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栽秧山歌》是1986年紅河州開展全州民族音樂集成調查活動時,哈尼族藝術家吳志明下鄉調研時偶然發現的,他堅信這是一種多聲部音樂。1988年,雲南藝術學院器樂系教授張興榮夫婦來到紅河縣,這獨特的音樂引起了他的重視。而後,他確認雲南哈尼族有八聲部音樂存在,這引起了國內外音樂界的廣泛關注。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歷史悠久,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的元陽縣的沙拉托鄉、牛角寨鄉、攀枝花鄉、馬街鄉、紅河縣的阿扎河鄉、綠春縣的戈奎鄉等哈尼族果宏人聚居的地方。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包括了歌頌勞動、讚美愛情、謳歌山野田園美景等方面的內容。曲目以《吾處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為有樂器伴奏和無樂器伴奏人聲幫腔兩種。哈尼族多聲部民歌的演唱場合多樣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間。伴奏樂器均由民間歌手自己製作,其中有三弦、小二胡、巴烏等。哈尼族多聲部民歌的唱詞結構以開腔用詞、主題唱詞、幫腔用詞三部分構成一個小的基本段落,其音樂形態在歌節結構、調式音列、調式色彩、調式組合和多聲部組成等方面都顯示出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