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梅花諜影:續篇》是文革手抄本之父最新力作!前作《一隻繡花鞋》暢銷三百多萬冊,開創當代諜戰文學之先河,改變電視劇《梅花檔案》曾創當年最高收視紀錄!《梅花諜影:續篇》首度精彩面世,再掀諜戰文學新高潮,續寫“一隻繡花鞋”新傳奇!
作者簡介
張寶瑞,1952年出生於北京,中國著名懸疑文學作家。歷任新華社北京分社總編輯,新華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張寶瑞先生是我國當代驚悚文學與諜戰文學的開山鼻祖,是“文革”期間手抄本的代表作家,被列入《世界名人錄》、《電國當代文學家藝術家辭典》等辭書中,《一隻繡花鞋》、《綠色屍體》、《落花夢》等膾炙人口的故事都是他的代表作,已累計出版三十餘部各類著作。他被國內外學術界譽為中國後現代文學的開拓者、中國當代諜戰文學之父。由《一隻繡花鞋》改編的電視劇《梅花檔案》曾高居當年收視率榜首,榮獲全國電視劇風雲獎,由此掀起了國內諜戰題材文學與影視創作的高潮;之後“梅花黨系列”的《秘密列車》、《告密者》也廣受觀眾好評。近年來,張寶瑞先生的藝術創作領域不斷拓展,除了小說之外,在戲劇、詩歌、書畫方面也有、了很高的造詣。他的作品已經走出了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不斷贏得聲譽。
圖書目錄
序茫茫文壇夜,敢為天下先
第一章終南春夢
第二章白薇復活
第三章往事如煙
第四章湖心鬼影
第五章紅杏出牆
第六章凌宅雲雨
第七章遠祭凶宅
第八章同命相憐
第九章再訪林宅
第十章精神療法
第十一章將計就計
第十二章搶婚風波
第十三章力斗黑熊
第十四章色情間諜
第十五章祈禱亡靈
第十六章斬斷風流
第十七章梅花飄落
跋神來潑墨任翱翔
附錄一回憶文革手抄本
附錄二最火手抄本,我第一個讀
附錄三我所知道的張寶瑞
後記
我和張寶瑞先生相識於20世紀70年代,神交已有40年。當時,我母親和他父親在北京汽車製造廠財務科工作。家住得很近,由於興趣相投,我們逐漸從近鄰成為好友。他創作的《一隻繡花鞋》、《落花夢》、《詠史七律詩102首》、《墨海淘沙》等著作,我都閱讀過手稿。1974年,我把他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鄒容》送給親戚唐平鑄先生。(唐平鑄早年留學日本,1936年回國投身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任解放軍報副總編和人民日報總編輯)修改指教。下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簡單地談一點感悟。
一、手抄文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恩格斯曾經深刻闡明:一個歷史時代離開我們越久遠,我們對它的認識就越清晰。今天,“80後”、“90後”的年輕人,盡情地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繁榮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對於“文化大革命”長達十年的動亂年代,沒有親身經歷,他們只能從歷史書中去了解這場浩劫。但是,對於我們這批年過花甲的倖存者,那一段悲慘痛苦的噩夢,已在心靈深處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我不得不重啟那扇沉重的記憶閘門……
1.建國以來日益加劇的文化極“左”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作家的創作自由。
1951年,對電影《武訓傳》和哲學家胡適進行了錯誤的政治批判。1955年,把作家丁玲、陳企霞打成“反黨集團”。作家胡風等人被誣陷為“反革命集團”,判刑入獄,殃及人數眾多。1957年,又把知識分子劃入“資產階級”範疇,釀成了極為嚴重的惡果。前總理朱鎔基、作家王蒙、艾青、劉紹棠、從維熙、張賢亮、高曉聲等一大批民族精英被摧殘,失去人身權利和創作自由,蒙受多年的冤屈。
1962年8月,長篇小說《劉志丹》被誣陷為“利用小說進行反黨,是一大發明”。作家、劉志丹的弟媳李建彤被撤職,開除黨籍,勞動改造多年。審稿人、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勛被撤職,下放到洛陽工廠。此案殃及了許多入。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掀開了,中國人民自此進入長達十年的苦難深淵。
