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與危害
灰霉病是華南地區桉樹(Eucalyptus)苗木的常見病害,可導致苗木嫩莖、嫩枝及葉片呈腐爛型壞死或全株死亡。
感病苗木多是苗床上高10cm以下的幼苗,或生長4~5個月的移栽苗。苗床幼苗發病時多呈斑塊狀,先是幾株或十幾株苗木發病形成發病中心,漸向周圍發展,最後可形成直徑約10~20cm的病區。病區內的幼苗從內向外逐漸全部死亡。移栽苗木開始多是單株發病,亦可向外擴展並形成發病中心,但一般僅引起幾株或十餘株苗木死亡。苗床幼苗發病率一般可達15%~30%,1991年熱帶林業研究所一個約50m2的苗床上,發病率高達90%以上;移栽苗木發病率一般可達10% 15%。感病部位一般為幼苗或苗木中下部的嫩莖、枝條或葉片。
症狀
發病初期,病部組織呈淺褐色,水漬狀軟腐,後期潰爛。葉片病斑大小約0.5~3.0cm不等,甚至全葉感病。莖部或枝條上的病斑長度可達0.5~2.0cm,病斑散生,形狀不規則。小的幼苗多數在1~2天內全株感病,大的苗木則可形成多處發病點。感病苗木往往從感病腐爛部位折倒,最終導至全株死亡。病斑初期呈淺褐色,以後顏色逐漸加深。在潮濕條件下,病斑表面可長出許多白色、密集排列的毛狀物(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長約1.5~2mm,約經5~6小時後,即轉變成灰黑色或淺灰褐色,後期還可散發出許多灰黑色粉末(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病株在潮濕條件下呈濕腐狀,在乾燥條件下呈乾腐狀。
病原
本病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所致,病原菌的有性世代為富克爾核盤菌[Botrytinia fuckeliana(de Bary)Fuck.],在上述地區的桉苗病株上,未發現有性世代產生。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著生於病斑表面的菌絲體上,大小為280~2 000μm×12~24μm,叢生,呈不規則的樹狀分枝,直立,有橫隔,分格處稍內縮,無色至淡色,成堆時棕灰色。分生孢子著生於分生孢子梗及小枝頂端的膨大部分,聚生呈葡萄狀,單孢,近無色,成堆時淡黃色,近球形,梨形或廣橢圓形,表面光滑,大小為7~9.5μm×9~14μm。
在自然條件下,灰葡萄孢菌具有較強的腐生能力,可在多種基物上營腐生生活,如爪果、蔬菜及各種植物病殘體上,一旦條件成熟,其孢子或菌絲體借風雨或人為傳播,對生勢較弱的或已有傷殘的多種寄主形成侵染,引起果實腐爛或幼嫩部位的組織死亡。除蔬菜、瓜果外,許多花卉及苗木也常見受害。
病害常見於尾葉桉(E.urophylla)、細葉桉(E.tereticornis)、巨桉(E.grandis)、柳桉(E.saligna)、赤桉(E.camaldulensis)等良種桉樹,各種源及家系之間看不出有抗病性差異。國內常見的窿緣桉、檸檬桉等則較少發病。
發生規律
病害發生與苗木生勢及苗床等環境條件關係甚大。發病嚴重的地方往往是播種量過大,幼苗密集或移栽苗堆放過密,通風透光條件較差,或幼苗生長過旺,枝葉幼嫩的地方。兩廣地區每年2~3月正是促苗生長的時期,由於氣溫回升,加上施肥淋水,苗木迅速生長;而此時也正是陰雨天氣最多的季節,這種條件不僅有利於病原菌的繁殖,也有利於病原菌對幼嫩苗木的侵人。在相同條件下,播種密度適中,通風透光良好,苗木健壯的苗床則較少發病。
防治方法
加強苗床的栽培管理是預防病害發生的重要措施。苗床或營養杯使用的基肥應經過充分腐熟,以減少其中病原。苗床播種或移栽苗木的排列密度不宜太大,以利通風透光,降低濕度。經驗證明,每m2出苗3500~4000株的播種密度較為合適,若以每克種含有效種子250粒計,每m2播種15~17克為宜,不僅苗壯,病害亦少發生。合理施用肥料,適當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對培育壯苗增強抗病性亦有較好效果。在發病期間還應根據氣候情況,控制淋水次數及淋水量。此外,還應注意苗圃地及周圍的環境衛生,清除苗床及其周圍的植物病殘體或垃圾、雜草等。
化學防治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25%多菌靈500~600倍液,亦可使用58%甲霜靈800倍液噴霧,每7天噴施一次,連續使用2次。此外,還可試用50%速克寧(Sumilex)1000~2000倍液,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灑,也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