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枝末無明
枝末無明即從根本無明中,生起更為粗顯之種種煩惱。 佛教把枝末無明分為一種見惑及三種思惑,見惑:是對三界起妄見以為實有而不知緣起性空。 三種思惑:是無色界...
枝末無明概述 枝末無明釋義 -
無明[佛教用語]
無明是指不知意識心之虛幻,執為實不壞我,故令阿賴耶識起行支,依於末那之執我而執名色,遂至輪轉生死。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
詞義解釋 詳細釋義 典故介紹 文獻記載 -
無明
無明是指不知意識心之虛幻,執為實不壞我,故令阿賴耶識起行支,依於末那之執我而執名色,遂至輪轉生死。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
詞義解釋 詳細釋義 典故介紹 文獻記載 -
《不共無明》
就十二緣起中無明支解之,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 據大乘起信論之說,無明為不覺,此不覺分為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二種。 ’同四曰:‘言無明者,痴闇之心。
-
無明住地
無明住地指一切無知之根源,為五住地惑之第五。無明住地屬根本、枝末煩惱中之根本無明;為佛法二執中之法執。乃一切煩惱之所依,為變易生死之因。
-
無始無明
佛學術語,謂無始以來即恆常存在之無明。為生死流轉之根本惑體。平等法界之理不達,妄隔平等之理性,稱為無明;又如是闇惑之心,隔離理性,故又作間隔。依此無明之...
-
大佛頂首楞嚴經
,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阿...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
-
三惑
,是枝末無明;此惑是障蔽中道理的惑,是根本無明,能招致三界外的變易生死...作三類:一、見思惑,二、塵沙惑,三、無明惑。總稱“三惑”。第一見思惑...斷,所以又叫別惑。第三無明惑,是一切生死煩惱的根本。昏迷痴暗,障蔽中道...
基本信息 《中國佛教·三惑》 -
四種清淨明誨
大士之戒,是為心地戒、菩薩戒、佛戒——其戒在心,在於“根本”,不在“枝末”;以若戒身口,則是枝末之戒;戒心,是則戒其根本。為何本經所說之戒如是高深...勢力增長故,魔大歡喜。而末法時期,佛法行人競追逐、依從種種二乘、外道、凡夫...
悟後起修 斷淫心 斷殺心 斷偷心 斷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