2.“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禁錮,使作家隊伍和文學遭遇了重大災難。
1966年4月,林彪和江青炮製了《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要堅決進行一場文化戰線上的社會主義大革命,徹底搞掉這條黑線”。同年5月發布的《五一六通知》號召:“必須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指示,高舉無產階級文化革命大旗,徹底揭露那批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所謂‘學術權威’的資產階級的反動立場,徹底批判學術界、教育界、新聞界、文藝界、出版界的資產階級反動思想,奪取在這些文化領域的領導權。”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8月5日,毛澤東發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公開號召打倒以劉少奇主席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用“中央文革小組”實際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集體領導,把黨、國家和人民推進了史無前例的大浩劫。林彪大搞現代“造神”運動,竭力鼓吹“四個偉大”。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跳忠字舞,唱語錄歌,早請示,晚匯報,封建迷信的愚昧的狂潮泛濫成災。公檢法被砸爛,黨紀國法被踐踏。一大批開國元勛如劉少奇、彭德懷、賀龍元帥等被迫害致死。許多卓越的文學家、藝術家如吳晗、鄧拓、傅雷、田家英、老舍、田漢、孫維世、上官雲珠、羅廣斌(小說《紅岩》作者)等慘遭不測!許多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被斥為“封資修毒草”,遭受批判,禁止閱讀。全國人民只能看八個“樣板戲”和小說《金光大道》等。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傳統的東方百花園,變成了滿目淒涼的文化荒漠。
後來,江青、張春橋一夥又掀起了“批林批孔批周公”的惡浪,對身患癌症的周總理進行惡毒的影射攻擊,激起了極大的民憤天怨!
3.手抄文學的產生是對文化極“左”思潮的抗爭和吶喊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優秀文化傳統,創造了無數的文學經典作品。在廣闊無垠的文藝星海中,閃爍著永不熄滅的燦爛明星。從《詩經》、屈原《離騷》的誕生,到唐詩、宋詞、元曲,《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名著流傳至今,享譽世界。文壇巨匠魯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為世人所敬仰。“文化大革命”中“走資派”、“反革命”、“臭老九”的帽子滿天飛,億萬民眾生活在令人窒息的氣氛中。但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不可能被割斷和泯滅的。人民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文學作品的精神需求和渴望,就像壓在石板下的幼芽,遇到合適的氣候總會萌發。一批“地下工作”的文學青年應運而生,他們採取講故事、互相傳抄的形式發展民間文學。初步統計,在流傳的三百多種手抄本文學作品中,張寶瑞創作的《一隻繡花鞋》、《綠色屍體》、《落花夢》、張揚的《第二次握手》、北島的《波動》等流傳較廣。《第二次握手》歌頌了愛護知識分子和歸國華僑的周總理,被姚文元定為“大毒草”,作者被捕入獄,慘遭迫害。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不幸與世長辭,舉國哀痛。清明節前後,在南京、西安等地,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數百萬人民民眾深切緬懷敬愛的周總理,以詩歌、輓聯、漫畫、雜文、血書為武器,向江青、張春橋之流擲出投槍匕首,借古喻今聲討和揭露他們的醜惡面目。成千上萬的詩詞作者是普通的工人、學生和幹部。其中一首七言詩確切地反映出“地下文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紀念碑前灑詩花,詩刊不登報不發。莫道謠文篇篇載,此是人民心底花。”
