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書是瓦房村幾個苗寨里第一個邁進中學大門的人,1976年升入國中的時候,家裡實在是湊不出5元錢的學雜費,在學校待了半年就回家扛起了鋤頭。1977年8月份的一個雨夜,原公社書記彭正祥找上門來。對楊紹書說:“以後不要下地幹活了,在家裡辦個識字班,我給你記一個壯勞力工分。喔,我是公社的彭正祥。一個月後,楊紹書的識字班便在自家的堂屋開張了。找木工刨了一張木板刷上墨汁就是黑板,兩塊木條搭上磚頭就是課桌。條件雖然簡陋些,好在不收學費,當天就有9個孩子來報名。楊紹書既教數學、又教語文,既教漢語、又教苗語,這個只有一個任課老師的雙語教學點前後堅持了整整18年。
1981年包產到戶,不記工分了,公社又幫楊紹書轉成了民辦代課教師,比種地收入高。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他的工資已沒法維持家裡四個孩子的開支,楊紹書也曾在暑假跑到廣西去挖煤。1995年,楊紹書的教學點合併到了華山國小,他也成了華山國小的一名民辦代課教師。學校的辦學條件變好了,可怎么上學卻難住了楊紹書和他的10多名孩子。華山國小距離華崗三組有4公里左右,有且只有一條“毛狗小道”,深藏在大山之中,荊棘密布、雜草叢生。這樣的上學路,別說年幼的孩子們,就連大人們走起來也艱難。楊紹書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帶著鐮刀、鋤頭,斬荊棘、刨石梯、搭藤索,硬生生用雙手給孩子們開出了一條小道。這些年來,每隔一兩個月,他都要帶上工具對這條小路進行清理,方便孩子們上學。
22年來走過的路程大致相當於繞地球赤道一圈。天雨路滑,他就把走不動的孩子背在背上;有的孩子餓了,他隨身攜帶著乾糧。正因為有了楊紹書的堅持,從1977年開始,華崗三組的適齡兒童沒有一個在國小階段失學、輟學。
學校現在53名學生中有22個是苗族孩子,而6位老師中只有楊紹書一人通曉苗語。“苗族孩子從學前班到一、二年級,都需要在楊老師的輔導下進行語言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