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楊村位於河北省隆堯縣宣務山北面,與霍莊相連最窄處相距300米。楊村是大村,分為:東楊、前楊、西楊、後楊和楊村共5部分,總稱楊村。原本為一個行政村,1961年劃為5個大隊。
其他信息
村內人口眾多。5個村緊緊相連,在楊村東方中學(原楊村中學)後操場有石塔(只不過被分為幾部分了)。楊村地理位置重要。考該村大元至治間彌陀寺碑文:在去今八百多年前,楊姓村民在此地開鋪設館以招攬南北過客,後漸為村莊,村以姓氏而得名。清乾隆間《唐山縣誌》記載,明、清時均在此設過驛站,為舊堯山縣五鋪之一,即“楊村鋪”,負責急遞總鋪(縣城)與柏鄉縣之間的公文傳遞等事宜。
向東到西董村,向北到鄰縣柏鄉縣西汪村,向西到染紅村,向南到霍莊,向西南到良村和大霍村,向東南到茅山營。向東北到西里村。3、天津市武清區 主城區所在地 海門要塞—— 楊村
詩寫楊村
春風東來河水混,驚沙走石天地昏。
舟人喧呼怒濤涌,海若成斗辟龍奔。
首船咫尺不得上,去路倉皇安可論?
船欹幾側坐未穩,乘月夜過蒲溝村。
這是明天順八年(1464)進士吏部尚書李東陽乘舟北上,在楊村遭風阻,觸景生情為後人留下的警世絕句。那時在楊村便可看到潮水的起落,亦可聞到虎嘯般的浪滔聲。五百多年前,楊村確在海邊,可見歷史的變遷有多么大。
楊村的由來
何以稱楊村?史學界眾說紛紜。一說,因楊姓首先在此定居,故名;二說,因宋主帥屯兵於此,故名;三說,因當地漢民為宋軍報信“揚旗為號”,故名;四說,因漕船遇風要“楊帆過村”,故名等等。不管是那種說法站得住腳,成村於元代以前,是肯定無疑的了。遠至唐天寶元年(742)地圖上就有楊村的標名了。隋煬帝開鑿運河,這裡及“始落聚繁”人口繁衍興盛。因系夾河成村,河東稱“東楊村”,河西稱“西楊村”。早在元朝中統二年(1261)就“在楊村立管領珠子民匠官”。那時於河水清澈甘甜。盛產魚蝦,尤以蚌奇,個大肉肥。長的珍珠自然純正,成為上品。管領珠子民匠官,專司珠子採購、篩選,作為貢品送入宮中,用以製作鳳冠霞佩等裝飾用品,深得宮中及滿朝文武的青睞。河中河蚌俯拾即取。
元定鼎北京後,進行大規模的南糧北調,楊村遂成為重要的漕運樞紐,曾設“楊村碼頭”於岔河口。從金、元兩朝開始,“遂取東南之,以實京師。”成歷代朝廷的明智舉措。楊村已具有“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治天下之貨”的優勢,故為“漁運商船往來之沖”。明清兩代,在此設管河主簿,楊村驛丞,營汛千總,巡檢等。在元明清三代漕運發展史上,楊村作為歷史的見證,閱盡了“舟集三沽”、“潞水帆檣”,商販百貨雲集的壯觀繁榮景象,令今人向來為之陶醉。
戰略意義
楊村據津京之要衝,歷來為兵家用武之地。早在隋大業八年(612),“遂帝楊廣發大軍征高麗,南方官兵由水陸過泉州,溯潞河達涿郡。”就從這裡通過。明建文三年(1401)“平安在楊村戰敗燕將李彬。”宣德元年(1426)駕征高煦駐蹕於楊村。清鹹豐三年(1853)參贊大臣僧格林沁進駐楊村。十年(1860)“英法聯軍一萬六千人自津北犯。楊村、蔡村、河西務等地被洗劫。”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月,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聯軍1200人,由天津乘火車進犯北京,在楊村被義和團兩次攔擊,慘敗返津。”七月,官至總兵的邦辦北洋軍務大臣宋慶,在八國聯軍犯北時,他逃往楊村,在楊村稍事抵抗,敗逃通州,後病死。八月,聯軍18000人,從天津北犯,楊村、河西務等遭洗劫。直隸總督裕祿在楊村受傷,退到蔡村,深感無顏面君,自殺身亡。1925年12月,第二次“直奉大戰”戰於楊村。1940年8月,八路軍為配合著名的“百團大戰”,在楊村炸毀鐵路大橋。眾多的戰事在這裡發生,可見這裡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
