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河流名稱]

梁溪[河流名稱]
梁溪[河流名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梁溪,水名,為流經無錫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其源出於無錫惠山,北接運河,南入太湖。梁溪的得名有兩種說法,《無錫志》(元·王仁輔)里記載有“古溪極狹,南北朝時梁大同(公元535—545年)重浚,故號梁溪,南北長三十里” 。也有相傳東漢時著名文人梁鴻偕其妻孟光曾隱居於此,故而得名。歷史上樑溪為無錫之別稱。

簡介

梁溪 梁溪

梁溪河是溝通古運河、新運河、太湖與蠡湖的重要水系。河道呈東西走向,是無錫市區聯繫太湖、蠡湖的一條天然水上走廊。梁溪河承載著人類悠悠文明發展史,也是無錫的“母親河”。據無錫歷代縣誌記載,早在漢代便有梁溪:“梁溪源出惠山,其袤三十里”。梁溪水自惠山東流,至西水墩與環城河分流,經蠡橋、小渲、大渲、流入太湖。  

梁溪河畔蠡橋西北堍的“仙蠡墩遺址”,是無錫先民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據1953年調查,該墩占地3536平方米,高出附近地面7.2米,臨水且不淹水,適宜於人類居住。當年曾出土稻殼堆,魚網上用陶、石製作的網墜等大量遺物。出土遺物包括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兩個階段,上下沿襲五千年,比“泰伯奔吳”還早二千年。這些遺物足以證明這裡是“江南魚米之鄉”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旅遊資源

梁溪橋 梁溪橋

設計師以河道岸線為依託,以梁溪河水為借景,建成了沿線橋、廊、榭、亭、碑、島、堤、池、園、浮雕、石刻等多種景觀元素並存的景觀帶。景觀帶距岸邊最遠處25米。慕祖橋、秀松橋、夏雲橋、春水橋、梳妝橋等跨度6至18米、橋面寬2.1至4.1米不等的幾座鋼筋混凝土拱橋橋面採用金山石裝飾,此外還有5座全長201米、3米寬的石棧橋。

“煙樹榭”景點緣自永樂十三年,無錫縣教諭李湛題的《梁溪曉月》詩中“五里橋東旭日分,微茫煙樹連芳甸”名句而得名。煙樹榭、奇峰亭2座各130平方米麵積,形成古樸、通透的古建築景觀。

“蠡公池”景點傳承了范蠡西施的千年愛情故事,以越國大夫范蠡得名的蠡橋西側,利用原魚塘改造成總面積4360平方米的淺水景區。每當秋季,池內荷花盛開,形成“曲橋風荷”景觀。蠡公池東北角,建銀蟾琉璃景觀,水池岸堤壘石成景,幾座不同結構造型的微拱木橋、平石曲橋、隱澤曲橋、原木折平橋等景觀橋,溝通池中央呈倒“品”字形布置的3座人工島,以及與各景觀的聯繫,遊人可登島賞景、垂釣。最大面積達945平方米的慕祖島上,辟有方亭豐碑景觀。小島的綠蔭叢中,構築一座玲瓏剔透的梳妝亭,亭前水面專門設定范蠡和西施的雕塑,從而使范蠡與西施的愛情佳話,在蠡公池景區代代傳頌,也與“蠡公池”這一名稱相符。

相關資料

從人文地理講,梁溪河是溝通城河、古運河、太湖與蠡湖的水利樞紐。無錫最早的縣誌——元·王仁輔《無錫志》,援引《吳地誌》云:“凡歲澇,則是邑(無錫)之水,由溪泄入太湖。旱則湖水自此溪回,居民藉以溉田。俗云:州人(無錫在元時升格為州)不能遠出,出輒懷歸,以此溪水有回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