偉大的1976年“四五”愛國民主運動被殘酷鎮壓後,“文字獄”遍於國中,到處追查圍剿“反革命詩詞”。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978年春天,《天安門詩抄》這朵文學史上的奇葩終於出版問世,閃爍著永恆的光輝!天安門詩歌產生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文學價值,不僅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文學智慧和膽識,而且拉開了新時期文學復甦的序幕。
二、張寶瑞文革手抄本小說誕生的艱難歷程
作家張寶瑞1952年8月23日出生在北京,童年和少年時期居住在東城區喜鵲胡同10號大院,自幼聰慧好學,天賦極高,在母親的潛移默化下,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少年時代,他已經閱讀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司湯達的《紅與黑》、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等,還拜訪過著名文學評論家何其芳先生。寶瑞所生活的喜鵲胡同10號大院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這是一個典型的四合院,住著十幾個人家。抗戰期間,一對年輕日本夫婦被殺,成為凶宅。特殊的環境氣氛曾經使寶瑞產生過幻覺,這也激發了創作靈感。10號大院西臨一處西洋式建築,很神秘,主體是一幢二層小洋樓,有地下室;院內有花園,生長著古槐樹和秋海棠,開花時飄來淡淡的幽香。他後來創作《一隻繡花鞋》時,這就成為梅花黨北京總部的原型建築。喜鵲胡同10號大院以及周圍的一些建築使他萌生了豐富的想像,後來都體現在一系列關於梅花黨的故事裡。
從1969年3月1日起,寶瑞在北京鐵合金廠做了十年爐前工。工作環境惡劣,滾滾煙塵,爐火熊熊,鐵水沸騰,這對他思想的磨鍊、意志的培養以及文學創作基礎的奠定卻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緩解工友們上班時的勞累與枯燥,從1970年起,他就在上夜班前給工友們現編現講故事,調動大家的勞動積極性。他當時講了多年的就是流傳最廣的關於梅花黨的系列故事,這是描寫建國前後我英勇的偵察員與國民黨敵特驚險曲折鬥爭的故事。故事引入入勝,富有感染力,有的用文字記錄下來,創造了“文革”時期獨特的手抄本文學。
1970年春,寶瑞只有18歲,已經寫完了四萬多字的小說《一隻繡花鞋》,然後就拿給親友們傳看。通過他的哥哥張寶林先生傳到內蒙古大草原插隊落戶的地方,西北當兵的表哥傳到部隊,一些同學傳到東北、山西、陝西、雲南等地。在陝北高原窯洞的油燈下,在山西忻縣村落的老槐樹下,在雲南橡樹園高大的橡膠樹下,在爐火熊熊的煉鋼爐前……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龐,一盞盞燭火搖曳的油燈,一支支簡陋的原子筆,一本本印有天安門圖案的日記本,人們就這樣如饑似渴地傳閱著那個黑暗年代如閃光的螢火蟲般的民間文學。我也在工廠偷偷地傳閱過《一隻繡花鞋》等手抄本。2012年4月1目,在北京紀曉嵐故居舉辦的張寶瑞書畫展開幕式上,中宣部出版局負責人張凡回憶自己當年曾經用一輛腳踏車換取一本《一隻繡花鞋》,可見當時洛陽紙貴到了後人難以想像的程度。
1974年夏天,寶瑞在給工友們講故事時又增加了不少內容,於是就把四萬多字的小說擴充到12.5萬字。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不幸與世長辭。1月11日寶瑞把他創作的長詩《恩來之歌》拿到我家朗誦,並把手稿贈與了我。同年3月,出於對祖國前途的憂慮,緬懷敬愛的周總理,我撰寫了雜文《三言兩語·貓與鼠》,署名“傻青”,即殺江青的寓意,借古喻今揭露和抨擊了江青、張春橋的醜惡面目和倒行逆施。我深知將面臨牢獄之災,在被逮捕的前夕,機智巧妙地將《恩來之歌》的手稿和我的詩詞、雜文原稿放在一個牛皮紙信封里,交給同室的摯友馬思澤先生(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先生之孫)妥為保存。直至1978年12月我獲得平反之後,他又交還給我。馬思澤先生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傳承的馬老正直、善良和剛直不阿的優秀品格。1957年,馬老發表了具有遠見卓識的《新人口論》,主張控制人口,實行計畫生育,但卻冒犯了最高權威。在氣勢洶洶的大批判面前,他義正詞嚴地聲明:“我雖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槍匹馬出來迎戰,直到戰死為止。”這充分表現了一個科學家為真理獻身的大無畏精神。馬老一身正氣,錚錚鐵骨,堪為晚輩的楷模。2007年2月19日,《恩來之歌》手稿終於“完璧歸趙”。
