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位置
柳州奇石館位於博覽園東南區,總建築面積12392.8m2,建築高度22.13米,是一座呈流線狀的仿奇石造型的建築,大氣簡約,渾然天成。於2009年11月開工建設,2011年10月28日,原“八桂奇石館”整體搬遷入館後正式對外開放。
擁有“奇石夢之館”的美譽的柳州奇石館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奇石專類展館,原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參觀奇石館時連連稱讚,精美絕倫,世界獨有,並揮毫題詞“山水龍城,秀美奇石”。展廳共設三層樓,分為十餘個展區,一層以柳州奇石為主線,以紅水河為主脈絡,展現本地各類異彩紛呈的精品奇石;二層以展現全國各地以及中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具有代表性精品奇石,兼容並蓄,將觀賞性、文化性融為一體。三層以小品石和礦物晶體、化石為主體。館藏奇石均為東方明珠,稀世珍玩。
景區特色
在建築空間形體塑造上,將平面的矩形進行擠壓斜切成平行四邊形,在x與y的二維方向上運用拓撲學中的同胚變化原理將之分為十二份,同時這十二份之間帶有分形幾何的無規自相似的特點併兼具仿射自相似的特徵,之後再把平面撕裂如同作地球的板塊運動。三維中的z軸變化開始進入其中。板塊本身作S形的高低變化,塊體之間呈有規律的相同變化,同時在兩個對立的方向上做相同又相反的自相似變化,板塊從東南一側起從曲到折,高度上從西南到東北由高至低作曲線變化。兩股反向的力各自推動一端向對面作著自相似仿射變化,相鄰的單元即相似又有各自的變化,隨著單元的增多,原有的特徵變化慢慢消失而又不斷增加新的變化,一個不同以往的既矛盾又統一的新原型出現了。整個建築體型呈現為前曲後折,山水一體的和諧變化。我們曾經習以為常的方既是方,圓既是圓的慣性思維被顛覆,這個不方不圓的形體不合常理而合乎邏輯。曲線與直線不再以對比的,機械的,剛性的歐式幾何面孔出現,而是從同胚、同倫到非同胚等一系列的拓撲變換下作非線性的變化。我將這種新概念的原型稱之為“流形”,一個從頭至尾充滿運動變化的並有兩個或多個不同表現形式端頭的形體,該形體表現的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一個包含有從線性到非線性變化的幾何構成,兼具拓撲與分形的特徵。
從文化角度來看,中國的山水文化中,高山流水從來就不是一個對立的概念,它是一種陰陽和合的世界觀、哲學觀和美學觀。高山流水是世界萬物的兩面性的表現,二者之間是對立又統一併且可以互相轉化。濁者為地,輕者為天的所謂天地合一。這種高山流水的思想不僅僅是文人理想的一廂情願,它是古代人們對大自然的一種綜合感受,也是我們在自然界可以大量觀察到的現象。除了巨觀上數不盡的的喀斯特地貌,還有廣西來賓的紋石由於石質的軟硬不均,在湍急的流水衝擊下表面的花紋也會有流形的變化。這種水紋是石頭在萬年的水流沖刷下形成的特殊紋理,我稱之為凝固的水。換個外在條件,高溫下的熔岩也會呈現為液體狀。這種高溫下的特殊液體在溫度的突然變化下剎那間凝固而成的的形狀會依然呈現水的特徵,依然充滿流動感。上面所述的種種變化在幾何上均屬於拓撲變換或分形變化。
馬鹿山奇石展覽館的空間形體通過一系列的拓撲變換和分形幾何的無規自相似與自仿射的變化,曲——水的典型特徵,折 ——山的典型特徵在一個形體中互不矛盾的和諧統一在一起,具有豐富驚奇的視覺效果。根據筆者的研究,建築的流形與數學的流形在幾何的本質上是一致的,學科不同,關注點不一樣。區別在於一個是數學,一個是美學。