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梅連散[中藥]

柴胡梅連散[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柴胡梅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翼》卷三。主治《金匱翼》:骨蒸勞熱,久而不愈。《血證論》:肝經怒火逆上,侮肺作咳。

組成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胡黃連、當歸、芍藥各半兩(15g)。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三錢(9g),童便一盞(150ml),烏梅一個,豬膽五匙(10ml),豬脊髓一條,韭根半錢(1.5g),水一鍾(200ml),同煎至七分(245ml),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金匱翼》:骨蒸勞熱,久而不愈。《血證論》:肝經怒火逆上,侮肺作咳。

文獻摘要

《醫學實在易》:“柴胡梅連散,治骨蒸勞熱。久而不愈,三服除根。柴胡、人參、黃芩、甘草、黃連、當歸、白芍各五錢,上為末。每服三錢。童便一盞,烏梅一個,豬膽五匙。豬脊髓一條,韭根半錢,水一鍾,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原方有前胡,無人參、黃芩、甘草、當歸、芍藥,余蓋從柴胡飲子增人,以備補虛泄熱之崩,去前胡者,不欲重散也。”

《醫學讀書記》:“風勞骨蒸,久而咳嗽吐血,脈來弦數者,柴胡梅連散主之。蓋邪氣既久積於表里之間而不退,非可一汗而去者,故用柴胡之辛散,必兼烏梅之酸收;而久積之風內蘊骨髓者,已變風之體而為熱,則宜用胡黃連之苦寒以清之。然兵無嚮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新病且然,況伏邪乎?故膽以合膽,髓以合骨,薤白之通陽,童便之通陰,而表里肌骨之邪,庶盡出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