偉大的1976年“四五”愛國民主運動被殘酷地鎮壓後,我和被捕的“四五”鬥士們被拉到北京一些大學和體育場館“批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批鬥時,寶瑞的母親也在場,殘酷批鬥的場面使她的精神受到極大刺激。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火急火燎地回家把寶瑞在他的臥室張貼的悼念周總理的詩詞全部燒毀。寶瑞也把一些反映現實題材的手抄本手稿投進了工廠的冶煉爐里,化為灰燼。但是,《一隻繡花鞋》、《落花夢》、《國戀》等手稿,寶瑞冒著極大的風險珍藏到“文革”結束。
1979年3月寶瑞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進行了系統的理論學習。擔任新華社記者後,多年來他一直渴望自己在“文革”時期創作的《一隻繡花鞋》、《落花夢》等手抄本小說能夠正式出版。但是,文藝思想解放的歷程是艱難曲折的,所謂的“精神污染”和“資產階級自由化”陰影不散。他先後走了十幾家出版社,始終沒有一家出版社有膽識將這些手抄本轉換成為“光明正大”的出版物。一直到2000年10月,大眾文藝出版社慧眼識珠,寶瑞又增加了一些故事時代背景,將小說擴充到20.5萬字,由著名詩人汪國真先生作序,正式出版發行。小說剛一上市,就在圖書市場熱銷,連續3個月居全國文學圖書銷售榜首。在黃金書屋評選的一百多種最有人氣的圖書中,《一隻繡花鞋》位居榜首。之後,寶瑞弟迎來了的採訪熱潮。《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香港鳳凰衛視、英國《泰晤士報》、北京電視台等幾十家媒體進行了採訪和報導。2001年,小說被改成15集廣播劇,由廈門人民廣播電台與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文藝創作委員會聯合錄製,被評為2002年中國廣播劇獎。2003年由中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改編為26集電視連續劇《梅花檔案》,在全國熱播,引起熱烈反響。廣東省收視率達到20.14點,湖南省播出時最高收視率高達40點,成為影視界首部懸疑驚悚電視劇,並帶來手抄本文學作品和反特諜戰小說出版及影視作品的播出高潮。
三、張寶瑞手抄本小說具有很高的不可忽視的文學價值
常言道:文如其人。長篇小說彰顯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和風格。無風格的作者不可能成為大家。張寶瑞具有神童才子的天賦和獨特的人生體驗,因此他所創作的小說獨具特色,他是中國當代懸疑驚悚小說的開拓者。
張寶瑞創作的梅花黨系列小說,描寫了新中國成立後我偵察英雄與狡猾的敵特間跌宕起伏、懸念叢生的殊死鬥爭。敵特梅花黨組織的每個成員都文有梅花標誌,黨魁白敬齋有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梅花黨的二號人物黃飛虎也有三個風韻十足的女兒,號稱“六朵梅花”,手段各有千秋。1948年南京風雨飄搖之際,我黨地下工作者龍飛(小說男主人公)與白敬齋二女兒白薇同窗相戀後探知了白薇的身份,於是受地下黨委派潛入紫金山梅花黨組織總部,企圖偷取梅花黨組織人員名單的梅花圖,失敗後逃逸。從此梅花圖音信杳無,名單上的人名單成為懸秘……新中國成立後,上世紀60年代初期,大連市核潛艇設計圖外泄,老虎灘出現一個女屍,火葬場看門人假腿里發現了發報機。此時,重慶廢棄教堂的樓板上發現了一隻華麗的繡花鞋。種種跡象表明,已銷聲匿跡十餘年的梅花黨開始蠢蠢欲動……。我偵察英雄龍飛、肖克、南雲、路明、凌雨琦等針鋒相對,分頭出擊,由此展開了捨生忘死、驚險曲折的智斗故事。張寶瑞的小說主題思想鮮明昂揚,他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和對祖國人民無限的熱愛;他從小就以天下為己任,信奉“天下本天下人之天下,何為一人之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等信念,這種中華民族為了理想勇於獻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主義精神,充分體現在他嘔心瀝血、濃墨重彩所塑造的智勇雙全的偵察英雄龍飛身上。作者在謳歌“真善美”的同時,也精心刻畫了梅花黨骨幹白薇冷艷、虛偽、狡猾的形象,痛快淋漓地揭露和鞭撻了“假醜惡”。他的小說陶冶人的情操,堅定人愛憎分明的信念,充溢著熱愛祖國、勇於獻身的英雄氣概。
