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炫之

楊炫之

楊炫之(學界尚有陽炫之、羊炫之等說法,尚待爭議),關於他的具體生卒年,尚未有統一說法。元魏北平(河北滿城)人。曾任奉朝請、期城郡守、撫軍府司馬、秘書監。 於547年(東魏武定五年)經北魏舊都洛陽,時在喪亂之後,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佛寺,已大半被毀,因作《洛陽伽藍記》,記述佛寺園林的盛衰興廢,兼及北魏都洛陽期間政治及民俗等多方面情況,於當時豪門貴族、僧侶地主的豪奢極欲淫佚,寓有評譏之意。文筆穠麗秀逸,駢中有散,頗具特色,而且具有史料價值。伽藍:即梵文“僧伽藍”略語。佛寺的意思。北魏的統治者好佛寺,王侯貴族,豪強競相營造佛寺,一則為奉迎帝王世家,二則也是昭顯自己的富貴。作者激烈反對佛教,深感洛陽的盛衰,作此文以展示自己的排佛之意。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北魏散文家。楊或作陽,又誤作羊,元魏北平(河北滿城)人。曾任奉朝請、期城郡守、撫軍府司馬、秘書監。博學能文,精通佛教經典。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楊炫之行經北魏舊都洛陽,時在喪亂之後,目睹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之佛寺已多成廢墟,深有所感,乃著《洛陽伽藍記》一書,記錄洛陽及城郊諸大寺之建寺緣起及建築結構、北魏時洛陽佛寺園林興衰梗概,並且還記載了當地人物、風俗、地理及傳聞掌故,文中揭露北朝貴族官僚窮奢極欲,寓有譏評之意等。其文筆艷麗秀逸,敘事繁而不亂,駢中有散。

著作簡介

《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簡稱《伽藍記》,是北魏遷都鄴城十餘年後,撫軍司馬楊炫之重遊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況歷史變遷寫作的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歷史和人物故實類筆記,成書於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洛陽伽藍記》因其富有創意和個人才情,而成為現存文學史典籍中寺塔記的典範之作。後世將《洛陽伽藍記》與酈道元的《水經注》、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並稱為我國北朝時期的三部傑作。

本書在結構上採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書合本子注之體,即正文與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內容組織得有條不紊。在歷代正史的“藝文志”中皆有本書著錄,但本書祖本早已佚失。現所見的《洛陽伽藍記》都為以宋刻本為祖本,源流頗雜。《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

對於該書的研究自20世紀以來已取得不少成果,特別是文學、史學、城市規劃建築等方面。一般認為,在宗教佛學、中古文學、語言學、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領域,本書尚有不小的研究空間。在傳播影響上,《洛陽伽藍記》早有日、韓、英等若干語種譯本,在國際漢學界有一定的地位。

此外,音樂人方文山、周杰倫以其為背景創作演繹的歌曲《煙花易冷》流傳一時,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該書影響力。

史書記載

陽炫之。北平人。元魏末為秘書監。見寺宇壯麗損費金碧,王公相競侵漁百姓。乃撰洛陽伽藍記,言不恤眾庶也。後上書,述釋教虛誕有為徒費,無執戈以衛國有饑寒於色養。逃役之流仆隸之類。避苦就樂非修道者。又佛言。有為虛妄皆是妄想。道人深知佛理。故違虛其罪。故又廣引財事乞貸貪積無厭。又雲。讀佛經者尊同帝王。寫佛畫師全無恭敬。請沙門等同孔老拜俗。班之國史。行多浮險者乞立嚴敕知其真偽。然後佛法可遵師徒無濫。則逃兵之徒還歸本役。國富兵多天下幸甚。炫之此奏。大同劉晝之詞。言多庸猥不經周孔。故雖上事終委而不施行。而奕美之徹於府俞。致使淨游浪宕之語。備寫不遺。斯仍曲士之沈鬱。非通人之留意也。

身份考證

據周祖謨先生考證,楊炫之本名當為陽炫之,是陽休之的弟弟或從弟,楊(楊)字為陽(陽)字的形訛,羊字則為楊字的音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