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文友

今天,在這最聚人氣的文化展示視窗,舉辦一場純屬民間自發性的《桑榆文友》肖像攝影展,共展出105名處在花甲至耄耋之期的江陰文化人的圖文資料。 “東隅既失,桑榆非晚”,江陰的文藝老兵們正年輕。 為梳理江陰的歷史文化脈絡,為年老文友立存照,用圖文來記錄他們,讓他們與江陰的老百姓貼得更近一點,便決定舉辦這次展覽。

內容介紹

春天已經挽著時序之手,載著新的希望,踏著輕盈的步伐向我們走來。
今天,在這最聚人氣的文化展示視窗,舉辦一場純屬民間自發性的《桑榆文友》肖像攝影展,共展出105名處在花甲至耄耋之期的江陰文化人的圖文資料。從門類上分,有:文學,民間藝術,美術、書法、篆刻、攝影,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玉雕、收藏等。從量上看,105人僅占全市文壇的一角;從質上看,端的是名人、準名人薈萃,他們都是曾經燦爛綻放過的,把江陰文藝百花園裝點得萬紫千紅爭奇鬥豔的人,有的甚至在全國文壇亦有知名度的重量級人物,他們是我市文化資源的一筆寶貴財富。
昔日輝煌安足夸,老驥奮蹄馳天涯。這些桑榆文友們的最可貴之處:儘管歲月風塵已滄桑了他們的容顏,但文藝創作的童心不老,青春常駐,仍然懷著昂揚向上的心志,沒有一個放棄他們的理想與追求,真所謂胸中澎湃使命感,筆底流淌赤子情,他們仍然辛勤地耕耘播種,收穫碩果。 “東隅既失,桑榆非晚”,江陰的文藝老兵們正年輕。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精氣神,尊重文化就要尊重文化人,此論幾成共識。唯物史觀認為:創造歷史的是民眾,點燃歷史的是英雄,照亮歷史的是藝術家。讓我們攜起手來,齊心合力,迎接江陰文藝百花園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作者介紹

本人愛好攝影,尤喜人物肖像攝影,工作中結識了很多文人,懾服於他們的意志精神和成果,便產生了宣傳他們的念想。主觀認為文化繁榮離不開文藝工作者的創造性勞動,但文藝產品終是特殊商品,要為廣大觀眾所接受,實現價值,宣傳傳播起到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這些文化老人們身份地位、社會閱歷、門類流派迥異,但懷瑾握瑜,充盈著靈感激情是他們的共性。為梳理江陰的歷史文化脈絡,為年老文友立存照,用圖文來記錄他們,讓他們與江陰的老百姓貼得更近一點,便決定舉辦這次展覽。通過兩年多時間的籌備,終於在龍年新春了卻心愿。
這次展覽,得到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支持。劉湘和先生為展覽定下了主題基調;蔡崇武、楊德生、陳復觀、徐立剛、施澤民、吳朴誠等先生們提供了信息;邵振良、欽其澤、薛棟成等為文稿反覆修改校對;一些熱衷傳統文化的有識之士慷慨解囊、傾力資助;文廟保護管理所優先安排了展室,工作人員精心布展,這裡謹向他們表示真誠 的感謝。
鑒於展覽的民間性與自發性,疏漏粗淺在所難免,有遺珠之憾,無混珠之嫌,民辦展覽本身就是一種探索創新,敬請廣大觀眾批評指正。
——徐和明

作品目錄

序一 平凡的記憶 霍瑋
序二 點悟而溫暖的章節 劉衛星
文友圖文 2-233(按出生年月排列)
訪談
評述
鳴謝
名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