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位於永康鎮西南邊,距離熱水塘村委會25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36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溫18.9℃,年降水量887毫米。有耕地242畝,其中人均耕地1.48畝;有林地1,832.7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5戶,有鄉村人口165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79人。其中農業人口165人,勞動力1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4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5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1%。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6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茶葉、核桃為主。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養殖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主要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例如:養殖方面發展25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2500元。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42畝,其中:田82畝,地160畝,人均耕地1.48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 1,832.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4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3畝,主要種植茶葉、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856畝,其他面積76.3畝。全村擁有茶園面積160畝,其中可採摘面積147畝;核桃面積657.9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5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1%。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3萬元,占總收入的41.4%;畜牧業收入18.5萬元,占總收入的34.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8頭,肉牛3頭,肉羊5頭,雞800隻);林業收入10.7萬元,占總收入的19.9%;第二、三產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3%;工資性收入0.7萬元,占總收入的1.3%。農民人均純收入2036元,農民收入以茶葉、核桃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3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話。全村有1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 數的22.2%)。有45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占總農戶66.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4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機車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2畝。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核桃箐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永康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36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6公里。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飲水困難。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0畝(其中:田145畝,地295畝),人均耕地1.72畝,主要種植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50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畝,其中:茶園面積126畝,(其中可採摘面126畝),核桃面積3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3畝,主要種植茶葉、甘蔗等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面積620畝)荒山荒地585畝,其他面積1033.6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0.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4.4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甘蔗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1戶,共鄉村人口254人,其中男性154人,女性100人。其中農業人口254人,勞動力100人。該村以佤族為主(是漢、佤族混居地),其中族249人,漢族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回掌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忙丙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24.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4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20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