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信息
姓名:楊濤
性別:男
學位:博士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岩石磁學,主要從事地震斷裂帶物理化學行為的磁學回響研究
2. 專家簡歷
學習經歷:
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博士
1996年9月至2001年6月 防災科技學院(原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套用地球物理系
工作經歷:
2015年12月至今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
2016年8月至10月 國際大洋發現計畫(IODP) 362航次 船上古地磁學家
2011年11月2015年11月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 荷蘭烏德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 訪問學者
2012年4月至5月 綜合大洋鑽探計畫(IODP) 343航次 船上古地磁學家
2008年7月2011年10月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2006年8月至9月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訪問博士生
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 陝西省地震局乾陵地震台
3. 承擔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日本海溝板塊匯聚與地震活動的磁學記錄—IODP 343航次 後研究(2015-2018)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地震斷裂帶物理化學行為的磁學回響研究(2013-2015)
(3)科技部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遠東地區地磁場、重力場及深部構造觀測與模型研究》(2011DFB20210)第三(4)專題“綜合地球物理剖面測量與模型研究” (2011-2013)
(5)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小江斷裂帶井下連續觀測研究(2011-2013)
(6)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岩石物性測試新技術套用研究(2009-2011)
4. 學術論著
[1]Yang T., Yang X.-S., Duan Q.-B., Chen J.-Y. Dekkers M.J., 2016. Rock magnetic expression of fluid infiltration in the Yingxiu-Beichuan fault (Longmen Shan thrust belt, China).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17(3): 1065–1085.
[2]Yang T., Dekkers M.J., Zhang B., 2016. Seismic heating signatures in the Japan Trench subduction plate-boundary fault zone: evidence from a preliminary rock magnetic ‘geothermometer’.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5 (1): 332–344.
[3]Yang T., Mishima T., Ujiie K., Chester F.M., Mori J.J., Eguchi N., Toczko S., Expedition 343 Scientists, 2013. Strain decoupling across the décollement in the region of large slip during the 2011 Tohoku-Oki earthquake from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81: 31–38.
[4]Yang T., Chen J.Y, Yang X.S., Wang H.Q., Jin H.Q., 2013. Differences i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ragments and matrix of breccias from the rupture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Relationship to faulting. Tectonophysics, 601: 112–124.
[5]Yang T., Gao J.T., Gu Z.W., Dagva B., Tserenpil B., 2013.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density and magnetization) of rocks from the Suhbaatar-Ulaanbaatar-Dalandzadgad geophysical profile in Mongoli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3, doi.:10.1155/2013/791918.
[6]Yang T., Chen J.Y, Wang H.Q., Jin H.Q., 2012. Rock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ault rocks from the rupture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the Zhaojiagou outcrop, Beichuan County (Sichuan). Tectonophysics, 530–531: 331–341.
[7]Yang T., Chen J.Y, Wang H.Q., Jin H.Q., 2012.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ault rocks from the Yingxiu–Beichuan fault: Constraints on temperature rise within the shallow slip zone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50: 52–60.
[8]Yang T., Liu Q.S., Zeng Q.L., Chan L.S., 2012.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heavy metals of urban soils with different soil types and environmental settings: implications for magnetic mapping.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66(2): 409–420.
[9]Yang T., Zeng Q.L., Liu Z.F., Liu Q.S., 2011.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road dusts from two parks in Wuhan city,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apping urba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77: 637–648.
[10]Yang T., Liu Q.S., Li H.X., Zeng Q.L., Chan L.S., 2010. Anthropogenic magnetic particle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road dust: mag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4(9): 1175–1185.
[11]Yang T., Liu Q.S., Zeng Q.L., Chan L.S., 2009. Environmental magnetic responses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evidence from the lake sediments in the East Lake, Wuhan, China.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79: 873–886.
[12]Yang T., Liu Q.S., Chan L.S., Cao G.D., 2007. Magnetic investigation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in urban topsoils around the East Lake, Wuhan city, China.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71: 603–612.
[13]Yang T., Liu Q.S., Chan L.S., Liu Z.D., 2007. Magnetic signature of heavy metals pollution of sediments: case study from the East Lake in Wuhan, China. Environmental Geology, 52: 1639–1650.
[14]楊濤, 高金田, 顧左文, Dagva B., Tserenpil B., 2014. 蒙古國蘇赫巴托爾—烏蘭巴托—達蘭扎達嘎德剖面岩石物性基本特徵. 物探與化探, 38 (5): 943–948.
[15]楊濤, 王紅強, 金海強, 2011. 斷層岩磁學研究及其意義. 地球物理學進展, 26(3): 876–884.
[16]楊濤, 2011. 應力作用對岩石磁性的影響. 地球物理學進展, 26 (4): 1175–1185.
[17]楊濤, 劉慶生, 吳耀, 等, 2006.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CCSD)主孔100~2000m區間磁化率的變異特徵及其地質意義. 岩石學報, 22(7): 2089–2094.
[18]楊濤, 劉慶生, 李西京等, 2005. R/S分析及其在地震磁效應研究中的套用. 中國地震, 21(4): 519–525.
[19]楊濤, 劉慶生, 付媛媛等, 2005. 涇陽Ms4.8級地震磁效應高階統計量方法研究. 地震, 25(1): 97–102.
[20]楊濤, 劉慶生, 付媛媛, 等, 2005. 隴西及其周邊地區地震活動與震磁效應的高階統計量方法研究. 華北地震科學, 23(1): 52–56.
[21]楊濤, 劉慶生, 付媛媛, 2004. 震磁效應研究及進展.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5(6): 63–71.
相關詞條
-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是一個有著數十年發展歷史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成立的工商部地質調查所和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
發展歷史 科研條件 建設成就 現任領導 -
趙愛華[中國地震局研究員]
趙愛華,男,博士,研究員,1983年獲中國礦業大學地球物理學學士學位,1997年獲中國礦業大學套用地球物理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
簡介 學術團體 科研項目 近年發表論著 -
陳桂華[中國地震局副研究員]
陳桂華,男,1977年2月生,江西吉安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活動構造研究室(國家地震活動斷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活動構造、構造地貌、3S...
人物介紹 -
於紅梅[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
於紅梅:女,1981年生,副研究員,博士。
人物簡介 研究方向: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代表論著: -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活動構造研究室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活動構造研究室,是為了監測地震而建立的一個組織機構。
基本概況 學科建設 工作業績 主要課題 -
地震科學系
理工大學11 1050111 王亞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35 1050113 張萌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36...石油大學3 1050111 梁明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4...
系部簡介 歷史沿革 人才培養 師資力量 教研設備 -
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
、中國青科協會長中科院副院長、院士、研究員委員:(排名不分先後)王濤國家...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青科協會長 中科院副院長、院士、研究員王晨光明日報...計算機研究所智慧型機譯中心主任、研究員胡 偉 團中央統戰部部長、全國青聯秘書長...
獎項介紹 評獎規則 首屆名單 第二屆 第三屆 -
創新人才推進計畫
組織成員 創新人才推進計畫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由科學技術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組織成員 主要任務 經費使用 實施方案 示範基地 -
科技導報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侯立安 第二炮兵後勤...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張興贏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研究員 羅勇...、中國科學院院士 嚴陸光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杜善義...
辦刊歷史 辦刊條件 辦刊成果 文化傳統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