次召開戲曲音樂座談會,楊飛飛榮幸地作為滬劇界的唯一代表出席了會議。
從北京回來,楊飛飛更加意氣風發,她積極編演《兩代人》、《黛諾》、《陳化成》、《龍鳳花燭》等一連串新的現代戲。
藝術特色
楊派的藝術特色最主要的體現在楊飛飛主演的《為奴隸的母親》和《妓女淚》兩個戲中。《為奴隸的母親》根據三十年代左翼作家柔石同名小說改編。它揭露了中國農村典妻舊俗製造的人間悲劇,楊飛飛在劇中扮演被丈夫典出了3年復又返回夫家的春寶娘。她在表演上環環扣住了母愛這個主鏇律。在“被典離家”和兒子春寶分別這場戲裡,她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勞動婦女忍辱負重,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悲慘命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人物清泉般純潔甘美的慈母情懷。在租典期滿回家途中的戲裡,她又以真誠質樸的表演把人物既盼望回家過年與闊別三年的兒子春寶團圓,又難捨留在典主家中新生孩兒秋寶的矛盾心情絲絲入扣、動人心弦地展現出來。這場戲看來表現形式相當簡單,就只有她一個人在台上邊走邊唱,但卻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人物時悲時喜,柔腸寸斷,儘管對秋寶牽腸掛肚,卻還是一步步走近家門,她手裡拿著的一隻皮老虎的細節,更加重了人物的悲劇色彩,使人性中最偉大的母愛感情得以升華,觀眾看了無不潸然淚下。
因病去世
2012年5月21日凌晨1:35分,楊飛飛去世。
“我身只為滬劇生,留得楊派在人間。”在“上海的聲音”專場之後,楊飛飛給戲迷的絕筆中這樣寫道。楊飛飛是看到自己願望實現才離開的,所以她與戲迷的告別也是帶著微笑的。
2011年9月,楊飛飛受邀來到了朱彩玲小姐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辦的“流金歲月 .彩玲心聲”演唱會
2011年12月17日“上海的聲音”專場上演當晚,楊飛飛坐著輪椅來到現場,她清唱了幾句,中氣雖已不足,但仍引起觀眾的熱烈反響。時隔多月之後,上海滬劇院一位人士表示,“老人看到滬劇藝術後繼有人,她是發自內心地高興才唱的,其實當時她的身體已經不太好。”這是楊飛飛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2012年春節前,老人便因身體虛弱而住進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