四、張寶瑞作品在中國文壇的歷史地位
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人物。古老而又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俄羅斯造就了列夫·托爾斯泰、果戈里、車爾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屠格涅夫、萊蒙托夫、高爾基等文學巨匠。中國西漢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得罪了漢武帝,慘遭宮刑,依舊忍辱負重,發憤著書,完成了52萬字的《史記》,被魯迅讚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曹雪芹因家庭衰敗而飽嘗人生辛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以堅忍不拔的毅力,歷經十年創作了不朽巨著《紅樓夢》。張寶瑞的青少年時代,正逢中國歷史遭受了苦難黑暗的“十年浩劫”,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英遭受了罕見的瘋狂暴行。文學創作被扼殺,思想自由被禁錮,良心被泯滅,真理被強姦。在八億人民噤若寒蟬的黑暗年代,寶瑞得益於母親的潛移默化的良好教誨,他勤奮好學,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神童的天賦,和一批堅強的文學青年“轉入地下”,創作出以講故事形式,撰寫手抄本,形成了特殊形態的文學作品,已經載入了中國文學史。 1971年至1973年,他創作的37萬字的長篇小說《落花夢》,是那個黑暗年代的叛逆作品。作者在故事情節上一反“革命文學”的套路,而是筆隨性情,恣意而為,勾勒出一個光怪陸離的天國世界,訴說金陵才子陳洪波前往東海尋找蓬萊仙境,卻在淒清悲涼的落花樓進入夢境,巧遇落花仙子駱小枝,兩人一見鍾情,於是偕伴同游天國。這部長篇巨著點燃斷代已久的古典小說的熊熊火炬,是中國後現代小說的嘹亮號角。
寶瑞才華橫溢,年僅18歲時就完成了一部《詠史七律詩102首》,談古論今,指點江山,悠悠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名人多攬入詩篇中。還完成了詩論《墨海淘沙》,電影文學劇本《鄒容》、《國戀》、《巾幗英雄》等。到1979年3月上大學前,年僅26歲的他已經完成了文學創作的第一階段。這一百多萬字的作品仍然以手稿的形式保存,直到2000年後才陸續出版問世。
寶瑞的第二個文學創作階段,是他上大學和畢業後在新華社擔任記者的時期,也是作品頗豐的鼎盛階段,出版了數百萬字的小說。這一階段他開拓了新的領域,創作了《八卦掌傳奇》、《醉鬼張三》、《西遁風雲錄》等九部長篇武俠小說,已結集為武俠小說系列《中華武林長卷》出版,並結識了金庸、梁羽生、蕭逸、柳殘陽、雲中嶽等武俠小說名家。蕭逸稱讚:“張寶瑞的小說情真意實,質樸無華,不失為武俠小說別開生面之作。這樣為保留中華武學文化精英的執著熱情,誠是不易而難能可貴。”《醉鬼張三》已被拍成電影,長篇小說《八卦掌傳奇》、《形意拳傳奇》等在台灣《力與美》雜誌上連載四年,風靡一時。近年來,他又鑽研書法和繪畫,創作了一千多幅神態各異的鐘馗和古代名人的畫作。2012年年4月在北京紀曉嵐故居舉辦了個人書畫展,受到美術界、書法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1990年,他創辦了“金薔薇文化沙龍”。二十多年來,沙龍聚集了汪國真、薛飛、司馬南、殷之光等各界文化精英,舉辦聯誼、研討、筆會等各種活動,為社會公益事業作出貢獻。參加者達數十萬人次。沙龍主席張寶瑞已被公認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近兩年,他還將部分手稿和作品捐贈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北京檔案館和中國現代文學館,為繁榮中國的文學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著名作家劉紹棠生前高度讚揚:“張寶瑞的小說是神來之筆,情真意切,他是改革開放時期的大手筆。”寶瑞也說:“不要因為峭壁是高的,而讓你的理想坐在峭壁上。關鍵要有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懷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十多年前,在《寶瑞真言》中,他曾賦七律《自鑒》:
悽厲半生苦語遲,滄桑笑對榜揭時。
繡花鞋落無人覓,落夢花飛有誰知?
