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梅家大院(即汀江圩華僑建築群)位於廣東省台山市端芬鎮大同河畔,於1931年由當地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大院占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由於當地梅姓股東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稱。
設計風格
由於始建之初,其規劃設計是業主將各自旅居國的風情和建築特色融入於中華建築藝術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築物既表現出歐美國家的建築風格,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雖然每幢樓宇規劃整齊,但外型卻各異,既領先於當時圩鎮的建築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年僑鄉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個大院的每幢建築物經過了70多年的風雨侵蝕,但原貌保留較為完整。國務院僑辦主任郭東坡、省僑辦主任呂偉雄以及一些國內建築界的專家學者視察後都認為:梅家大院是全國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規模的華僑建築的典型代表。
內部結構
這個大院雖舊,但氣派不減。連排騎樓屋團團圍成一個長方形大院,除一面是大同河的河岸碼頭外,三面均有出口。這些騎樓屋共有108間(也有說104間),全部占地80畝,中間空地有40畝,就像古羅馬的集市廣場。大部分是三層(個別二層)的樓房雖已陳舊甚至有些破敗,但統一中又有差異的歐式陽台、羅馬柱、拱頂、灰雕裝飾等等,今天看來還是頗為精美,只是破落的景象有點令人慨嘆。電影中街景一端本有個鐘樓的,其實是個臨時搭建的假景,現已拆除,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泡沫塑膠做的假建築構件棄在路邊。電影中的紅土場,據說是製片方專門從雲南運來10噸紅土鋪成的,拍片後就清走了,現在看到的是紅磚鋪成的廣場。這裡騎樓的名稱各有不同。一問,原來“號”是商店,“廬”則是住家。開平的碉樓,多是住宅,故名稱儘是“廬”。
旅遊開發
梅家大院具備開發成旅遊景區的良好條件。
一是交通方便。梅家大院靠近省道腰廣線(台海公路),水陸交通便利,往台城25分鐘車程,往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廣海入口僅用8分鐘,往廣州只需1.5小時。
二是物產條件,面積大,建築物多。梅家大院占地面積80畝,院內帶騎樓的樓宇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漂亮,中間活動區面積40畝,儼如一座小方城,便於建設專題景區和旅遊配套硬體設施。院內的108幢樓宇都是高二至三層,便於興辦多個僑鄉歷史文化專題場館和旅遊商業配套設施。
三是容易徵集租用。梅家大院業主絕大多數已移居海外,相當部分房屋空置;大同市新市場建成後,院內原來的商鋪因失去經商價值而租費低廉;原來一些政府部門的用房和供銷社的門店也因陸續遷出而空置。目前隨時可租用的房屋約有40間。
四是自然景觀優美。梅家大院座落在大同河畔,河岸綠樹婆娑,河中“一里三橋”風光秀麗;坐遊艇沿大同河上溯,可至塘底地區,一掬著名塘底水,令人充滿遐想;途中綠水青山掩映,民間傳說美麗動人,田園特色風情盡現;沿河下行,是廣闊的廣海平原,盡展魚米之鄉的富饒。
梅家大院是國內少有的具有相當規模的華僑建築群。它既是華僑建築的典型代表和“第一僑鄉”的重點標誌之一,也是我市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價值
《臨時大總統》等電影、廣東省電視台、西班牙國家電視台反映華僑之鄉情況的電視劇也以此為外景拍攝,致使梅家大院又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並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重點。因此,梅家大院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極具開發潛力。 2010年12月16日上映的賀歲片《讓子彈飛》即以這裡為主要拍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