楊村水會
水會即救火會,是民間自髮結合的一種消防組織。楊村自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京杭大運河重新開通後,各類店鋪、作坊、貨棧及酒肆、茶館毗連。一家不慎著火,殃及四鄰。
楊村共有五個水會,河西三個,河東兩個。河西三個是上善水局(現楊村九、十街屬地),保全水局(現楊村七、八街屬地)、靜安水局(現楊村五、六街屬地);河東兩個則是常德水局(現楊村一、二街屬地)和守望水局(現楊村三、四街屬地)。水會組織究竟始於何時,眾說紛紜無文字記載。
但是楊村的上善大街、保全大街,靜安大街、常德大街、守望大街命名皆緣於此,據此可知,楊村鎮水會由來久矣。楊村附近村莊如夾道村、北鄭莊、小東莊、上朱莊等村因沒有滅火機器,村子較小,人口又少,每當發生火災時,各村青壯年都擔上水桶到附近水局自願參加救火,如夾道村參加靜安水會,北鄭莊參加上善水會,小東莊、上朱莊參加守望水會等。
早年間,楊村辦理公益事業的區域劃分一直是以救火會為基準,故楊村一直是分為上善、保全、靜安、常德、守望五個段,各自獨立辦公,相當於現在的街村組織。
水會組織本著有難相扶,守望相助的精神,以預防、消滅火災、確保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為目的,公推有號召力並具有財勢的鄉紳為首事(也稱會頭),管段以內的成年男子均自願為會員。會員中身強力壯的青年是救火會主力,叫武會員,也叫武善。體質略差或家資略豐的青年稱文會員,也叫文善。文善遇火警發生時也不分晝夜,同樣奔赴火場,白日執旗,夜晚提燈維持秩序,敲鑼、搖鼓、傳遞火情,幹些力所能及的雜事兒。由於這些會員都具有較好的品德,雖然沒有一點報酬,卻依然是長年累月從不鬆勁地堅持在這個捨己為人的崗位上。各水會的所有滅火器材,象儲水用的大笸籮、水簸箕、水桶、扁擔、撓勾、銅鑼搖鼓、燈籠火把以及後來添置的滅火水槍、壓力噴水滅火器等都是用募捐、勸捐的方法逐年添置的。平時存放這些什物的地方,多利用廟宇空房。如常德水會就利用常德大街路東五神廟的東配殿,守望水會則利用河東藥王廟的北耳房,上善水會則利用北閣內原義倉舊址,後來上善、保全、靜安水會先後重建了會所,所需經費皆來自勸捐,老鄉們都認為“事關善舉”,本著樂善好施的傳統皆踴躍捐助,沒有一家不量力贊助的。
或有不慎,偶發火災,無論誰發現,立即敲起銅盆、鐵鍋等響器以緊敲亂點鳴金報警,鄰里鄉親皆奔走相告,救火會即緊鑼密鼓,集合管段會員。會員聞訊,馬上扔下各自活計,立即奔赴各自會所。他們穿上號衣、攜帶腰牌,分持應執工具,抬滅火器的、挑水桶的、執會旗維持秩序的(夜間持火炬燈籠),井然不紊,風馳現場,不需多大工夫,各友鄰水會,亦皆趕到。
幸賴群力,撲熄火災,即敲起二點慢板的鑼聲,謂之“倒鑼”,民眾聞鑼即知火熄。救火完畢各會退場,按遠近有序依次退離。受災人家無分老幼,皆跪道旁叩送表達謝忱。本段水會一般尚需滯留片刻,其意則在防死灰復燃。而各救火會不論付出多大精力,對受災戶作了多少貢獻,都是茶水不擾,毫釐不索。這種仗義品德多年來一直是相沿成習蔚然成風。每年一度的“文武善齊集”,是會員聚會的日子(一般多在春季)。這一天張羅盛宴犒勞武會員,並檢修所有滅火器材,為之備用。
1934年,七街清真寺遭雷擊起火,當時風雨交加,火焰熾烈,各段水會均聞訊趕到。只因殿高水遠,所有噴水滅火機都無能為力。正值眾水頭惶惶然束手無策之際,幸賴上善水會有新添置的“水龍帶”幾十米,將一端固結在滅火機上,另一端安上水槍機關。身強力壯、膽大心細的王永貴奮不顧身矯健地爬上前殿屋脊,手執機頭對準火源猛烈噴射。此時,風狂雷緊,火勢兇猛異常。全鎮五家救火會苦戰半夜,終將大火撲滅。
楊村水會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起到很大作用,對楊村百姓的安危做出不可忘卻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