醉鬼原來佯自醉,痴俠依舊青衫痴。
書魂孽海飄無定,望斷雲居有淚濕。
這首詩是他回顧40多年文學創作生涯的心聲和真實寫照。作為與寶瑞神交40年的知音和摯友,2011年8月23日是他59歲生日,我曾撰寫一首七律詩,特此錄下,作為結語:
五十九載筆耕忙,地下傳抄蘊奇芳。
董海川擊八卦掌,落花夢訴百縷香。
謳歌勁草生傲骨,讚頌恩來敞胸膛。
塑造鐘馗辟蹊徑,神來潑墨任翱翔。
2012年4月1619午夜
於北京昌平勁草書齋
(作者系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
序言
著名作家張寶瑞的“文革手抄本”小說《一隻繡花鞋》在2000年10月問世後,一石激起千層浪,震撼了文壇和民間,從而掀起了一系列“文革手抄本”的圖書出版熱和影視改編熱。他在自己創作的“文革手抄本”的基礎上整理的長篇小說,就像一株株珍貴神奇的異草紛紜展示在世人眼前。這些手抄本故事的產生和繁衍,手抄本的輾轉流傳,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眾所周知,“文革”期間,由於“四人幫”推行極“左”路線,文壇蕭條寂寞,但是中國人不滿於在文化沙漠中長途跋涉的饑渴,於是民間口頭文學不脛而走,各種手抄本應運而生,而且參差不齊。手抄本文學現象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因為它誕生於“文革”時期這一特殊的歷史環境中。
民間傳說也是文學創作的來源之一。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在山東淄博家鄉的柳泉旁,設一個茶攤兒,邀請路人,從他們肚子裡掏故事;某一日《聊齋志異》呱呱墜地。《西遊記》、《三國演義》、《三俠五義》、《水滸傳》等文學著作中的許多故事早已在民間流傳了若干年。我的朋友張寶瑞是當時“老三屆”的畢業生,20世紀60年代末正在北京鐵合金廠當爐前工,他的文學天賦很高,而且口才極佳。為了驅散工作的勞累與單調,調動工友的生產積極性,特別是為了防止大家在夜班時犯困打盹,他在工余便給工人們講這些故事,並創作了許多文學作品。“茫茫文壇夜,敢為天下先。”這種勇氣與精神是民族進步的動力,是險惡的社會環境與精神貧瘠之中的人們的精神食糧,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偉大!這些手抄本樸實、生動、真實,基本保持了原始的面貌,非常珍貴,正式出版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填補了中國文學史“文革”十年斷層中的一些重要空白。以前查閱各種版本的當代文學史中的“文革”時期文學作品,內容無外乎八個樣板戲、浩然的長篇小說《艷陽天》、《金光大道》,以及天安門詩歌等,總感到有一種擦肩而過的感覺。這世間,許多東西都可以沒有,但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和真實的歷史記載是不朽的!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儘管發生兩次“廢佛焚卷”事件,但是隋末的有志僧人靜琬在北京京西石經山毅然發起石刻佛經運動,歷經隋唐宋遼、金元明清一千餘年,經數萬僧人的磨礪,終於完成石刻大佛經,成為世界佛教史上一件驚天動地的壯舉,北京石經山雲居寺也被譽為“北京的敦煌”。秦始皇可以“焚書坑儒”,製造“煙雨驪山君子仇,成陽四百六十丘”的慘劇,但不久他的王朝就在“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變革中結束。司馬遷忍受宮刑,著出了輝煌的《史記》。李白可以不被唐玄宗重用,但是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文革”期間,極“左”路線使優秀文化倍受摧殘,百花凋零,但是在民間卻涌動著一條溫暖的潺潺小溪,好似報春花綴滿的小溪,儘管是涓涓溪流,卻充溢著蓬勃的生命力!
“文革”期間出現的口頭文學、手抄本現象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文化現象。據初步統計,目前流傳下來的手抄本有三百多種,一些同樣主題的手抄本又有多種版本。由於各種原因,作者匿名,傳抄者或用信紙,或用日記本,或在煤油燈下,或在課堂傳抄,有的輾轉傳抄上百萬人。這些手抄本在鄉村、城市、工廠、部隊,在山西、陝西插隊知青部落,在內蒙古大草原的蒙古包,在北大荒的黑土地,在雲南西雙版納的橡膠園,講述、傳抄。在陝北黃土高原的窯洞裡,油燈閃耀,人影晃動,講述人繪聲繪色地講著一隻繡花鞋的故事;在東北大興安嶺的篝火旁,遠處狼嚎悽厲,知青們正聚精會神地在聽《林強海峽》;在首鋼冶煉爐前,工人們正在如痴如醉地聽著《梅花黨案件》、《一隻繡花鞋》中我特工人員龍飛與風姿綽約的梅花黨女特務白薇曲折的經歷。 應當說,這種“文革手抄本”薰陶了整整一代人,在手抄本文學的土壤里成長起來一批優秀作家,如張寶瑞、劉心武、梁曉聲、王朔、劉震雲、史鐵生、甘鐵生、柯雲路、葉辛、鄭義、孔捷生、北島、舒婷等。
“文革”中的手抄本大致可分為五類:第一類是反特偵破題材,懸疑性強,有的具有一定的恐怖色彩。如張寶瑞的《梅花黨》系列,包括《一隻繡花鞋》、《綠色屍體》、《龍飛三下江南》、《金三角之謎》、《粉紅色的腳》等,還有其他作者的《林強海峽》、《一縷金黃色的頭髮》、《遠東之花》、《302號房間的秘密》、日本小說《第108尊美女塑像》等。第二類是反映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主題,如張揚的《第二次握手》。第三類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如北島的《波動》、靳凡的《公開的情書》、張新蠶的《紅衛兵日記》,還有其他作者的《九級浪》、《塔里的女人》等。第四類是神話、志怪、武俠等題材,如張寶瑞的《落花夢》等。第五類是不健康的作品,如《少女之心》、《曼娜回憶錄》等,描寫表哥表妹的初戀性體驗,對當時的青少年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就文學表現形式而言,“文革手抄本”也有劇本、散文、日記、詩歌等。詩歌有北島、食指、楊煉、芒克、顧城等人的朦朧詩,《白洋淀詩選》、張寶瑞的《恩來之歌》、童懷周主編的《天安門詩抄》等;劇本有《國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鄒容》等。
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人物,使原本不可能發揮的才能發揮出來。偉大的時代同時又造就偉大的作品,因為文學是入學,文學是時代的一面鏡子。
“文革手抄本”作品出版伊始,正像21世紀曙光初露一樣。但願它能給跋涉過那樣一種文化沙漠的人們,帶來一種難以割捨的懷舊情緒!但願它也能給現在的人們一些知識與啟迪,使人們在歷史的廢墟之中奮起!把這些有價值的作品奉獻於當代讀者,誠然是一項創舉。只要你誠心實意地擁抱太陽,太陽就會給你光和熱!
歷史是一首迴旋在人類記憶上的詩歌,而文學是一艘航船,裝載著現代人神奇和美好的思緒,駛向遙遠的未來。凝聚著一代人心血與熱情的口頭文學手抄本也應載入中國文學史,而著名作家張寶瑞和他的手抄本經典著作尤其不能例外!
(作者系著名詩人、書畫家、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